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数据灾难得以避免,但这段插曲揭示了形势已经发生了多么巨大的变化。
一方面,它表明没有隐私岛这样的东西——任何人都不能再假设他们所有的数据都在一个国家的边界内。即使是像欧洲这样的大陆,或者像美国这样巨大的经济体,情况也是如此。个人信息被从一个国家转移到另一个国家,用于所有类型的数字交易,而大多数时候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这创造了一个新的外部政治杠杆,可能对美国的隐私保护产生深远影响。欧洲法院的成员在事实上授权了欧洲大陆各国的数据保护监管者(他们以对隐私保护的热情承诺而闻名)就更严格的美国隐私保护标准展开谈判。
如果还有人怀疑这个目标,那么在欧洲法院2015年的裁决后不久,随着可靠的第一手报告在政府圈子内悄无声息地传阅,这些疑问随即烟消云散。一位曾参与判决过程的欧洲法院成员亲自与欧洲多个国家的隐私监管机构会面,向他们介绍裁决的细节,并就他们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一裁决与白宫和美国商务部进行谈判提供建议。在美国司法和行政部门分立的情况下,这种做法似乎有悖常理。这在欧洲也是不常见的情况,但在世界上其他许多地方却并不奇怪。(www.xing528.com)
尽管美国政治领袖们可以发表演讲,谴责欧洲隐私监管机构管得过宽,但有一件事他们不能改变。这就是,美国经济严重依赖于美国企业与其他国家之间进行数据转移的能力。在当今世界,人们可以争论是否要建造一道移民墙来阻止人口流动,但是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容忍阻止国际数据流动的障碍。这意味着影响美国公司隐私保护做法的跨大西洋谈判已经成为一个经济现实。
其最终影响甚至对中国也颇为沉重。随着时间的推移,欧洲的做法可能会导致中国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并将其推到一个重要的十字路口。它可以在不保护境内数据隐私的情况下前进,也可以通过加强与欧洲的经济联系实现发展,但后者不可避免地需要数据流动。同时做到这两者将越来越困难。
然而,正如许多人在幸免于难后的反应一样,科技行业对隐私保护谈判结果的第一反应主要是松了一口气。这是另一个唤醒闹铃,但人们再次按下了“止闹”按钮。数据可以继续流动,公司也可以继续做生意。大多数科技公司和政府官员也就乐得将对长期地缘政治影响的深入思考再推迟一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