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反贫困任务尤为艰巨。中国政府为解决贫困问题所做的努力,应该是自新中国成立起就开始了。
在改革开放前三十年,一方面,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在抑制社会两极分化,共同承担贫困风险,有效缓解人们绝对贫困化状况等方面,在较低层次上取得了最大限度的社会效果;另一方面,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也造成了中国社会整体的长期贫困化。这正如邓小平1987年在接见新加坡第一副总理吴作栋时所说的:“中国在这一段时期也有发展,但整个社会处于停滞状态。那段时期,农民年均收入60元,城市职工月均收入60元。在近20年的时间里没有变化,按照国际标准,一直处于贫困线以下。”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贫困的总体特征是大众贫困,这种贫困主要集中在乡村,表现为乡村贫困的特点:一是1978年全国乡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2.08%,当年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仅133.6元,农民年消费水平138元。城镇居民与此相关的两个数据分别是343.4元、405元。总体低水平下的农村更为落后和贫困。二是城市贫困问题一直未纳入政府扶贫日程。1978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总计2.5亿人,约占当年农村总人口的30.7%。1984年政府开始大规模扶贫时,全部工作重点也在农村,农村贫困人口总计1.25亿人。
从某种意义上讲,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即开始了扶贫的历程,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发展生产、消除贫困的工作。但这一时期的扶贫是在总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社会存在普遍贫困的宏观背景下实施的,以平均分配加社会救济为特征的战略。这种在高度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扶贫战略,一方面保障了普遍贫困状态下大多数人的临界生存需求;另一方面也阻碍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使普遍贫困得以延续化。(www.xing528.com)
中国农村扶贫最初采取的是救济式扶贫,中央政府直接通过各基层政府把生活所需的粮食、衣物或现金分配给贫困农户,帮助他们渡过难关。这种“输血式”的扶贫,主要用于生活救济和财政补贴,缓解贫困人口的生存危机,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起到了良好的扶贫作用。但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救济式扶贫的缺陷就逐渐显露出来。基于实践的探索,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中国农村扶贫开始从救济式扶贫向开发式扶贫转变。所谓开发式扶贫,是指扶贫主体通过投入一定的扶贫资源,扶持贫困地区和农户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发展生产、提高教育和文化科技水平,以促进贫困地区和农户生产自救,逐步走上脱贫致富道路的扶贫行为方式,也称为“造血式”扶贫。
中国政府第一次反贫困的成功,在于对统治中国几千年的旧的封建剥削制度的彻底推翻。新中国成立后,随着“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改革,占中国当时人口90%的农民获得了土地,实现了千百年来从未实现的梦想,这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生产的积极性和劳动热情的高涨,使中国在极短的时间内与新中国成立前相比,人民的生活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大面积地消除了贫困,从而取得了中国政府第一次反贫困的巨大胜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