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际贸易理论的历史发展及基础概念

国际贸易理论的历史发展及基础概念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史来看,国际贸易理论起源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重商主义学说。虽然重商主义提出的国际贸易零和博弈与追求贸易顺差的思想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其后期关于贸易顺差与逆差的思想进一步发展成当前“贸易平衡”“收支平衡”的概念,为后来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国际贸易理论的历史发展及基础概念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史来看,国际贸易理论起源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重商主义学说。虽然重商主义提出的国际贸易零和博弈与追求贸易顺差的思想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其后期关于贸易顺差与逆差的思想进一步发展成当前“贸易平衡”“收支平衡”的概念,为后来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8世纪末,重商主义的贸易观点受到古典经济学派的挑战,亚当·斯密(Adam Smith)在生产分工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国际贸易的绝对优势理论,随后大卫·李嘉图继承和发展了该学说,提出比较优势理论。这两个理论被称为“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并在其后的一个世纪中一直占据西方经济学界的主导地位。20世纪30年代,伊利·赫克歇尔和伯利蒂·俄林提出了要素禀赋论的基本观点,从要素禀赋的角度解释国际贸易的原因。后来,瓦西里·里昂惕夫在对要素禀赋理论适用性进行检验的过程中,得出“里昂惕夫之谜”,与要素禀赋理论共同组成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国际贸易形势与格局也产生了不同的特征,在此背景下,以技术差距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与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等为代表的现代国际贸易理论发展起来,从新的理论角度对新形势下的国际贸易新现象进行解释。与贸易驱动理论相对应的便是贸易保护主义理论,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扩张,贸易保护主义也经历了重商主义、李斯特贸易保护主义及凯恩斯贸易保护主义等不同发展阶段。(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