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甘肃温饱攻坚战:在三苦精神背景下的策略优化

甘肃温饱攻坚战:在三苦精神背景下的策略优化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充分运用甘肃“三苦精神”解决甘肃2600多万人的温饱问题,是甘肃人民到世纪末的奋斗目标。在国家的整体规划部署下,甘肃省委省政府几经探索实践、运筹帷幄,最终通过“三西”建设、“四七”扶贫行动的战略支撑,打赢了甘肃省的温饱攻坚战。会议认为,甘肃是三种完全不同的自然条件。鉴于这种情况,甘肃、宁夏两省区党委、政府向中央、国务院提出延续“三西”农业建设的请求。

甘肃温饱攻坚战:在三苦精神背景下的策略优化

在长期的扶贫攻坚行动中,甘肃人民首创扶贫开发的“三苦精神”,靠着“领导苦抓、社会苦帮、群众苦干”,终于结束了“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历史,取得了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贫困地区经济社会面貌发生显著变化、农村居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的历史性成就。

“千头万绪,温饱第一”,吃饭穿衣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需求。充分运用甘肃“三苦精神”解决甘肃2600多万人的温饱问题,是甘肃人民到世纪末的奋斗目标。在国家的整体规划部署下,甘肃省委省政府几经探索实践、运筹帷幄,最终通过“三西”建设、“四七”扶贫行动的战略支撑,打赢了甘肃省的温饱攻坚战。

一、“三西”建设

(一)“三西”建设的决策与推进

“三西”是指甘肃河西地区、以定西为代表的中部干旱地区和宁夏西海固地区。

1982年7月18日至28日,国务院主要领导及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视察了河西地区的酒泉、敦煌县、玉门油矿、酒泉钢铁公司和中部地区的榆中会宁、定西、永靖等县。在给中央政治局、书记处的报告中,提出了“河西和定西,河套和西海固,联系起来考虑”的战略构想。认为河西和河套开发起来了,商品粮增加了,就能支持定西和西海固地区调整农业结构。这样可能会慢一点,但花钱少,效果会好得多。

1982年12月10日上午,国务院召开会议,专门讨论甘肃“两西”建设及当前救灾问题。参加会议的有万里、姚依林、方毅、谷牧、陈慕华、薄一波等中央领导同志以及计委、经委、水电部、农牧渔业部、财政部、商业部、粮食部、民政部等有关部委和甘肃省委的负责同志。会议就几个具体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

会议认为,甘肃是三种完全不同的自然条件。河西水源比较丰富;定西地多旱灾降雨量300mm左右,但很不稳定,有的年份好点,有些年就不行,一遇早灾,有些地方百里无树,十里无草;景电二期工程那里,又是一种条件,旱塬很平,但没有水。在那里可以以水发电,以电提水,搞高扬程电灌,上水后建设起来对扶贫非常有价值。

定西困难到了不可收拾的局面。在正常年份不是这样,问题就出在对这个地方没有长远打算,就是搞临时救济。要改变这里的面貌国家必须有相当的投入,有长期规划,二三十年改变过来就是一个很大的胜利。河西开发300万亩地,如果有一半是定西人去搞,就可以安排100多万人。

会议决定,今后20年,每年拨出两个亿,包括河西、西海固和陕北的两个县,作为专项建设费,不能撒胡椒面,当年花不出去,存在建设银行继续结转使用。

甘肃省委书记冯纪新同志汇报了甘肃情况及对“两西”建设的意见。会后,产生了“中央财经领导小组讨论加快甘肃河西商品粮基地和中部干旱地区农业建设问题”纪要。

会议决定成立一个专门小组,由林乎加、李瑞山同志负责,甘肃省和计委、经委、农牧渔业部、林业部、水电部等有关部门参加。这个小组的任务是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包括专家,制定建设规划,把专项资金使用好,为彻底改变定西这一片地区的贫穷面貌做艰苦细致的工作。甘肃省和有关省区要对该地区的干部认真进行教育,把班子配好,振作精神,艰苦奋斗,团结一致把家乡尽快建设好。

一项改写中部历史、改写甘肃历史、改写大西北历史的重大的战略性决策就这样定了下来。

(二)“两西”建设牵住了甘肃解决温饱问题的牛鼻子

“定西不定,甘肃难定;河西不兴,甘肃难兴”,这是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决定的。“兴河西之利,济中部之贫”方针顺应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应运而生。

国务院“三西”建设会议之后,1982年12月21日,甘肃省委、省政府在兰州召开了“两西”建设座谈会,就如何贯彻落实国务院会议精神,尽快启动“两西”建设进行了研究部署。根据“两西”地区实际,制定了“兴河西之利,济中部之贫”的战略方针;提出了“有水走水路,无水走旱路,水旱路不通另找出路”的工作思路。确定了“三年停止植被破坏,五年解决温饱,两年巩固提高”的10年奋斗目标。

