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双联行动与精准扶贫:助力扶贫攻坚

双联行动与精准扶贫:助力扶贫攻坚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各级各单位应该立足“十二五”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实践充分证明,双联行动的主旨、形式、内容和目标设计与中央精神高度契合、与全省工作大局和省情实际紧密结合,顺应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强烈期盼,成绩令人振奋,经验弥足珍贵。

双联行动与精准扶贫:助力扶贫攻坚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特别是认真贯彻实施第一个中国农村扶贫开发10年《纲要》,界定贫困的标准不断提高,扶贫工作的内涵不断拓展,扶贫开发进入一个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步伐、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据此,国家制定了第二个中国农村扶贫开发10年《纲要》,提出“两不愁、三保障”的奋斗目标。按照新的贫困片区划分,甘肃在六盘山片区、秦巴山片区、藏区共有58个片区县,加上17个“插花”县,全省有扶贫任务的县达到75个,占县区总数的86.2%,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任务十分繁重而艰巨。

为了进一步加快扶贫开发步伐,确保甘肃贫困地区与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央提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一场攻城拔寨的扶贫攻坚战正在全国贫困地区打响。甘肃作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更是以坚强的决心和顽强的毅力、精密的部署和扎实的工作,进入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战决胜阶段。

一、甘肃“双联行动”

2012年1月30日,甘肃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研究部署“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即“双联行动”)行动,提出从2012年开始,在全省开展省、市、县、乡单位联系贫困村、干部联系特困户工作,帮助特困群众加快脱贫步伐,让老百姓尽快富起来。2月8日,省委常委会再次召开会议,进一步研究部署“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明确了行动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参与范围、联系对象、联系方法和工作要求。

(一)“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显著特点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这一全局性、战略性举措有以下四个特点:

1.综合性

甘肃省委决定在全省广泛深入地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对甘肃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加快脱贫致富步伐,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这是甘肃省委坚持科学发展观、履行执政为民、实现富民兴陇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强化“三农”工作、推进扶贫开发、实现甘肃省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一个重大举措,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转变机关干部作风、培养锻炼干部的一次重大探索,是夯实基层基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农村和谐稳定发展的一项重大实践。

2.大规模

按照省委部署,“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参与范围是:省、市(州)、县(市、区)、乡(镇)及所属各部门、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省军区、武警部队、中央在甘单位及所属干部,包括公务员或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人员、非参公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及部队中的干部和大中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联系对象是:以全省58个贫困县、8790个贫困村为重点,由40多万名干部联系40多万特困户。不论是参与范围,还是联系对象,其规模之大,对我省来说前所未有。

3.全覆盖

根据省委部署,“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联系方法是:省级领导联县联村联户,每人联系1-2个贫困县(市、区),并在联系县联系1个贫困村和不少于5户特困家庭;部门联村,纳入参与范围的单位根据干部人数分别联系一定数量的贫困村;干部联户,在所属单位联系的贫困村中,地厅级干部每人联系不少于3户、县处级干部每人联系不少于2户、其他干部每人联系不少于1户。按照一次确定联系对象、分期分批进村入户的办法进行,保持全年联系工作不断,不实现全面小康目标不脱钩。这就意味着,一方面,各级各单位、广大干部都要参加这项行动,都有联系帮扶的对象;另一方面,贫困县、贫困村、特困户都有联系的单位和干部,两个方面都实现了全覆盖。

4.长效化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既是“十二五”时期一项重要工作,也是贯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过程的重大任务。按照省委部署,“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基本原则是:四级联动、综合带动、全面覆盖、务求实效、长期坚持。主要任务是:宣传政策、反映民意、促进发展、疏导情绪、强基固本、推广典型。从基本原则看,明确要求“长期坚持”;从主要任务看,都是需要持之以恒、长抓不懈的。因此,省委要求,要切实加强领导,各级党委要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组织,精心安排,全力推进。同时要强化督查考核,把“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作为各级党委、政府督查工作的重点,纳入领导班子和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各级各单位应该立足“十二五”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二)“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显著成效

