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与改革开放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最终目的,就是解放被压迫、被剥削的劳苦大众,争取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摆脱贫穷落后,实现繁荣进步,走向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反贫困实践中,集中全党智慧,形成了一系列理论内涵丰富、体现中国特色的贫困与反贫困理论。总结和梳理中国特色的贫困与反贫困理论,对于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和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对贫困与反贫困的理论探索
早在革命时期,毛泽东就坚持认为物质利益的人民性是实现党领导群众的必要条件。1934年,毛泽东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中指出:类似人民群众的穿衣、吃饭、住房、柴米油盐、疾病卫生等一切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反之,我们不关注人民群众这些实际生活问题,我们就可能陷入孤立。”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实行新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同时,立即着手构建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土地改革,把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改变成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实行耕者有其田。到1952年,中国农村原来不同阶级间土地占有不均的状况基本得到解决。这使农村生产力获得了一次大解放,广大农民有了基本的生产资料和生活保障,生产迅速恢复生活明显改善。可以说,土地制度的改革,使中国农村基本消除了土地占有不均这一导致农村贫富不均和农民贫困的制度因素,为中国农村反贫困奠定了一个较为有利的制度基础。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共领导集体,对贫困与反贫困问题的理论探索主要在两个方面展开:一是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历史背景角度分析社会主义新中国存在的贫困问题,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可以彻底消灭贫困,即确信社会主义的胜利是消灭贫困的制度保障。二是从满足人民利益角度探索反贫困问题。在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认为:“要巩固工农联盟,我们就得领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使农民群众共同富裕起来,穷的要富裕,所有的农民都要富裕。”在此基础上,毛泽东将富裕问题同全国人民和整个国家联系起来,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定为“要使几亿人口的中国人生活得好,要把我们这个经济落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富裕的、强盛的,具有高度文化的国家”,从而逐步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包括反贫困实践的康庄大道。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贫困与反贫困的理论探索
(一)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的贫困与反贫困理论
该时期中国共产党的贫困与反贫困理论探求,主要体现于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之中。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主要内涵包括:
1.“两个根本”论
邓小平指出:“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根本原则、根本目标的“两个根本”论,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宣示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价值追求。
2.“两个大局”论
1988年邓小平指出:“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两个大局”论,明确了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构想和战略步骤,充分反映了邓小平理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髓。
3.“两个途径”论
邓小平多次指出:“我们的政策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以带动和帮助落后的地区,先进地区帮助落后地区是一个义务”。通过带动和帮助“两个途径”,逐步达到共同富裕,既明确了先富帮后富的责任和义务,也明确了实现共同富裕的措施和办法。
4.“两个最终”论
1985年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优越性最终要体现在生产力能够更好地发展上”。1990年在谈到经济增长速度时讲:“这个要老老实实地计算,要最终体现到人民生活水平上。生活水平究竟怎么样,人民对这个问题感觉敏感得很。我们上面怎么算账也算不过他们,他们那里的账最真实”。“两个最终”论,把更好发展生产力、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检验标准,充分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
5.“中心课题”论
1990年邓小平指出:“共同富裕,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1992年南方谈话时讲:“可以设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中心课题”论,明确了解决共同富裕的发展基础和历史条件。目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具备较好的物质条件和工作基础,是从根本上解决这一“中心课题”的时候了。
(二)十四大到十六大中国共产党的贫困与反贫困理论探索
1.发展反贫论
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解决贫困问题的必然选择。“解决中国所有的问题,最根本的要靠发展。解决贫困地区的问题,最根本的也靠发展。”中国共产党只有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才能积累更多更好的物质财富,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扶贫工作在思路上的一个重大转变,就是由传统的救济式扶贫转向开发式扶贫。走开发式扶贫的路子,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才能稳定地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这是十多年来扶贫工作中创造的一条最基本的经验。”“坚持贯彻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最重要的就是要不断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这是开发式扶贫的真谛所在。”
在反贫困的实现路径上,要坚持因地而异、实事求是的理念。“坚持从实际出发,勇于探索,扬长避短,找到能够发挥当地优势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以利把优势和潜力迅速转化为经济效益,这是这么多年来我们在扶贫开发实践中取得的一条重要经验。”具体而言,“因地制宜发展种养殖业,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家家户户都能干,是在短期内增加收入、解决温饱最现实、最可靠的途径。”总之,要“坚持实事求是地确定自己的发展途径和办法,不能盲目照搬别的地方的做法。符合当地实际的正确发展途径一经确定,就要扭住不放,坚持抓下去,不断抓出成效来”。
2.动力结合论
在很大程度上,贫困问题都是在政府一定干预下得到缓解和消除的,中国也不例外。“我们的党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帮助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党和政府要采取积极措施,要高度重视和关心欠发达地区及贫困群众。第一,干部是关键。“要选配好贫困县、乡领导班子,选拔一批政治素质好、有干劲、有开拓精神的年轻干部担任贫困县、乡的主要领导职务,并且在扶贫攻坚期间基本保持稳定”。第二,要加强贫困地区基层组织建设。“一个贫困村要改变面貌,关键是要有好的带头人,抓扶贫要同抓基层组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给钱给物,更要帮助建设一个好支部。’这是解决贫困村的治本之策。”“打好扶贫攻坚战关键在路子、在班子。”第三,要充分发挥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贫困地区要改变面貌,需要国家的扶助和社会各界的帮助,但从根本上说,还要依靠当地干部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坚持不懈地苦干实干,自强不息,艰苦奋斗。这样,外部的支持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三)十六大到十七大中国共产党的贫困与反贫困理论探索
