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互联网产业发展的三大技术要素:信息处理、传输、存储能力

互联网产业发展的三大技术要素:信息处理、传输、存储能力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用户使用云计算中心进行科学计算时,使用远端服务器的计算能力,这超出了本地终端的承载能力。综合来看,要实现这样的服务,互联网系统所依赖的即是信息处理、储存和传输的能力。但是便携式设备并没有如期到来,反而传输能力而不是传统的计算与存储能力,成为互联网时代的主角,门户网站、搜索引擎、电子商务、社交网站、网络游戏等诸多模式在互联网传输能力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不断涌现,代替了单机时代的软件。

互联网产业发展的三大技术要素:信息处理、传输、存储能力

互联网产业容易出现跳跃性的变化,时机窗口不好把握,看似无规律可循。第一章中我们提到,本书中认为,互联网是信息产业发展到某个阶段的特殊产业形态,这样,单单从字面意思的“互联互通”这个角度来理解互联网,就失之片面了。互联网本质上是一个信息系统,内部的发展会有多条明暗交织的主线,下面内容将对各条主线进行梳理,以期望从更细分的维度上对产业的发展规律进行阐释。

我们假设一个最简单的互联网系统,包括终端(计算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网络设备(网线、交换机、路由器等)、服务器(包括云计算中心等)。这些要素就构成了一个最简单的互联网模型。虽然这个模型简化到了极致,但用户的需求都可以通过这个模型来解决。用户在互联网上的需求,基本上可以抽象为对信息的获取需求和计算需求,这些需求由用户在终端上发起,利用网络设备进行传输,通过其他终端或是服务器端的设备来满足。从这个角度看,网络的最大作用就是利用其传输能力,将远程的计算资源和信息资源传输到本地为用户所用。例如,早期的门户网站,用户获取的是服务器上已存储好的信息。用户使用云计算中心进行科学计算时,使用远端服务器的计算能力,这超出了本地终端的承载能力。用户在使用索引擎时,一方面利用了服务器上存储并建好索引的网页信息,另一方面还利用了服务器的计算能力对网页进行排序,以返回最相关的结果,对计算资源和信息资源的需求更大。用户在使用电商、游戏、社交等方面的互联网服务时,通过互联网获得有关商品、虚拟场景、其他人的信息,其本质也是如此。

进一步地讲,针对信息的计算可以看成一个使信息增值的过程,搜索就是一个典型的增值过程,通过对网页的排序,提升了向用户返回信息的价值。在这个框架下,用户关于计算资源和信息资源的需求得到了统一,用户最终需要的是对其有价值的信息,并通过信息连接人与物以及商品与服务,这是互联网服务的本质,也是互联网的能力边界。

回到我们假设的最简单的互联网模型,由终端、网络设备、服务器组成,下面详细分析一下这三方面的组成。终端本质上是一个和用户交流的工具,有输入输出系统、计算处理单元(CPU)、存储器(内存、硬盘)等设备,具备一定程度的计算和存储功能。网络设备虽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但从其功能而言,可以抽象成一个管道,信息从一端流入,能够保持原样从另外一端流出,因为信息几乎是按光速传播的,传输距离的远近对时间的影响在这个简单的模型中基本可以忽略。服务器也是具备计算处理单元和存储器的设备,这一点和本地终端没有什么两样,只是其组织结构可能不同(集群式管理),性能也不是本地计算终端能够比拟的,但从信息处理和存储的功能角度来看,没有本质区别。

从这个功能的层面上看,本地终端主要提供的是计算处理和存储的功能,网络设备提供信息传输的功能,服务器与本地终端类似,提供计算处理和存储的功能。前文已经述及,互联网通过向用户提供所需要的信息来满足需求。综合来看,要实现这样的服务,互联网系统所依赖的即是信息处理、储存和传输的能力。互联网领域的技术演进,也是围绕提升这三方面要素的能力来展开的。(www.xing528.com)

当前,计算处理单元和存储器的性能不断提升、成本不断下降,网络基础设施的改造和网络协议继续改进,网络传输能力也在不断进化。但是,三种能力的提升并不是均匀同步的,在某个时代,可能某方面的技术改进提供了主要的产业变革推动力,这也是互联网乃至整个信息产业形态发生多种变化的原因。

从第一台大型计算机的诞生到20世纪90年代,基本上是计算处理能力和存储能力的提升在推动产业发展,从早期的大型机到中型机再到小型机和个人计算机,计算机的性能不断提升,体积不断变小、成本不断降低。从当时来看,个人计算机再向前发展的最可能路径是体积更小的便携式设备了。但是便携式设备并没有如期到来,反而传输能力而不是传统的计算与存储能力,成为互联网时代的主角,门户网站、搜索引擎、电子商务、社交网站、网络游戏等诸多模式在互联网传输能力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不断涌现,代替了单机时代的软件。从单机时代到互联网时代的变革是跨越性的,产业的主要推动力发生了变革。而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其发展演进也多少有些出人意料。按照互联网的逻辑,越来越多的本地软件在被网络服务替代,传统的C/S(客户端/服务器)的模型向B/S(浏览器/服务器)模型演进。从互联网发展的趋势来看,随着传输能力的继续提升,网络用户越来越多,浏览器、搜索引擎等成为互联网时代的重要门户,传统操作系统的地位不断下降,本地的计算量越来越多地向云端迁移,网络的连接而不是网络的节会成为互联网时代最重要的战略资源。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并不符合这个预期,本地设备(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计算和存储能力不断提升,同时,移动网络不断发展,其传输能力的提升为移动设备接入互联网提升了可行性,可以说,移动互联网时代是计算处理技术、存储技术和信息传输技术进步的综合结果。

从上述分析来看,互联网产业出现跳跃性变化的原因,一部分在于其核心技术路线的多重性,信息处理、存储和传输领域均可能单独或联合出现技术突破,改变三种推动力量的消长格局,从而出现新的业态。单从表面来看,这种变革可能是无迹可寻的,需要从细分的维度来进行分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