经过三年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这一全局性、战略性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果,收到了干部受教育、机关转作风、基层得加强、民生大改善、发展上水平“一举多得”的叠加效应,已成为在社会上叫得响的群众工作品牌,得到了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得到了广大干部的衷心拥护,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得到了农民群众的普遍赞誉,其巨大的现实作用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已经和必将在转型升级、富民兴陇的伟大实践中持续显现。从2012年—2015年的三年时间,全省各级各方面已联系6220个贫困村,广大干部共联系129万贫困户;农业增加值增幅年均达到5.5%,农民人均纯收入保持两位数的快速增长;10个县区实现整体脱贫,3874个行政村摘掉了贫困帽子,累计减少贫困人口430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011年的33.2%下降到19.8%。从2014年度考核结果看,基层干部群众对双联单位满意度达到80%以上的占97%,其中100%的占57%。[10]实践证明,双联行动开展的三年,是全省农业发展最快、农村面貌变化最大、贫困农民得实惠最多的三年,是破解农村发展难题、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措施、促进全省持续健康发展取得重要成果的三年。

实践充分证明,双联行动的主旨、形式、内容和目标设计与中央精神高度契合、与全省工作大局和省情实际紧密结合,顺应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强烈期盼,成绩令人振奋,经验弥足珍贵。

二、“1236”扶贫攻坚

2013年9月17日,甘肃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入实施“1236”扶贫攻坚行动的意见》(简称《“1236”扶贫攻坚》),向全省人民发出了全力以赴攻克扶贫开发这块最难啃的硬骨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员令。

(一)“1236”扶贫攻坚的省情背景

2012年底,按照国家新的扶贫标准,甘肃仍有贫困人口692.2万,占农村人口的33.2%,贫困发生率位居全国第二;2011年底,甘肃的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全国倒数第一,人均GDP全国倒数第三,小康进程全国倒数第五;国家新十年扶贫开发,甘肃有58个县(市、区)分属六盘山区、秦巴山区、藏区3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加上17个插花县区,贫困地区几乎覆盖了全省所有市州。在这种省情背景下,“1236”扶贫攻坚,将甘肃58个贫困片区县作为主战场,统筹17个插花贫困县区,瞄准最贫困的乡村、最困难的群体、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236”扶贫攻坚行动计划,打响了甘肃新一轮扶贫开发战。“1236”,即紧扣持续增加收入这一核心,确保扶贫对象年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到2016年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000元以上,到2020年达到12000元以上,进一步缩小与全国的收入差距;做到不愁吃、不愁穿;落实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三个保障;在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易地扶贫搬迁、金融资金支撑、公共服务保障和能力素质提升等六方面实现重大突破。

(二)“1236”扶贫攻坚行动的实质内涵

省情决定使命,使命引领未来。没有甘肃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紧扣时代脉搏,顺应人民期待。甘肃省委、省政府出台的这一“1236”扶贫攻坚,明确了18项政策措施和6大保障机制,用求真务实又令人温暖的笔触,清晰勾勒出甘肃新一轮扶贫攻坚的行动路线图

不突破基础设施瓶颈,脱贫致富如空中楼阁。“1236”扶贫攻坚行动突出了村道硬化、安全饮水、户户通电、住无危房和易地搬迁等基础设施建设这个工作重点。基础设施滞后,是制约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最大瓶颈。只有下功夫解决好这些基础性、紧迫性、根本性的民生难题,才能真正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换穷貌”“改穷业”“挪穷窝”“拔穷根”。输血莫如造血,脱贫致富,最终要靠强有力的扶贫产业带动。“1236”扶贫攻坚行动提出,要以市场为取向,突出资源禀赋特色,制定专门规划,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发展草食畜、设施蔬菜、优质林果、马铃薯中药材、乡村文化旅游等特色优势产业。

扶贫,扶智是前提。“1236”扶贫攻坚行动把劳动力的培训和素质提升作为根本性措施来抓,到2016年,在三大片区市州新建3~6个国家级、15个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开展订单培训、定向培训。从2014年起,每年对6万名以上贫困家庭的“两后生”进行2~3年的学历职业教育

过去,不少地方为何年年扶贫不脱贫?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扶贫资金撒胡椒面,缺乏整体谋划和整合力量。“1236”扶贫攻坚行动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整合方式。明确提出优先支持扶贫资金使用效果好的县、乡、村;以县为主,建立统一的协调组织,运用市场机制,整合投向贫困地区的各类资金;允许按市场方式配置政府掌握的扶贫资源,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组建省扶贫开发投资公司,专项支持农村道路和安全饮水扶贫项目,力争每年投入200亿元左右;鼓励金融机构开展贴息贷款竞争;创新扶贫项目实施机制,允许财政资金购买公共服务。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户和企业贷款难,是一个普遍存在的老大难问题。“1236”扶贫攻坚行动强化了金融支持和保障。提出探索创新符合贫困群众实际的金融产品。