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贫困与反贫困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着眼于21世纪的广阔视野和全球的视角及中国实际,提出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将扶贫开发的重要性和扶贫开发的目标置于更为广阔、更深刻的背景之下,对21世纪中国的扶贫开发工作,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
1.“以人为本”论(www.xing528.com)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即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由此,扶贫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贫困地区的人口的物质文化需要要得到满足,必须加快扶贫开发的步伐,加速贫困地区的全面发展,发展的成果才能真正惠及全体人民。
2.统筹兼顾论
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兼顾,无论是统筹城乡还是统筹区域的发展,都要求加大扶贫开发的力度,使贫困地区得到较快发展,才能真正使中国的城乡和区域的发展得到全面兼顾。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2007年3月9日在全国人大会议期间参加广西代表团讨论时所强调:要坚持公共资源向贫困地区、边境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倾斜。
3.和谐社会论
2004年,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指出我们要建设的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通过扶贫开发加快贫困地区的发展就显得尤其重要,因为无论是要公平正义还是要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都需要加快贫困地区的发展,才能使得中国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才能使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
4.新农村建设论
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强调这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此后,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化农业建设、促进农民增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深化农村改革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全面展开。
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不加快扶贫开发,不使贫困地区以较快速度发展,中国的广大农村无法全面地达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目标。十七大报告对新时期扶贫开发上作提出了“四个加大、两个提高”的新目标要求。即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扶持力度和提高扶贫开发水平与提高扶贫标准,确立了到2020年我国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的奋斗目标。
三、全面深化改革以来中国共产党对贫困与反贫困的理论探索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就扶贫开发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新时期我国扶贫开发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形成了新时期我国扶贫开发的战略思想和基本遵循。
(一)社会主义本质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长期得不到明显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也不是社会主义。”这指明,扶贫开发要始终以消除贫困为首要任务,以改善民生为基本目的,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方向,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特色扶贫开发事业,从而充分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二)两个“重中之重”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三农’工作是重中之重,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在‘三农’工作中要把扶贫开发作为重中之重,这样才有重点。”扶贫开发是“三农”工作的重要内容。更有效地帮助贫困地区、贫困村加快发展,支持贫困农户增收脱贫、提高发展能力,是“三农”工作的重点、难点,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贫困地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扶贫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坚定信心,奋力攻坚。
(三)扶贫改革创新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改革创新扶贫开发体制机制特别是考核机制,“贫困地区要把提高扶贫对象生活水平作为衡量政绩的主要考核指标”。这表明,扶贫攻坚要坚持改革创新的精神,着力消除体制机制障碍,建立并运用好更加协调、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扶贫开发新体制、新机制,不断提升扶贫开发效果。特别是要改革考核方式,对贫困县由主要考核地区生产总值向主要考核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转变,引导贫困地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把工作重点放在扶贫开发上。
(四)科学扶贫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扶贫开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首先要有一个好思路、好路子。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理清思路、完善规划、找准突破口。”这实际上提出了科学扶贫的思想。应注重把扶贫开发与做好“三农”工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开展教育扶贫等结合起来,把做好顶层设计与加强基层探索结合起来,不断完善有利于贫困地区和扶贫对象加快发展的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促进共同富裕。
(五)精准扶贫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扶贫开发,既要整体联动、有共性的要求和措施,又要突出重点、加强对特困村和特困户的帮扶。”这表明,精准扶贫是解决扶贫开发工作中底数不清、目标不准、效果不佳等问题的重要途径。在实际工作中,应对贫困村、贫困户进行精准化识别、针对性扶持、动态化管理,扶真贫、真扶贫。
(六)内源扶贫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贫困地区发展要靠内生动力,如果凭空救济出一个新村,简单改变村容村貌,内在活力不行,劳动力不能回流,没有经济上的持续来源,这个地方下一步发展还是有问题。一个地方必须有产业,有劳动力,内外结合才能发展。”扶贫开发目标能否实现的根本标志,是贫困地区和扶贫对象是否具备了内生发展动力,只有内生动力和“造血”功能不断增强,其发展才具有可持续性。
思考题:
1.如何理解贫困的涵义、贫困的类型和贫困程度测度方法的优缺点?
2.简述西方的贫困成因理论与反贫困理论的理论要点,结合我国实际,谈谈西方各理论流派对深化我国贫困问题有哪些启发?
3.结合实际,谈谈你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有关贫困与反贫困思想的认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