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克服贫困区产业发展主要约束的策略

克服贫困区产业发展主要约束的策略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这方面的约束非常明显。1.资源约束贫困区以农业生产为主的产业结构,有两个显著的资源约束。5.基础设施约束在调查地的92个贫困区农村,水利设施、动力电、道路、设施农业、加工装备等均处于程度不同的短缺状态。甘肃的三大连片贫困区及插花型贫困地区,截至目前仍多处于传统农业阶段,自身发展水平很低,技术、资本、经验等均严重缺乏,自身不具备产业大规模的由第一到第二、第三产业演变的内生动

克服贫困区产业发展主要约束的策略

一、农业产业内部的主要约束

(一)劳均产出低且没有大的增长空间

贫困区的劳均产出很低,农业产业尤为如此。提高劳均产出的途径有二:一是扩大生产规模,二是提高单位面积的产出。但这方面的约束非常明显。

1.资源约束

贫困区以农业生产为主的产业结构,有两个显著的资源约束。一是耕地不足。在多数受调查地的农村,人均耕地面积非常少,如白银临夏、陇南、定西等农业县,人均耕地多在2~3亩,人均水浇地0.5~1亩。二是水资源短缺。六盘山贫困区的多数县的贫困区远离主要水系,年均降水在400mm以下,且时空分布不均,多数地区常常在春季发生“卡脖子旱”,秋冬季降水难以得到有效利用。

2.自然环境约束

部分贫困区多数位于山大沟深,气候和交通乃至空间约束明显。气候方面,贫困区要么处于干旱区,要么处于高寒阴湿山区,光热不足;生态环境方面,植被稀少,生态极度脆弱,破坏了的植被极难被恢复。交通方面,远离铁路、公路交通网络,稀疏的农村散居于离交通干线数十乃至数百公里以外。

3.技术约束

贫困区的技术基础均很低,农业方面,仍然沿用多年来传承下来的传统育种、耕作、施肥等技术,农产品的单位面积产出远低于发达地区;机械化程度极低,多数地区的偏远农村仍然依靠人力和畜力劳作,劳均产能很低,一些偏远农村,种植业的一个全劳动力只能种植3亩左右,远低于发达地区10~20亩的水平。一些在发达地区已经被普及的技术仍然没有得到应用。工业和信息业等能够体现现代技术的产业完全空白;由于种种原因,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技术升级的难度也较大。

4.资金约束

资金短缺是贫困地区的普遍现象。根据我们的调查,多数偏远地区的农户,多年来的储蓄为零,为数不少的农户甚至多年为负值。一些有一定见识的农户有发展养殖、大棚种植等附加值较高产业的意愿,但资金限制,使这些发展思路难以实现。可以说贫困既是贫困地区的因,也是贫困地区的果,正如发展经济学家纳克斯的“贫困的因果循环理论”描述的那样,没有积累,发展没有资金,最终陷入长期持续的贫困之中。

5.基础设施约束

在调查地的92个贫困区农村,水利设施、动力电、道路、设施农业、加工装备等均处于程度不同的短缺状态。其中,排灌等水利设施齐备的农村不足14%,较齐备的56%,零星的17%,约13%的农村基本没有;有25%的农村尚没有通动力电;县乡公路通车的农村89%,但道路硬化的仅为24%;设施农业(大棚种养殖)中,仅有不到10%的农村有少量的农户进行大棚种植业;90%以上的农村有磨碾专业户,提供本村和周边村的粮食加工,但种植、耕作、打碾、包装等农业生产和加工环节机械很少。

(二)农产品缺乏特色和品牌

特色即是人无我有,品牌即是品质和质量的保证,使产品在人们心中留下独特的印象。特色农产品因其顾客忠诚度而能够索取较高的价格。特色农产品是由于天然的地理气候条件,使该地生产出其他地区同类产品所不具有的特点或者由于独特的加工工艺而生产出其他产品所不具有的特点。品牌因其在消费者心目中无可替代的地位,也能够索取较高的价格。所以,在现代经济中,特色和品牌会给生产者带来更高的收益,如日本神户和阿根廷的牛肉、新西兰的奶类产品、澳大利亚的羊毛以及国内新疆水果等等。甘肃的一些贫困区应该具备形成特色农产品的条件,如独特的气候、无污染洁净的环境等。但截至目前还没有形成具有地标特色、在消费者心目中有一定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www.xing528.com)

(三)缺少加工仓储能力

农产品深加工是增值的重要环节,也是调解市场供给时空从而保障价值的环节。根据有关专家测算,在农产品—初级加工—深加工—高端加工的产业链中,各环节的增值比例大体上是1︰2︰5~8︰12~20。如从洋芋—淀粉—变性淀粉,价值增值大体上是这个比例。此外,农产品上市时间相对集中,导致淡旺季价格大幅度波动。在调查地,绝大多数贫困区农村的农产品由于缺少深加工和仓储能力,以初级产品形式按照自然季节集中上市,既被从高增值环节排除,也难以索取农产品上市淡季的较高售价。

