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杨凌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汇报发言

杨凌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汇报发言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杨凌示范区设立20年来,改革发展的每一步都倾注着党中央、国务院的殷切希望和悉心关怀。围绕办好示范区,国家先后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视察并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万钢副主席定期听取示范区工作汇报,协调解决重大问题,上午也提出了明确要求。领导小组先后召开八次会议,部署示范区建设发展工作。这些,都为杨凌示范区履行国家使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坚强保障。一是积极推进自贸试验区杨凌片区建设。

杨凌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汇报发言

和平

尊敬的延东副总理、万钢副主席,各位领导、同志们:

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精神、喜迎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际,延东副总理、万钢副主席和各共建部委领导在百忙之中来到杨凌示范区视察指导,出席示范区成立20周年总结会议和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陕西和杨凌示范区发展的高度重视,必将在新的起点上推动杨凌示范区发展实现新的跨越。这里,向延东副总理、万钢副主席、各位领导和同志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杨凌示范区设立20年来,改革发展的每一步都倾注着党中央、国务院的殷切希望和悉心关怀。围绕办好示范区,国家先后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视察并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特别是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西视察时明确提出追赶超越和“五个扎实”要求,强调要扎实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建设,发挥杨凌对创新驱动发展的引领作用。今年7月,李克强总理到杨凌示范区考察,要求示范区打造人才高地,形成制度红利,把先进农业技术和创新机制辐射到西部、农业主产区乃至全国。延东副总理先后四次到杨凌调研指导,上午在示范区成立20周年总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杨凌示范区20年发展成就,对继续办好示范区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一会还将给我们作重要指示。万钢副主席定期听取示范区工作汇报,协调解决重大问题,上午也提出了明确要求。领导小组先后召开八次会议,部署示范区建设发展工作。各共建部委出政策、上项目、投资金,全力支持示范区发展。这些,都为杨凌示范区履行国家使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坚强保障。

一、建设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精神贯彻落实情况

一年多来,我们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主线,认真落实延东副总理的要求,将第八次会议提出的五项战略任务分解细化为16项重点工作,目前除个别需要长期推动落实的之外,其他的全面完成。

(一)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科技创新和体制改革取得新成效。一是深化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围绕农业生物基因调控及分子育种、农林动植物抗逆机理、农田资源高效利用、农林生态修复等基础研究领域,实施协同创新计划,去年以来累计支持重大项目40个,示范区R&D经费占比达到5.6%。依托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高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两个协同创新战略联盟,联合开展土壤修复、水肥一体化等协同创新项目。干旱半干旱区农业水科学与水工程、干旱半干旱区农业微生物多样性等国家重点实验室筹建工作全面启动,新组建研究开发、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等16个科技创新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二是强化种业创新和关键技术创新。完成杨凌种子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出台优化种业发展环境意见,省级育繁推一体化企业——陕西盼丰农业科技等15户企业入驻园区,隆平高科、大华种业在杨凌设立分支机构。“西农529”“西农585”两个小麦品种和“陕单609”玉米品种通过国审,“西农979”被国家列为优质小麦主推品种,培育出首个适宜全程机械化生产的油菜新品种“陕油28”,实现“像种小麦一样种油菜”的目标。“苹果化肥农药减施增效”“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等一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启动实施,2项成果获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5项成果获陕西科技创新一等奖。三是优化创新创业和农业发展环境。获批国家第二批“双创”示范基地,“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激励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政策先后出台,高端人才社区、全域旅游农业主题公园等一批“双创”环境提升工程启动实施。农村综合改革深入推进,组建“土地银行”、土地流转服务公司、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建成杨凌互联网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土地流转率达到73.3%,“两权”抵押贷款、创新农业保险产品等取得突破,示范区被确定为全国首批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业试点区域。