锣鼓能不能敲到点子上,关键看指挥棒。“1236”扶贫攻坚行动建立了“减贫摘帽”激励机制。对于提前脱贫“摘帽”的片区县、贫困乡,原有扶持政策不变,投入力度不减,并给予奖励。实行“摘帽”绩效与政绩考评挂钩,对提前“摘帽”的县乡领导班子给予表彰奖励,成绩突出的干部优先提拔任用。通过完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甘肃省开始引导干部群众克服“等、靠、要”、争戴“贫困帽”的惰性思想,最大限度地激发内生动力,从根本上解决观念和精神状态问题。现在,一些领导干部对扶贫开发工作心中无数、手中无招,问题的根源就在于作风漂浮、工作不实。“1236”扶贫攻坚行动强化作风保障,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建立了“逢提必下”机制,让接地气、察民情成为常态。“1236”扶贫攻坚行动提出,对没有基层工作经历、50岁以下的机关干部,提拔前后都应安排到贫困县、乡、村至少锻炼1年。新考录和没有基层经历的公务员,全部安排到贫困乡、村挂职锻炼

三、精准扶贫

(一)甘肃精准扶贫新思路

为了进一步加快扶贫开发步伐,确保甘肃贫困地区与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央提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一场攻城拔寨的扶贫攻坚战正在全国贫困地区打响。甘肃作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更是以坚强的决心和顽强的毅力、精密的部署和扎实的工作,进入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战决胜阶段。

2013年初,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时特别强调,连片特困地区党委和政府的工作重点要放在扶贫开发上,把扶贫开发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汪洋副总理两次莅临甘肃调研指导扶贫开发工作,就深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创新体制机制、转变扶贫方式、强化驻村工作队、提高扶贫开发成效等重大问题,都提出了一系列明确具体的要求。甘肃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汪洋副总理的重要指示精神,结合省情实际,努力创新扶贫机制,积极探索扶贫路子,举全省之力、集各方之智,部署展开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攻坚战、大决战

2015年6月甘肃省制定出台了《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和饮水安全、贫困村动力电覆盖、通村道路、危房改造、易地搬迁、生态环境、富民产业培育、电子商务、教育发展、医疗卫生、贫困乡村文化场所建设、社会救助、小额信贷、劳动力培训、干部人才、驻村帮扶工作队、贫困县发展实绩考核等17个专项支持计划(简称“1+17”精准扶贫行动)。“1+17”精准扶贫力促扶贫对象、目标、内容、方式、考评和保障6个精准。对核实的417万甘肃贫困人口建立了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整合省级20多个部门的涉农资金440多亿元,并一次性切块下达到县;在原有驻村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扶贫有生力量,精准帮扶重点贫困村,选派2.6万名干部到建档立卡贫困村开展帮扶工作,实现了6220个贫困村都有县以上单位部门选派干部组成的驻村帮扶工作队的目标。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甘肃省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必由之路,是甘肃决胜全面小康的制胜法宝。以精准的视角审视扶贫开发,以精准的思维谋划扶贫开发,以精准的措施推进扶贫开发。甘肃省委省政府结合甘肃的省情,关切广大人民群众的期盼,提出了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主攻方向,在“1+17”一揽子政策框架中充分凸显“六个精准”,全面吹响了扶贫攻坚战、脱贫大决战的号角。这是甘肃扶贫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深刻体现了甘肃省践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理念,开创了扶贫开发新思路。

(二)甘肃精准扶贫行动主要特点(www.xing528.com)

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就必须做到对象、目标、内容、方式、考评、保障的“六个精准”。对象精准,防止贫困大数代替准确村户;目标精准,防止战略目标代替节点任务;内容精准,防止普遍要求代替特殊需求;方式精准,防止习惯模式代替思路创新;考评精准,防止泛化考核代替攻坚评估;保障精准,防止常规支持代替倾斜支撑。这是甘肃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加快推进脱贫致富步伐、切实转变扶贫开发方式的重大突破。它为解决扶贫开发工作中底数不清、目标不准、效果不佳等问题,提供了精准的思路,注入了全新的理念,探索了甘肃模式。甘肃精准扶贫模式显现出以下方面的特质:

