首页 理论教育 中美贸易对碳变化的结构分析

中美贸易对碳变化的结构分析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则有本节从以下四个方面对中国向美国出口贸易隐含碳的变化进行因素分解:碳排放系数矩阵19×19代表技术;里昂惕夫逆矩阵 - 1代表投入产出结构;出口规模Q;出口结构S。表3中国向美国出口贸易隐含碳变化分产业因素分解续表注:括号内数值是贡献率。

中美贸易对碳变化的结构分析

9.8.3.1 SDA模型

本节采用SDA模型,对1995—2009年中国向美国出口贸易隐含碳的变化进行结构分解分析。

由中国向美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测算公式可得

其中,EXCO2为中国对美国出口贸易中隐含碳排放,矩阵(EFex)19×19为各部门碳排放系数组成的对角阵,为里昂惕夫逆矩阵,EX为中国向美国的出口总额。由于从1995年到2009年中美间贸易结构存在一定的变化,故EX又分解为出口总量与出口结构两部分,即

其中(S)19×1为出口结构矩阵,每个元素表示相应部门出口额占总出口额的比例。则有

本节从以下四个方面对中国向美国出口贸易隐含碳的变化进行因素分解:碳排放系数矩阵(EFex)19×19代表技术;里昂惕夫逆矩阵(I - ADex) - 1代表投入产出结构;出口规模Q;出口结构S。

用下标0和1分别表示基期和计算期,对上式按照两极分解法进行结构分解,首先从计算期开始分解,则

若从基期开始分解,则有

取上述两个式子的平均值可得,(www.xing528.com)

其中定义如下函数,

在具体分析中,将29个部门分为农业、工业、建筑业、服务业四个行业。农业包括表1中的部门1,工业包括表1中的部门2至部门16,建筑业包括表1中的部门17,服务业包括表1中的部门18至部门29。从1995—2009年,中国向美国出口隐含碳在2006年达到最高值,而2001年前中国向美国出口隐含碳增长平稳,2001年后增长迅速。因此以2001年、2006年为两个分界点对1995—2001年、2001—2006年、2006—2009年三个时间段的中国向美国出口隐含碳的变化进行结构分解分析。

9.8.3.2 SDA分解结果分析

SDA分解结果如表3所示,各数值代表贡献值,括号内数值表示贡献率。从总体来看,1995—2009年中国向美国出口隐含碳增长345 691.80千吨,技术效应、投入产出结构效应、出口规模效应、出口结构效应贡献率分别为 - 168.37%、58.26%、165.75%、44.36%。从产业部门看,农业、工业、建筑业、服务业贡献值分别为4 482.46千吨、326 563.20千吨、33.58千吨、14 612.60千吨,相应的贡献率为1.30%、94.47%、0.01%、4.23%。可以看出,技术效应呈现强负效应,投入产出结构效应、出口规模效应、出口结构效应均呈现正效应,其中出口规模表现出强正效应。第二产业碳排放对中国向美国出口隐含碳增长起主导作用,第三产业次之,第一产业影响最小。观察分时间段的结构分解分析结果可以发现,在1995—2001年(中国向美国出口隐含碳平稳增长阶段)与2001—2006年(中国向美国出口隐含碳增长较快阶段),生产技术呈现负效应,投入产出结构、出口规模、出口结构表现为正效应,其中出口规模表现较强正效应。第二产业碳排放对中国向美国出口隐含碳的变化起决定性作用。在2006—2009年(中国向美国出口隐含碳减少阶段),生产技术效应、投入产出结构效应、出口规模效应、出口结构效应贡献值分别为 - 226 119.67千吨、29 822.94千吨、 - 75 958.67千吨、71 661.75千吨,农业、工业、建筑业、服务业贡献值分别为 - 3 490.92千吨、- 191 054.31千吨、 - 19.76千吨、 - 275 688.82千吨。可见投入产出结构、出口结构均表现出正效应,生产技术、出口规模呈现负效应。

表3  中国向美国出口贸易隐含碳变化分产业因素分解

续表

注:括号内数值是贡献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