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至今,世界制造业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一个主要特点是美国和欧洲经历了“去工业化”的过程,劳动力迅速从第一、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制造业占本国GDP的比重和世界制造业总量的比重都持续走低。制造业向新兴工业化国家转移,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制造业快速崛起(见表7-3),发达国家汽车、钢铁、消费类电子等以往具有优势的制造行业面临严峻挑战。
表7-3 世界主要国家制造业增加值绝对值与相对值 单位:亿美元
第三次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制造业增长迅速。与美国、德国、法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形成鲜明对比,过去三四十年里,中国制造业经历了在规模上追赶和超过主要发达经济体的过程。1980年,中国制造业的增加值远低于美国和德国,与法国、英国相当。然而,1990年以来,中国制造业增长速度较快,制造业增加值在绝对值和相对值上先后超过德国、美国等世界制造业强国,2010年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但是,中国目前还不是制造业强国,我们在高端制造技术与发达国家还有比较大的差距,如数字制造技术等产业。
从概念来说,《韦伯大词典》对“再工业化”的解释是:一种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特别是通过政府的帮助来实现旧工业部门的复兴和现代化,并鼓励新兴工业部门增长。从历史文献来看,“再工业化”概念最早源于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社会学家艾米·泰克,主要是针对美国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所遭遇的经济问题——过度消费和投资不足损害了美国的生产能力。他认为,解决之道就是通过再工业化吸引大量投资,将新技术引入制造业,提高生产效率,恢复美国经济的增长。
在全球经济今天正迈向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下,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相互融合日趋加深,生产能力的复苏与增长必然是奠基于新的生产方式之上。第三次工业革命2.0版本中新兴产业的工业化进入了新标准领域,将以互联网为支撑的智能化大规模定制的生产方式,即为再工业化。
从工业化到去工业化,再到再工业化这个循环的过程,表面上反映了从实体经济到服务经济再到实体经济的回归,实际上体现了服务经济真正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展战略,符合经济形态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规律。如果说去工业化去掉的是低附加值的加工制造环节,那么,再工业化实际上是对制造业产业链的重构,重点是对高附加值环节的再造。
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战略必然会对全球产业尤其是制造业活动的空间分布,以及各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产生影响。欧美发达国家意图通过再工业化解决四个问题。
一是,通过制造业数字化技术发展的领先,继续保持在制造业价值链上的高端位置和全球控制者的地位,解决服务业的虚拟化和金融化与实体经济发展脱节的问题。保持实体经济与金融市场的紧密结合,以避免再次出现金融危机。
二是,通过再工业化推动国家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转型。特别在再生性能源开发、智能互联网发展方面,通过立法、政府资金投入补助等,使各国过度依赖化石能源的经济体系、社会生活方式等发生根本改变。对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提出了如此的要求,发达国家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为支撑可以比较轻松地进行转型,而发展中国家尤其像中国这样的大国是否应该转型、如何转型,则成为经济学家们争论的焦点问题。
三是,新的数字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进入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重新定义、整合发展,通过技术创新,改变传统制造业的制造模式,降低单位劳动成本,提高其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同时提供大量就业机会。(www.xing528.com)
四是,积极推动科技创新、技术创新,创造新的产业。我们知道,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技术力量强,创新能力强。很多新兴的产业都首先源于欧美,继而领先全球,迅速产业化以后,再在全球市场上扩张。美国不仅善于创造新的产业,还善于创新商业模式,这可能成为再工业化的中坚力量。
因此,从产业发展的历史角度可以归纳出科技革命创新的最终结果,即实现产业升级的高端化与高效化。
产业高端化,即基于产业链分工占据附加值更高的产业或产业环节,这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理解。
(1)高级要素禀赋,指要素禀赋从传统的资源要素转到知识要素禀赋,而知识要素在企业中多体现为在核心技术和关键工艺环节中有较高的技术密集度。
(2)高的价值链位势,制造业价值链形如微笑曲线,高的价值链位势就是占据微笑曲线两端,而动态维持高价值链位势需要具有高的自主创新能力。
(3)高的价值链控制力,从在价值链上所处的环节位置判断,实质是对价值链关键环节——核心技术专利研发或营销渠道、知名品牌等的控制力,高价值链控制力也意味着产业内部的高战略引领性。
产业高效化,是指产业资源配置效率高,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产业高效的内涵也有以下三方面内容:
(1)高的产出效率,如单位面积土地产出效率、人均产出效率等;
(2)高的附加值,如利润率高、工业增加值率高、税收贡献大等;
(3)高的正向外部性,即产业与环境和谐友好,生产过程产生污染少、符合低碳经济要求,还有就是对就业的促进和产业链上其他企业的带动作用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