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化“空心化”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文化要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进行继承和弘扬,由于人口“空心化”和土地“空心化”,作为文化载体的古老村庄和聚族而居的熟人社会正在消失,使得原来农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的农村成为记忆。农村教育“空心化”主要是老师和学生在市场化配置下的一种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结果,主要表现为以下两方面。
文化“空心化”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文化要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进行继承和弘扬,由于人口“空心化”和土地“空心化”,作为文化载体的古老村庄和聚族而居的熟人社会正在消失,使得原来农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的农村成为记忆。二是由于我国城市化、市场化的不断推进,导致农村文化建设中充斥金钱观念,而淡化道德观念。三是农村伦理文化衰落,导致农民的集聚力和认同感较低。四是总量上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不足,结构上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错配。黑龙江省海林市的农村,不少村和屯无文化活动室、无公共健身跳舞场地、无村级文化综合服务中心、无文化广场、无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当地年轻人缺少精神食粮,只能以聚集打牌、看网络视频丰富业余生活。
农村教育“空心化”主要是老师和学生在市场化配置下的一种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结果,主要表现为以下两方面。一是农村学校生源日渐减少。2018年黑龙江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0.1%,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城镇化率88.19%,这表明农村学校生源大量流向城区。二是农村学校优秀教师资源缺乏。乡村教师年龄结构和学科结构失衡并存,黑龙江省34周岁及以下专任教师占比逐年下降(2016年10.39%,2018年8.7%),且美术、音乐等学科教师存在大量缺口。(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