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东(2004)则综合了上述两种观点,从各国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差异和政府干预两个角度对技术—环境壁垒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张海东认为各国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差异会导致出口国企业出口成本增加,出口竞争力下降甚至退出进口国市场,从而形成事实上的技术—环境壁垒;同时,她还认为一国技术—环境壁垒的形成是其内部的政治力量与经济力量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结果。[15]
杨波(2007)则利用博弈论和经验检验的方法分析了技术—环境壁垒的形成原因。他认为技术发展水平不平衡是导致各国之间技术性贸易壁垒产生的内在原因,而政府干预仅仅是各国技术性贸易壁垒形成的外在因素。由于发达国家在技术水平方面处于绝对优势的地位,因此,其更倾向于主动采用技术性贸易措施来对本国的市场和产业进行保护,而发展中国家则因其技术水平相对落后而不得不采取亦步亦趋的跟从策略。[16]
王焕曦、孙炳娜(2010)从博弈论、政府干预以及技术水平差异等多角度探讨了技术—环境壁垒的形成机制。从博弈论的角度来看,在WTO有关技术性贸易措施被许可的情况下,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国家都会倾向于采用技术性贸易壁垒来对本国的产业和市场进行保护;从政府干预的角度来看,一国政府主要出于两方面的动机来采取与其他国家不一致的技术标准、技术法规等技术性贸易措施:一是经济因素,二是政治因素。因此,一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形成是其内部的经济力量和政治力量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结果;从技术差距的角度来看,由于各国在技术发展水平方面存在差异,那么,在技术上处于领先地位的国家往往会率先研发出新的产品或者新的生产工艺,这样便形成了国与国之间的技术差距。正是这种技术差距使技术领先国家在一定时期内能够享受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所带来的比较优势,也享有了制定技术标准的话语权,从而构成对技术落后国家的技术性贸易壁垒。[17](www.xing528.com)
江凌(2012)在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条件下通过构建国家间博弈模型分析了技术—环境壁垒的形成原因。她认为,技术性贸易壁垒是各国在经济技术发展水平上存在差异的客观现实,与政府和市场主体为了克服市场失灵以及寻求新的贸易保护手段的主观需求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共同结果。[1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