二、农业产业之间的结构调整难度大

比照前面农业产业内各领域劳均收入差距,大体上是林业养殖业、种植业收益逐渐降低。显然应该因地制宜的调解农业产业内部的结构,但受制于以下因素,调整的难度极大。首先,自然环境条件方面。高端的林果业、养殖业往往需要相对较好的土壤、光照、温度、水分等条件,但贫困区这类条件多比较差,有些地区甚至条件严酷,如气温方面,藏区和六盘山片区的一些贫困乡镇,年积温很低,年无霜期不足100天;土壤方面,秦巴山片区和藏区的一些乡镇位居石质山区,土壤严重短缺,现有的耕地极度贫瘠;水分方面,六盘山区的一些乡镇长期处于极端干旱状态,该片区的西北部地区,年降水在200mm以下。其次,技术方面。发展林果业和养殖业需要比种植业相对较高的技术支撑,引种、育种、栽培、病虫害防治、防疫等方面要求较高,而这又是贫困区的短板。第三,资金方面。林果业和养殖业所需的投入资金远高于传统种植业,贫困区资金极度缺乏,只能维持处于简单再生产式的种植业。

三、第二三产业缺少良好的发展条件

早在20世纪中期,配第—克拉克就提出了著名的产业演变规律,该规律指出了国内外的产业演变的两种模式:其一是自然的内生演变,即第二产业是在第一产业发展到一定基础上,由于技术和资本的积累、市场的需求所引致的结果;第三产业是在第二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上,在高度的分工和需求条件下产生的。所以,从第一产业到第二产业,再到第三产业演变的前提是前者充分发展,其本质是技术、资本和需求的积累,这个演变规律称为配第—克拉克定律,或库兹涅茨法则。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基本上属于这类模式。其二是外部影响的人工诱导演变。既一个地区由于外部第二产业的移植,导致本地第一产业的劳动力、资本等要素向第二产业集中,在学习效应和规模经济的共同作用下,本地第二产业快速发展,并在此基础上产生第三产业。新型工业化国家、我国的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基本上属于这种模式。甘肃的三大连片贫困区及插花型贫困地区,截至目前仍多处于传统农业阶段,自身发展水平很低,技术、资本、经验等均严重缺乏,自身不具备产业大规模的由第一到第二、第三产业演变的内生动力,也由于自然环境条件、市场和等相关因素的约束,缺少吸引外部产业移植本地、实现第二种人工诱导式的产业演变能力。

四、劳务经济潜力不足

(一)劳动力数量的约束

在受调查地,劳动力外流严重,青壮年劳动力长期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数量较少,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和妇女化趋势非常明显,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以妇女和55岁以上的男性劳动力为主。在全部调查地自然村的男性劳动力中,40岁以下的占全部劳动力的5%,40~55岁的占10%左右,55~65岁的劳动力占总量的60%左右,70岁及以上年龄的占25%左右;女性劳动力中,30~45岁以上的比重为45%左右,45~55岁的占40%,55岁以上的占15%左右。并且越是自然条件差、经济薄弱的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和妇女化的趋势越明显,青壮年劳动力越少。如照此发展下去,本地农业生产将会后继无人,农业经济快速下滑。

(二)劳动力素质的约束

在受调查地的农村,50岁以下的户籍青壮年男性劳动力中,文盲和半文盲均值10%左右,55岁以上的中老年劳动力的超过20%;女性中青年劳动力的文盲和半文盲比率要超过15%,中老年的高达30%以上。并且越是偏远地区,文盲和半文盲比例越高。身体有轻度残疾的比重在3%左右。现有的劳动力中,大专以上受教育程度的非常少,多数农村的几乎为零;熟练掌握一门非农技术的劳动力的比例多在10%以下,并且偏远地区的更低。

(三)就业市场的约束

受制于素质和技能,贫困地区劳动力外出务工的主要领域是建筑、采掘、搬运、餐饮服务、帮工等体力型行业,在生产型企业从事技术和管理等技能型、技术性岗位就业的很少。根据我们的调查,前者占外出务工人员就业的85%以上,后者不足15%。这种就业结构和领域受市场需求的影响非常大,容易被替代,形成结构性失业。近两年,由于市场波动,有限的工作岗位多被外地技能较高的工人所替代,本地务工人员中的相当一部分处于半闲置状态。甘谷、岷县、秦安、和政、靖远会宁康乐等县外出务工集中在建筑、运输、餐饮和一些商贸领域的中老年劳动力,回流人员的数量高达40%~4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