(三)“两西”建设的辉煌历程

1992年,“三西”建设已满10年。停止生态破坏等阶段性目标虽已基本实现,但中部地区贫困群众温饱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人畜饮水还有很大困难,农业生产基本条件还没有彻底改善,尚未形成自我发展的能力。鉴于这种情况,甘肃、宁夏两省区党委、政府向中央、国务院提出延续“三西”农业建设的请求。国务院于1992年7月25日批准,“三西”农业建设再延长10年,每年投资2亿元不变,使用重点不变,管理体制、机构不变。1997年7月29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同意甘肃、宁夏两省区关于提前使用2001年和2002年“三西”建设资金的请求,这样,甘肃省“两西”建设第二个十年的专项资金到2000年就投放结束。

2000年,按照国家新的测算标准,甘肃省有756万贫困人口,农村贫困面高达37%,扶贫攻坚的任务仍很艰巨。虽然经过两个十年的“三西”资金扶持,但中部干旱地区及延伸的南部高寒阴湿和少数民族地区10个贫困县仍然没有稳定解决温饱,“两西”先后新建续建的部分水利工程扫尾的任务也很繁重。省委、省政府又向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延续“两西”建设第三个十年的请求,到2008年第三个十年“两西”专项资金投放结束。

2007年底,省委、省政府再次向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延续“两西”建设第四个十年的请求。因为,甘肃省“两西”建设毕竟是在条件极为艰苦的基础上进行的,“两西”建设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缩小发展差距,与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仍需要全省上下的艰苦努力和国家的大力支持。国家同意继续延续“三西”资金投入到2015年,并且资金量增加到3亿元(其中甘肃“两西”2亿元),帮助甘肃加快农村建设步伐。

国务院原副总理、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原副委员长田纪云同志1992年12月视察甘肃中部地区后说:“我这次到甘肃看了以后,心里感到很高兴。这些年来,甘肃对农业这个基础是高度重视的,发展农业的路子是对的,农业综合开发和扶贫开发效果显著,成绩巨大。特别是两西建设成效更为突出。在全国来说,甘肃中部地区是最贫困的地区,经过这些年的建设,绝大多数的农民基本脱贫,解决了温饱,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历史上任何朝代都没有做到。这是甘肃省委、省政府根据中央、国务院的部署,领导全省人民艰苦奋斗、战天斗地取得的成果,成绩确实巨大,要充分加以肯定。”原国务委员、原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陈俊生同志1989年10月视察定西、会宁、靖远等县后说:“‘三西’建设开了全国成片扶贫工作之先河,跳出就贫困地区解决贫困问题的小圈子进行开发,改变了传统的救济型的扶贫方式,走上了在国家必要的帮助下,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生产,改变贫困面貌的道路,这是具有历史意义的。清政府官员左宗棠称之为‘陇中苦瘠甲于天下’,历经1000多年都未能解决问题,在120年后的今天,社会主义制度下已经和正在解决。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值得大书特书的。旧中国没有解决,也不可能解决的问题,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解决了,这就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三西’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基本上实现了中央最初提出的方针和要求,甚至还有所突破。国家的20亿元投入‘三西’地区,钱没有白花,是值得的。‘三西’地区广大干部和群众没有辜负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期望。”(www.xing528.com)

“两西”建设30多年来,历届省委、省政府根据扶贫开发的阶段性特征,结合甘肃贫困地区实际,发扬甘肃精神,在不同时期提出了不同的思路,实施了不同的方略和办法,推进了“两西”建设健康顺利地发展。1983—1992年提出“有水走水路,无水走旱路,水旱路不通另找出路”的发展思路,确定“三年停止植被破坏,五年解决温饱,两年巩固提高”的奋斗目标;1992—2000年提出“修梯田、打水窖、铺地膜”的发展思路,确定“努力改善生产条件,达到区域内粮食生产自求平衡,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奋斗目标;2000—2008年提出“整村推进、整合资源、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发展思路,确定“努力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巩固和提高温饱成果”的奋斗目标;2008—2015年提出“连片规划、区域开发、两轮驱动、整体推进”的发展思路,确定“解决制约区域发展的瓶颈问题,为与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创造条件”的奋斗目标。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两西”地区广大干部群众发扬“三苦精神”,艰苦奋斗,苦干实干,努力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使“两西”地区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两西”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效。

二、甘肃“四个一”扶贫模式

在与贫困的长期抗争中,陇南地区西和县1986年探索创造了“一户一亩可靠田,一户一亩副业园、一户出卖一头畜、一户一人去挣钱”的扶贫经验,后经地委、行署在全区进行推广实践,总结完善为“一人一亩基本农田,一户一亩林果园,一户出售一头商品畜,一户输出一个劳动力”的“四个一”扶贫开发模式,不仅在陇南地区,而且在全省扶贫开发中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一)“四个一”扶贫模式的意义