1.注重战略谋划,强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统筹性

经过30多年的扶贫开发,剩下的都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也是甘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拦路虎”,非弥补不可的短板。为此,省委省政府把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顶层设计进行战略谋划,统筹聚合各方面的资源、资金、项目和力量,形成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整体合力。在具体工作部署上,首先,着眼“谁来精准”的问题。开展了省市县乡四级联动、单位联系贫困村、干部联系贫困户的双联行动,实现贫困村贫困户联系全覆盖,铺设和联通了精准“滴灌”的“管道”。其次,着眼“精准什么”的问题。开展了“1236”扶贫攻坚行动,“六大突破”抓住了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瓶颈问题,举全省之力各个击破,整体推进,呈现出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农民人均纯收入快速增加、农村面貌显著变化的态势。第三,着眼“怎么精准”的问题。开展了“1+17”精准扶贫行动,瞄准最贫困的乡村、最困难的群体、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村施策,因户施法,促使扶贫政策向特困片带精准聚焦、扶贫资金向贫困村贫困户精准聚焦、帮扶力量向贫困对象精准聚合。

2.注重精力聚焦,强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全局性

全省上下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连片特困地区党委和政府的工作重点要放在扶贫开发上”的重要指示,坚持把扶贫开发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作为全省“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检验和考核政绩的重中之重,强化各级党委政府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着力健全扶贫开发的领导体制、工作机构和责任体系。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率先垂范,从我做起,把主要精力和心思聚焦到扶贫开发上,带头深入调研,带头谋划指导,带头督促检查,带头狠抓落实,在全省树立了鲜明的工作导向,传递了强烈的攻坚信号。2013年和2015年,省委作出统一安排部署,省级四大班子领导同志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共用了3个多月时间,分赴六盘山区、秦巴山区、藏区和“插花”型贫困地区,开展了两轮扶贫大调研,既确保了谋划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针对性,又示范引领了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真正把主要精力集中到扶贫开发上来。

3.注重组合出拳,强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综合性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一项涉及面广、关联度大、综合性强、时限紧迫的工作,靠单打一的办法、碎片化的政策、各自为战的方式难以发挥决战决胜的效应。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用一套政策组合拳,确保在既定时间节点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的指示要求,省上深入研究事关扶贫开发各个领域的重大问题和相关举措,出台了“纲”“目”结合、系统配套的一揽子政策措施,既明确了全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奋斗目标、着力点和具体措施,又对17个专项工作提出了具体目标、着力重点、措施办法、责任主体、完成时限和考核评价等方面的要求,凝聚形成了一套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组合拳。在短短的时间内,综合效应、实际效果已经显现,极大地增强了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精准扶贫、按期脱贫的信心和决心。

4.注重自我加压,强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担当性

2013年甘肃全面小康指数为68.57%,比全国平均水平低8.13个百分点,其中平凉、天水、甘南、定西、临夏、陇南等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市州,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更大,最大的达到了17.07个百分点,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间紧、难度大、任务重。在确定扶贫攻坚目标上甘肃自我加压,与国家有关指标体系和要求进行对接,确定了分两步走的时间表、任务书和路线图。第一步,从2015年起到2017年集中攻坚,确保减贫300万人以上,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000元以上,其中扶贫对象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000元以上;第二步,从2018年到2020年巩固提高,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消除绝对贫困,所有贫困县实现脱贫,基本完成农村小康主要检测指标。

5.注重方式转变,强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创新性

国家领导人在甘肃省调研时指出,在扶贫方式上,特别要探索用投资收益来扶贫、加大扶贫资金投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1+17”精准扶贫方案,正是贯彻了国家领导人的这一改革的理念和方法。比如,在投资收益扶贫上,探索财政扶贫资金、社会帮扶资金等折股量化给贫困户,引导贫困户以折股量化资金、土地承包经营权、生产工具、农业设施等资源资产参股到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或其他农业项目,按股分红,负赢不负亏。在金融资金支撑上,2013年与国开行签订为期5年的800亿元授信贷款协议,支持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饮水工程建设。2015年又实施精准扶贫专项贷款,为贫困户提供5万元以内、3年以下、免抵押、免担保的小额信贷支持,由省级财政按基准利率全额贴息,并按照贷款数量的3%左右,由各级政府和金融机构按7:3的比例逐年建立贫困户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年内实现对全省贫困村和藏区有贫困人口行政村的全覆盖。在整合使用扶贫资金上,每年由省上整合涉农资金,按照“管总量不管结构、管任务不管项目、管监督不管实施”的原则,依据需求清单切块下达到县(市、区),由县(市、区)按规划整合使用,重点用于特困片带和贫困村、贫困户。

