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华为对港湾的围堵:挖人打压知识产权 狙击西门子 上市之路不顺

华为对港湾的围堵:挖人打压知识产权 狙击西门子 上市之路不顺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战略、战术到企业经营理念,港湾都与华为高度类似,“小华为”的外号由此叫响。2004年,华为专门成立了“打港办”,开始了对港湾全方面的碾压,不光在业务层面全面盯防,更是高薪挖走了港湾整个产品线的研发人员。港湾寻求西门子的收购,华为便以知识产权纠纷,狙击了德国巨头西门子;港湾寻求在美国上市,结果美方就多次接到港湾数据造假的匿名举报,上市之路夭折。

华为对港湾的围堵:挖人打压知识产权 狙击西门子 上市之路不顺

港湾和华为最初的合作是甜蜜的,但是很快,港湾成立一年就迅速推出自己研发的路由器和交换机等数通产品,从华为的代理商逐渐成为华为的竞争对手。

不愧是从华为出来的技术天才,李一男很清楚华为的优势和劣势,对产品方向的把控非常精准,找到了华为在数据通信领域的薄弱点。港湾第一年销售额就达到2亿元,第二年又得到了10个亿的风险资本。在宽带IP产品领域,港湾网络市场占有率在7%~8%,而华为也不过10%~15%。

港湾更是从华为不断挖人,尤其是吸纳了从华为出去的光通信创业团队。从战略、战术到企业经营理念,港湾都与华为高度类似,“小华为”的外号由此叫响。

这明显触碰了任正非的底线,对任正非来说是不能容忍的事情。2000年年底,李一男离开华为时,专门做了一个《内部创业个人申明》,发表在华为内部刊物《优化管理》上,承诺:“作为华为公司的高级干部,我将本着职业工作的道理在未来的时间内保守公司秘密,维护公司声誉,我愿意和公司签署相关保密协议以及禁业限制协议。我所申请成立的内部创业公司也将遵守华为公司关于代理商的各项管理规定,遵守有关的商业准则诚实经营。”

此时,华为日子并不好过。

2001年,华为销售额是225亿元,到了2002年,销售额竟然只有221亿元,华为首次出现了负增长

3G的研发暂时看不到未来,任正非正在寒风中苦苦支撑,咬牙等待3G时代的到来。错失了发展小灵通的巨大机会,被中兴步步紧逼,再加上港湾“自己人”挖墙脚,一时间,华为四面楚歌,人心惶惶。

任正非击败港湾后,回忆起当时的情形,既心酸又悲愤:

你们开始创业时,只要不伤害华为,我们是支持和理解的。但是你们在风险投资的推动下,所做的事对华为造成了伤害,我们只好做出反应,而且矛头也不是对准你们的。2001至2002年华为处在内外交困、濒于崩溃的边缘。你们走的时候,华为是十分虚弱的,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包括内部许多人,仿效你们推动公司的分裂,偷盗技术及商业秘密。当然真正始作俑者是西方的基金,这些基金在美国的IT泡沫破灭中惨败后,转向中国,以挖空华为,窃取华为积累的无形财富,来摆脱他们的困境。华为那时弥漫着一股歪风邪气,都高喊“资本的早期是肮脏的”的口号,成群结队地在风险投资的推动下,合手偷走公司的技术机密与商业机密,像很光荣的一样,真是风起云涌,使华为摇摇欲坠。竞争对手也利用你们来制约华为,我

们面对了基金、竞争对手更大的压力。

当时离开华为创业的员工有3000多名,其中不乏中高层,如果开了这道口子,这3000多人中会有多少人转眼从华为的代理商成为华为的对手?华为内部又该如何稳定?这是原则问题,也是关系生死的问题。

港湾已经从亲生的孩子变成了华为的对手,任正非开始了对港湾的疯狂狙杀。

2003年,华为与3Com成立合资公司,剑指以前并不在乎的中低端市场。只要是港湾参与的项目,华为的报价都比港湾的低。

2004年,华为专门成立了“打港办”,开始了对港湾全方面的碾压,不光在业务层面全面盯防,更是高薪挖走了港湾整个产品线的研发人员。

港湾的几条出路,任正非早已有所准备,一一给堵死了。港湾寻求西门子的收购,华为便以知识产权纠纷,狙击了德国巨头西门子;港湾寻求在美国上市,结果美方就多次接到港湾数据造假的匿名举报,上市之路夭折。

对拼消耗,就看谁底子厚。2006年,李一男终于撑不住了,港湾最终也没有逃脱被华为收购的命运。(www.xing528.com)

任正非对港湾员工发表的讲话,开头便是:“我代表华为与你们是第二次握手了。首先这次我是受董事会委托而来的,是真诚欢迎你们回来的。不要看眼前,不要背负太多沉重的过去,要看未来、看发展。”又说:“如果我们都是真诚地对待此次握手,未来是能够合作起来做大一点的事情的。如果华为容不下你们,何以容天下,何以容得下其他小公司?”

“父”与“子”的战争,以“父亲”的胜利告终。但任正非也不是完全的胜利者。“杀人一千,自损八百”,任正非只能用“华为逐鹿中原,惨胜如败”来形容这场长达7年的战争。

无论是哪个民族,对于叛逃者都是切齿痛恨,从不宽容的。作为“投降”的条件,李一男需要回到华为工作两年,头衔仍是华为副总裁,同时兼任首席电信科学家。但是谁都知道,芥蒂已生,恩怨未解,任正非和李一男都不可能回到7年前了。

重回华为的李一男自然被剥夺了重大事件的决策权和参与权,发配到当时还是冷门的手机部门。

2008年,两年期限到了,李一男再次“逃离”华为,到百度担任首席技术官。当时李彦宏声称:全世界能做百度CTO的只有三人,李一男就是其中一个。在百度,李一男主导开发了“阿拉丁”计划。

一份统计显示,从2007年到2017年,百度至少有10位副总裁、20多位高管离职。仅从2015年至今,百度离职高管超过10位,可以说是爆发式高管离职潮。

李彦宏虽然不像任正非那么脾气暴烈,但他并没有彻底放权,对李一男来说施展空间不大。2010年1月,李一男再次跳槽,到无线讯奇12580任CEO。外界评价他是吸取了在百度壮志未酬的教训,想在12580获得完全掌控,大展宏图,但是12580上有中国移动,他想主导公司的目标自然无法实现。

2011年,他选择再度离开,以合伙人身份加入了金沙江创投,完成了从职业经理人到投资人的转变。

2015年,胡依林的牛电项目吸引了李一男。资本市场并不看好胡依林的电动车项目,除了有个互联网概念,没技术,也没有好的团队,融资处处碰壁。李一男或许是受到了互联网创业速成的巨大蛊惑,认为抓住了风口,为此倾其所有,并对外宣称这是他最后一次创业。

有了李一男这个名牌,资本和粉丝蜂拥而来。电动车尚未问世,便获得了GGV、IDG、红杉、创新工场李开复、真格基金徐小平等多家明星机构5000万美元A轮融资。

2016年6月,小牛电动车在京东发起众筹,5分钟就完成了500万元的众筹目标,最终达到了7200万元,参与人数达到了11万人,成为互联网创业的网红。

李一男把小牛电动车受众定位为“都市玩咖”,自己要与“志同道合的年轻人,在这个最好的时代,做件有意义的事情”。

没想到众筹刚结束,李一男就因涉嫌在2014年进行内幕交易,被深圳市公安局从机场带走。由此,他的创业之路戛然而止。

离开了华为和任正非,李一男再也没有飞起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