在“以粮为纲”的形势下,大胆实践,大胆创新,总结完善并倡导推广“四个一”扶贫开发新思路,不仅需要“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政治勇气,更需要真抓实干、一切为群众服务的工作态度,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在指导陇南扶贫开发工作,乃至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后来在全国贫困地区普遍推广,成为解决温饱阶段扶贫工作的主要模式之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陇南农村经济在贯彻落实党对农村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的过程中,有了很大的发展进步,农民收入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总体上仍然没有摆脱贫困落后状况,特别是如何帮助千家万户治穷致富,把扶贫开发规划与农户生产经营活动有机地衔接起来,缺乏总体思路和具体办法。“穷则思变”,贫困群众在长期与贫困的抗争中,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招数”,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四个一”是党的优惠政策与群众智慧相结合的产物,来自于实践,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指导于实践,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二)“四个一”扶贫模式的实质内涵

“四个一”扶贫模式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响,主要原因体现在“四个符合”上。

一是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要求。改革开放初期,贫困地区农村普遍经济发展水平低,产业结构单一,生产方式落后,基础设施薄弱,生态环境脆弱,粮食不能自给,群众生活困难。扶贫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历史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问题的。在扶贫工作千头万绪、百业待举的现实面前,只有启动家庭这个发展农村经济的细胞活力,以户起步,逐步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四个一”是最佳选择。

二是符合当时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农村改革虽然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但长期以来形成的贫穷落后面貌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以陇南为例,农业基础薄弱,人均耕地面积少,基本农田不足1亩,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增收门路不多,农民收入水平低,科技文化落后,劳动力素质差。人均国民收入、粮食占有量、劳动生产率低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四个一”是形势逼出来的,也是与当时当地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

三是符合国家扶贫工作到户的政策。国家扶贫政策明确提出,解决群众的温饱问题,工作的重点是扶持到户。要因地、因户、因人制宜,提出解决办法,采取措施,真正把扶贫到户的工作做深、做细、做扎实。做到工作到户,服务到户,效益到户,解决温饱到户。“四个一”的内涵吻合政策要求。

四是符合家庭经营的生产形式。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家庭经营成为基本的生产形式,家庭也成为基本的经济单位。“四个一”能充分调动家庭经营的积极性,发挥家庭经济的效能,使脱贫致富的到户目标具体化,工作任务更加明确,使哀叹致富无门路的农户看到了希望,生活有了奔头。

“四个一”正是适应了当时农村所处的自然条件和生产力水平,把扶贫开发规划与千家万户的生产经营活动有机地结合了起来,每个农户都明确了自己的奋斗目标,使广大群众看到了希望,鼓舞了干劲,增强了信心,因而激发了群众活力与干劲,在整个解决温饱阶段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四七”扶贫攻坚计划

1994—2000年是极不平凡的7年,不仅是世纪周而复始的交替之年,而且也是兑现中国政府在20世纪末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承诺的关键之年。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一场波澜壮阔的扶贫攻坚战在中国大地展开。甘肃制定了用7年时间解决农村400多万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四七”扶贫攻坚计划》,在陇原大地吹响了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号角。

为了实现在20世纪末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目标,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了《“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要求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以解决剩余8000万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根据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精神,省委、省政府结合甘肃农村实际,制定了甘肃省“四七”扶贫攻坚计划,明确提出统一思想,坚定信心,采取更为有力的措施,用七年时间,确保实现全省农村400万贫困人口基本解决温饱的奋斗目标。

“四七”扶贫攻坚计划的贫困人口基本解决温饱的标准是实现“四有”,即有水喝、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量化标准为:1.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达到300元(1990不变价)以上,粮食300公斤以上,钱粮可以互补;2.贫困村85%的贫困人口(不含社救护)解决了温饱;3.贫困户90%以上的行政村解决了温饱,贫困县100%的乡、95%的行政村、85%的贫困人口解决了温饱。组织保障措施为“四到村、三到户”,即领导联系到村、计划分解到村、对口帮扶到村、资金安排到村;扶持措施到户、项目覆盖到户、扶贫效益到户。

为了确保实现“四七”扶贫攻坚计划,省委、省政府采取了十大扶贫行动:一是基本农田建设行动,二是支柱产业开发行动,三是科技扶贫行动,四是教育扶贫行动,五是连片攻坚行动,六是强化基础设施行动,七是劳务输出行动,八是卫生扶贫行动,九是对口帮扶行动,十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行动。并且制定了《全省农村贫困人口解决温饱验收办法》,在陇原大地历史性地拉开了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序幕。

河西地区通过“两西”建设,从1998年起每年提供的商品粮由10亿斤增加到20亿斤,中部地区的返销粮由过去的5.7亿斤减少到不足1亿斤。这一增一减,大大缓解了全省粮食压力,1996年扭转了粮食外调的历史。在河西商品粮基地的强力支撑下,全省贫困地区按照“四七”扶贫攻坚计划的要求,通过“修梯田、铺地膜、打水窖、兴科技”,全力推进“温饱工程”,基本解决了农村贫困群众的温饱问题,特别是国家建立低保制度,对农村特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实行“兜底”保障,为转入新阶段的扶贫开发创造了条件。

通过“两西”建设和“四七”扶贫攻坚计划,全省农村贫困人口由1982年底的1254.42万人减少到2000年底的68万人,贫困面由94.83%下降到3.36%,[8]实现了中央提出的在二十世纪末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阶段性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