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宏观周期理论,纵观世界经济增长的历史,要素约束始终都在制约着经济增长,可以表示为产出Yt=y(Tt,Kt,Ht,It),其中Tt代表t时土地投入量,Kt代表t时资本投入量,Ht代表t时人力资本投入量,It代表t时知识信息投入量。在不同经济时期,四个要素按照一定技术水平比例推动经济增长,要素的协同增长将会推动产出的增加;而增长偏慢、停滞甚至减少的要素将制约经济增长。周期性的要素禀赋约束导致经济周期性波动。突破要素禀赋约束成为创新的动力,以获得持续增长。
在农业为主社会里,土地是人类生息繁衍的基础,人类活动不断改变着土地的状况与性质;因此,土地能源T约束是制约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土地与能源(动力)是农业社会与工业社会中所面临的增长瓶颈,一般具有不可再生性。数千年的农业社会见证了随着人口增长所出现的土地资源短缺的瓶颈。突破土地的制约,一条路是外生获得新的土地或内生围海造田开垦荒地;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19世纪的殖民政策、20世纪的世界大战,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获得土地和其他资源以突破土地资源对经济发展的约束。另一条路是提高农业生产技术。东方社会以精耕细作、节约土地、使用劳动、耕种技术创新为特点,突破土地约束的资源瓶颈。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人类历史上发生过三次农业革命,基本上都是围绕农业的生产技术而发生的:从采集经济向种植农业、畜牧经济生产模式过渡,化肥等生物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与普及。
进入工业为主的社会,工业文明是以开发、加工、利用自然资源(特别是能源)为主的复杂(高级)的物质性(含能源)活动方式,即使是工业社会后期出现的信息活动方式仍然处于服务于物质性活动的附属地位。在工业社会中,能源和动力成为维系供求平衡的枢纽。19世纪初,马尔萨斯认为人类社会终究会因为自然资源的匮乏而面临灭顶之灾。从自然的牲畜力、水力、风力到蒸汽动力,再到电力,从木材到煤炭再到石油、核能;每一种能源与动力的变革都意味着工业社会向纵深发展。
相对于农业来说,工业是资本更加密集的产业,资本K约束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因素,用于生产过程中的耐用品构成。英国的第一次产业革命和欧美的第二次产业革命都投入了大量资本,迅速地积累资本。中国古代有著名的四大发明,但是这些发明都没有真正形成生产力。19世纪中期,马克思指出资本的相对短缺导致的失业劳动力增加将会破坏经济的正常运行进程。(www.xing528.com)
当一个国家基本实现工业化、成为发达国家后,资本的边际生产率已大幅度下降了,技术和人力资本H约束就是最重要的因素了。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相对应,通过人力资本投资形成的、寓寄在劳动者身上并能够为其使用者带来持久性收入来源的劳动能力,是以一定的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为表现形式的非物质资本。一般地,劳动者的知识、技能以及体力(健康状况)等构成了人力资本。20世纪70年代,认识到劳动力才是最匮乏的生产禀赋,将成为制约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因素[19]。同时,还有信息知识[20]I约束。在经过一段迅速的资本积累阶段以后,在公开可得到的便宜技术已经大体上吸收完毕后,由于技术上还比较落后,也由于主要发达国家对技术的控制日益严密(比如知识产权保护),一个相对落后的国家的继续发展就日益受到技术的制约。由于这时主要是从国外获得技术,因此这时的约束就是信息与知识,从国外获得技术后进行模仿、消化、吸收、改造、提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韩国和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迅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实现的。
可见,在不同时期突破禀赋的路径选择是不同的,创新本质上是突破要素禀赋约束的过程。要素禀赋瓶颈的压力之下,宏观经济增长停滞或者衰退,微观企业出现生存危机;周期性的要素禀赋约束是创新的动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