6.注重难点重点,强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务实性

省上在贫困乡村调研时,老百姓几乎异口同声说得最多最为期盼的是村道能修好、吃上干净水、孩子有人带、生病有医就、加工用上电、发展贷到款、早日挪穷窝等,这是他们现在最大的需求感和幸福感。省上抓住这些难点重点,加大投入力度,下大力气改善贫困地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对不具备生产生活条件、不具备脱贫致富基础的地方,采取了一系列超常规的办法,加大了易地扶贫搬迁的力度,对112万需要迁走的群众,把引导与自愿结合起来,每户落实5万元以内、贴息3年的优惠贷款,2015年已投入资金40.64亿元,开工建设435个安置点,力争今后6年每年完成20万左右贫困人口的搬迁任务。在教育扶贫方面,从学前教育到义务教育,从职业教育到高等教育,对贫困地区出台了有针对性的补助措施,贫困家庭考入高职(专科)、本科院校的学生每年解决8000元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由政府贴息。学前教育是贫困地区的“短板”,为了不让贫困家庭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2015年开始,按照每生每年1000元的标准,免除贫困家庭幼儿在当地接受学前教育的保教费,同时按照每班20元的补助标准已开工建设297所行政村幼儿园。在电商扶贫上,大力支持发展电商扶贫,已基本建成8个国家级试点县电商服务中心,启动建设75个试点乡的225个试点村电子商务服务站,为交通不便的贫困地区农民架起了信息致富的“天路”。

7.注重保障配套,强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系统性

扶贫攻坚实践证明,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目标,必须强化制度的保障和配套,在责任保障、基层基础保障、人才支撑和作风保障等方面下功夫,特别要把“指挥棒”的导向作用发挥好。为此,省上制定了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办法》,出台了系统性的保障措施。建立了正向激励机制,省对县建立扶贫资金竞争性分配机制,资金分配与贫困发生率、减贫人口、扶贫绩效和项目建设、资金使用效果挂钩,对完成减贫“摘帽”任务的贫困县给予一定奖励,对抓精准扶贫成绩突出的县乡领导干部予以重任,对省市直部门工作表现优秀、作用发挥好的干部优先提拔使用。建立了惩戒约束机制,对在扶贫攻坚中认识不到位、精力不集中、措施不聚焦、作风不扎实、效果不明显的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进行组织调整或问责,对完不成阶段性扶贫任务、搞弄虚作假的领导干部给予严肃处理,对挂职锻炼考核不合格的干部记录在案,不予重用并进行批评教育。建立了“逢提必下”机制,实施千名干部挂职精准扶贫和副厅级及副厅级后备干部到贫困县挂职行动,已从省直单位选派33名副厅级干部、25名正处长级干部挂职贫困县副书记,从高校及科研单位选派58名科技专业干部到贫困县担任科技副县长,选派1099名干部到致富带富能力不足的贫困村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

8.注重狠抓落实,强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实效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精准扶贫要建立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工作中,省委省政府认真落实“负总责”的要求,主要负责同志对精准扶贫工作从谋划调研、规划部署、贯彻执行等方面带头抓落实,重要工作一竿子插到底。省级四大班子领导干部带头深入贫困地区,开展扶贫工作大调研、大督查,研究解决扶贫规划衔接、重大项目建设、力量统筹调配等问题,加强工作指导和协调,通过一级带一级、层层传导责任压力,推动精准扶贫各项任务落实。抽调省直部门相关部门人员组成专项督查组,深入14个市州,不定期对“1+17”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案落实情况进行暗访检查,发现问题、查找不足、通报整改,促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思考题:

一、如何理解甘肃人民在长期反贫困实践中形成的“甘肃精神”的实质?

二、经过三十多年的奋斗甘肃为解决温饱实施的对策措施有哪些?

三、甘肃省“1236”扶贫攻坚和“1+17”精准扶贫计划的核心要义是什么?

【注释】

[1]《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十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7,229页。

[2]丁焕章:《甘肃近现代史》.兰州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23-24页。

[3]朱允明:《甘肃乡土志稿》《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31卷》,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编辑委员会:1990年第509页。

[4]蔡勤禹:《国家社会与弱势群体—民国时期的社会救济(1927—1949)》,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02-205页。

[5]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甘肃省志·民政志》,甘肃人民出版社,1994年593页。

[6]甘肃省档案馆:《1956年本厅关于春荒救济和生产救灾工作情况报告》,档案号138-1-488。

[7]甘肃省档案馆:《1951年本厅救灾工作总结报告、灾情调查表》,档案号138-1-97。

[8]甘肃省扶贫办公室编:《甘肃省扶贫开发资料汇编》,2003年第670-675页。

[9]甘肃省扶贫办公室编:《甘肃省扶贫开发资料汇编》,2003年第510-512页。

[10]王三运:《2015年甘肃省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大会上的讲话》,《甘肃日报》2015年2月11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