(二)深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示范推广,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能力得到新提升。一是完善推广平台功能。组织实施67个农业科技示范推广能力提升项目,对示范推广基地实行动态管理,新认定示范推广基地72个,在全国18个省区累计建成推广基地301个,2016年推广面积达6500万亩、效益超过170亿元,培训农民技术员5.1万人次。进一步优化国家(杨凌)植物品种权交易中心、国家(杨凌)农业技术转移中心运行机制,建立高端农产品展示营销一体化平台。杨凌农高会成交额稳定突破1000亿元,品牌评测价值达到615.99亿元,位居全国农业区域品牌榜首,“杨凌农科”品牌价值达到661.9亿元,位居全国区域品牌第二位。二是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出台巩固完善“大学试验站、产业链、科技培训、科技特派员、展会和媒体”六种示范推广模式的意见。积极探索“互联网+”科技服务的新机制,建立“政府+研发机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精准化科技服务体系,建成中国杨凌农业大数据中心和中国杨凌农业云服务平台,农业科技远程信息服务平台、“三农”呼叫中心等服务功能不断提升。制定了旱区农业类型分区与指标、中国荷斯坦牛生产性能综合评定等6个国家标准。三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深入实施《面向旱区职业农民培训规划》,培训农民7.4万人次,累计超过1.2万人获得杨凌示范区农民技术职称证书,去年为秦巴山区76个县培训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骨干912人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民发展学院挂牌运营,职业农民创新创业园建成投用,面向全国招收职业农民实训学习。

(三)深入推进农业特色自贸试验区建设,国际农业交流合作迈上新台阶。一是积极推进自贸试验区杨凌片区建设。围绕政府职能转变、国际农业合作、投资领域改革等九方面确定了首批18项创新措施,探索“多规合一、多评合一、多图合一、联合评估、联合验收”的“三合两联”项目审批制度。综合服务大厅建成投运,依托商业银行网点和工商服务站建成24个行政事项审批联办服务中心,自贸大厦等41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片区内新增注册企业297家、注册资本超过27亿元。二是积极打造“一带一路”现代农业国际合作中心。与哈萨克斯坦农业部、加拿大农业部等联合实施了一批旱作农业增产增效项目,启动了美国、以色列、加拿大等国际科技园区建设,引进美国大田管理、以色列智慧灌溉等一系列科技成果。聘请以色列、荷兰等国家的12名农业专家担任国际合作顾问。中加旱区(杨凌)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中美食品安全联合研究中心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组建了国际农业科技成果数据库和国际农业创新智库。发起成立了“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和“丝绸之路现代农业企业创新联盟”,面向“一带一路”的“丝路农业网”上线运行。三是积极开展旱作农业援外培训。开展援外培训项目24期,培训了60个国家730位农业官员和技术人员,其中面向“一带一路”国家开展培训4期。完成中哈现代农业示范园、中吉农业科技示范园(楚河)等阶段性建设任务,中哈现代农业示范园引种的杨凌冬小麦品种亩均增产8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联合体被农业部认定为首批农业对外合作科技支撑与人才培训基地。

(四)深入推进科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贫困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增添新动力。一是围绕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布局示范推广基地。制定了发挥杨凌农科优势助推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深入开展农业科技推广扶贫和产业扶贫,在陕西国家贫困县新认定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29个,实现了省内56个国定贫困县全覆盖。二是助力革命老区和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积极在国家认定连片特困地区布局示范推广基地,其中秦巴山区已建成基地30个,今年将实现75个贫困县示范基地全覆盖。目前吕梁山区、六盘山区的基地正在加快建设,西藏阿里新疆民丰示范基地完成主要任务,四川凉山、云南怒江、甘肃临夏等深度贫困地区基地启动建设。三是面向贫困地区加大科技培训力度。以产业发展和农民技术需求为导向,成立科技特派员扶贫创业联盟,去年以来培训贫困地区农民超过1.6万人次,帮助贫困地区依靠农业科技摆脱贫困、逐步致富。(www.xing528.com)

