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创新结果及其转换机制:突破性与渐进性创新的区别

创新结果及其转换机制:突破性与渐进性创新的区别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把创新当作参与创新的结果。因此,当基本创新、技术体系创新与技术经济模式创新的高潮过去之后,随之而来的必将是周期繁荣阶段的结束和衰退阶段的到来。突破性创新突出强调创新的结果,是一种不连续的创新。突破性创新是熊彼特式创新的结果,而渐进性创新是非熊彼特式创新的结果。目前的相关研究只是从静态角度研究创新,并没有指出不同创新结果之间区别的根源与作用机制;没有论及两者之间相互转换的可能性。

创新结果及其转换机制:突破性与渐进性创新的区别

把创新当作参与创新的结果。20世纪80年代,英国技术创新专家弗里曼等把工业创新(技术创新)分成四类:渐进性创新[9]、根本性创新[10]、新技术体系[11]、技术革命[12]。多西(1998)也有类似的分类——增量创新[13](这类创新天天都在发生,但是由于这种创新的级别太低,因而它对周期的影响不大)、基本创新[14]、技术体系的变革[15]、技术经济模式的变革,也可以称之为“技术革命”[16];这三类级别较高的创新基于科学研究基础,都是不连续的,会对经济周期变化产生重大的影响,特别是最高级别的技术经济模式的创新,它是导致经济周期变动的直接原因。因此,当基本创新、技术体系创新与技术经济模式创新的高潮过去之后,随之而来的必将是周期繁荣阶段的结束和衰退阶段的到来。

在此基础上,按照创新强度的不同,把技术创新分为:渐进性创新(Incremental Innovation)或可持续性创新、演化性创新;突破性创新(Radical Innovation)(Mansfied,1968;Freeman,1977),或破坏性创新、革命性创新(Clark,1982;Darpa and Frank Fernandez,1999)[17]

渐进性创新对现有产品的改变相对较小,能充分发挥已有技术的潜能,并经常能强化现有的成熟型公司的优势,特别是强化已有企业的组织能力,对公司的技术能力、规模等要求较低(Nelson and Winter,1982)。

与此相反,突破性创新建立在一整套不同的科学技术原理之上,它常常能开启新的市场和潜在的应用(Dewar and Dutton,1984)。突破性创新经常会给现存的企业带来巨大的难题(M.T.Hannan and J.Freeman,1984),因为企业现有的组织能力难以创新,而调整企业的组织能力又成本昂贵(Nelson and Winter,1982)。但是,突破性创新会迫使它们不断提出新的问题,并不断利用新的技术成果和商业策略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新途径(T.Burns&G.Stalker,1966;J.Hage,1980),它常常是新企业成功进入市场的基础,并有可能导致整个产业的重新洗牌(Rebecca M.Henderson and Kim B.Clark,1990)。(www.xing528.com)

从理论上说,虽然渐进性创新没有显著利用新的科学原理,但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产生巨大的积累性经济效果(Tushman and Anderson,1986;R.D.O.Keefe,1984),这是相对于突破性创新给企业带来的巨大风险与困难而言的。许多公司经营者倾向于采取渐进性创新模式。Lisa Carter等人的调查发现,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北美地区的公司中有超过63%的管理者满足于充当创新的追随者。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国际经济科技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实证研究显示,渐进性创新只能维持企业现有产品的竞争能力,当市场出现携突破性创新成果进行竞争的企业对手时,现有的成熟大型公司就可能丧失其市场领先地位(Rebecca M.Henderson and Kim B.Clark,1990)。历史上,晶体管的出现几乎击溃了所有的电子管生产企业,而当时电子管生产企业正孜孜不倦地致力于渐进性创新。日本石英钟技术的发展给瑞士的钟表业以致命的打击,而这种技术恰是当年从瑞士流出的,优秀的瑞士科技人员和企业家正精益求精地进行自己的渐进性创新以提高机械表的性能。这些教训说明,渐进性创新可以保持优势,但是它很容易被突破性创新的漩涡所吞噬(Jill Keyes,2000)。总之,商业化过程中,利润推动并不能解释所有的现象。相反,过分的追求利润反而可能导致创新的停滞。

突破性创新突出强调创新的结果,是一种不连续的创新(Perry Glassr,1999)。原质性创新(Radical Innovation)强调建立在一套完全不同的工程和科学原理上;采用破坏性方法和力量,产生突破性创新与思想的一种方法(Erik van Bekkum,2000);导致完全改变,并最终能成为新产业旗帜的创新(Lew Elias,2000);能够带来或潜在导致下一个或几个方面后果的创新类型(Richard Leifer,2000);推动产品淘汰,大范围取代现有的最成功的产品的过程(Frank Fernandez,1999);并不是按照企业主流用户的需求性能技术改进轨道上进行改进的创新,也可能是暂时还不能满足企业主流用户需求的创新,突破性创新与发展往往一开始在短期内在产品技术性能上低于原有技术产品,以后会很快超越原有技术,并产生对原有技术的替代(C.M.Christensen,1997)。突破性创新是熊彼特式创新的结果,而渐进性创新是非熊彼特式创新的结果。

目前的相关研究只是从静态角度研究创新,并没有指出不同创新结果之间区别的根源与作用机制;没有论及两者之间相互转换的可能性。因此,本书将在创新结果的基础上来研究创新,刻画不同的创新模式,描述创新路径选择的动态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