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企业创新的经济过程与模型

企业创新的经济过程与模型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研究创新产生过程的文献,将创新当作参与创新的过程。熊彼特的创新,不是指发明即创造新的东西,而是指“新东西”的应用或“旧东西重新组合”的新应用,以获得企业家利润的经济过程。熊彼特式创新模型Ⅰ[24]和注重垄断性企业内部研发的熊彼特式创新模型Ⅱ都把创新局限在企业生产和经营过程中的新变化。工业创新的动态过程模型则认为,产品和工艺的根本性创新率遵循与时间相关的一般模式,它们之间存在重要关系。

企业创新的经济过程与模型

研究创新产生过程的文献,将创新当作参与创新的过程。根据创新的内涵,技术创新是指由概念的构想到形成生产力并成功地进入市场的全过程,它包括科学发现、发明到研究开发成果被引入市场、商业化和应用扩散的一系列科学、技术和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从最初的发现直到最后商业化的成功。技术创新也指知识的创造、转换和应用的全过程。

艾米顿认为,知识创新是为了企业的成功、国民经济的活力和社会进步,创造、发展、交换和应用新思想,使其转变成市场化的产品和服务,包括科学发现、技术发明、知识创造、新知识首次应用、职业知识创新、非职业知识创新等。1992年,OECD[23]指出“技术创新包括新产品和新工艺,以及产品和工艺的显著的技术变化。如果在市场上实现了创新(产品创新),或者在生产工艺中应用了创新(工艺创新),那么就说创新完成了”。OECD在1994年的《科学政策概要》中指出:“技术创新,它是指发明的首次商业化应用。”

熊彼特的创新,不是指发明即创造新的东西,而是指“新东西”的应用或“旧东西重新组合”的新应用,以获得企业家利润的经济过程。熊彼特式创新模型Ⅰ[24]和注重垄断性企业内部研发的熊彼特式创新模型Ⅱ都把创新局限在企业生产和经营过程中的新变化。熊彼特指出:“技术创新是介于技术与经济之间的中间环节……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商品技术开发……技术创新并非直接始于科学发现,而是技术发明”,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始于技术—经济构想,终于首次商业化应用”。“先有发明(Invention),后有创新(Innovation);发明是新工具或新方法的发现(Discovery),创新则是新工具或新方法的实施(Implementation)。”企业的创新过程,也是发明—创新之间的关系。创新源于发明,但不包括发明,创新又不都是以发明为基础的。

鲁特恩(Ruttan)认为:“在发明与创新之间含义的准确区分是令人困惑的……能够获得专利的技术发明可看成是‘技术创新’概念中的一个特殊的子集。”[25]缪塞尔指出:“技术创新是以其构思新颖性和成功实现为特征的有意义的非连续性事件。”[26]美国经济学家曼斯菲尔德说:“一项发明当它首次应用时,可以称之为技术创新。”据缪塞尔(R.Musser)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作的一项统计分析表明:在他收集的300余篇相关论文中,约有3/4的论文在技术创新界定上接近如下表述:当一种新思想和连续性的技术活动,经过一段时间后,发展到实际和成功应用的程序就是技术创新[27]。内尔森和温特提出:产品创新是企业家长期行为的最重要方面(Nelson and Winter,1982)。当一种产品或工艺过程达到商品化,方可以被认为发生了创新。一个想法或点子可能成为发明,但在它商品化之前不能称为创新。一般来说,从点子到市场应用的道路是很长的,少则几年,多达上百年之久,甚至新的点子在其商业价值实现之前就夭折了。其中,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工业创新的动态过程模型则认为,产品和工艺的根本性创新率遵循与时间相关的一般模式,它们之间存在重要关系。产品创新率高的阶段是“流动阶段”,产品创新率低和工艺创新率高的阶段是“转换阶段”,产品和工艺创新率都比较低的阶段是“特性阶段”[28]。(www.xing528.com)

马歇尔·哈马在所著《过程创新革命》中明确阐述过程创新理论,认为创新过程主要由四大步骤来完成,即审视现存的过程、采取根本的改革措施、产生突破性的效果、巩固新过程[29]。过程创新理论注重成本、品质、流通等过程的再设计,重视电子计算机、信息网络和数据库的应用,强调以过程为线索按过程流向进行组织设计。过程创新重视学习效应以及新型人才在过程中的作用。

可见,大多数研究把创新看作是一个线性的过程,分析的重点主要是通过寻找企业创新的环节来研究企业创新的过程;忽略了这些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与相互影响。因此,本书将对创新过程按照统一的逻辑主线重新梳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