二、在新起点上继续办好杨凌示范区的总体思路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来陕视察重要讲话精神,以及李克强总理的视察要求,按照延东副总理“牢记使命、登高望远、勇于担当”的要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在更高层面、更宽领域肩负起先行先试的责任,力争把杨凌示范区建设为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引领区、农业科技创新推广核心区、现代农业“双创”标杆区、“一带一路”农业合作先行区,打造世界知名农业科技创新城市。

(一)着力强化创新驱动,以重大需求为导向抢占农业发展战略制高点。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智慧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互联网+现代农业”等新业态,探索优质、安全、绿色农产品有效供给的生产体系。构建高效的协同创新机制,每年支持实施20个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重大项目,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在生物育种、农业节水、生态环保等领域取得一批“低成本、易推广、广适用”的创新成果。支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双一流”建设,打造全国领先的干旱半干旱区作物与逆境生物学、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农业高效用水与区域水安全等学科高地,联合组建干旱半干旱区现代农业国家实验室。加速释放种业科研及育种潜力,深度参与国家种业自主创新工程,培育支持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力争在小麦、玉米、蔬菜、油料、食用菌和畜禽育种方面实现新的突破,把杨凌打造成为闻名全国的种业基地。建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示范基地,深入实施技术创业工程,打造一批“星创天地”,孵化一批创新型企业,力争现代农业“双创”走在全国前列。

(二)着力强化示范推广,把先进农业技术和改革创新红利辐射到更大范围。按照“带动干旱半干旱区、服务全国”的思路,不断完善多元推广模式,每年面向全国布局建设一批示范推广基地,推动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向更大范围拓展。继续抓好国家(杨凌)农业技术转移中心、国家(杨凌)植物品种权交易中心建设,促进科技成果加速转移转化。办好农民发展学院,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等为主体建设好“田间大学”,积极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加快推进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和深度贫困地区杨凌示范基地全覆盖,探索“推广基地+新型经营主体+贫困户”模式,每年面向贫困地区培训农民1万名,助力贫困地区发展全面小康农业,打赢脱贫攻坚战。

(三)着力强化国际合作,依托自贸试验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建设农业特色鲜明的国际一流自贸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深化“放管服”改革,建好农产品检验检测、认证、交易等功能平台,促进农业投资便利化、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实现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与农业自贸区的“双区联动”。深化与农业发达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合作,规划和建设一批重点园区,实施一批有较大影响的国际产能合作项目,让更多农业高新技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开展“农业科技丝路行”系列活动,创新援外培训模式,高水平举办现代农业高端论坛、国际农业科技论坛,策划举办农业领域的达沃斯论坛,努力将杨凌建设成“一带一路”现代农业国际合作中心。

(四)着力强化重点改革,为科技成果转化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制度保障。完善“区校一体、融合发展”体制,积极开展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改革,强化技术、资本、人才、服务等创新资源的深度融合与优化配置,支持高校、院所与企业联合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活动,鼓励技术人员与各类经营主体形成利益联结机制。以促进农业合作经济发展为方向,深化土地“三权分置”、集体产权制度农村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探索产权流转交易的成熟模式,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大力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和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壮大杨凌现代农庄经济集群,促进产业和产品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在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上积累更多经验。

(五)着力强化城乡统筹,建设“大学城特色”鲜明的农业科技创新城市。坚持“四化同步”发展,打造一批乡村新社区、田园综合体、农业特色小镇,推进“三农”要素互联互通,促进与周边区域的联动发展。强化公共服务均衡供给,实现更高水平的城乡居民待遇同等、公共服务均等。全面优化人居环境,完善现代化、国际化、高品质城乡基础设施体系,积极创建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和生态园林城市。

我们将认真贯彻本次会议精神,特别是延东副总理的重要讲话精神,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自我加压,争创一流,推动杨凌示范区实现新发展、迈上新台阶,努力为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