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理想的生产状况就是消费者需要多少就生产多少,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需要怎么样就生产怎么样,既满足了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也避免了厂商的库存积压。在传统工业时代缺乏实现的基础,长期以来一直延续着福特开创的流水线生产方式,其特征就是同质化、规模化和批量化。这种生产模式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却也容易导致产能过剩和货物滞销。消费者则在海量商品中苦苦寻找真正自己喜欢的商品。这种需求与生产的不对等导致很大程度的资源浪费,而消费者与消费者,消费者与生产商以及生产商上下游供应链的信息不匹配又决定了传统工业时代不具备将线性生产变成网状生产的可能性。
互联网的出现给未来的生产形式带来了新的想象,工业时代以厂商为核心的B2C生产方式逐渐转变为互联网时代以消费者为核心的C2B生产方式。截至目前,这种转变并未最终成型,但互联网的出现给按需生产带来了可能性,随着互联网技术在存储、传感、计算三个层面的不断演进,一方面使得广泛的连接成为可能,一方面又形成了基于云计算的大数据应用。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个性化的展示和选择、长尾化的电商零售平台、柔性化的生产方式以及社会化的供应链协作,都在一步步支撑起互联网时代C2B的新选项。
目前C2B的定制模式还非常有限,主要有三类,分别是:团购定制、模块定制和全面定制。
团购定制是最常见的,即提前聚合消费者的相同需求进行组织生产,和当前流行的产品众筹有些类似,通过群体预购的方式可以缓解商家盲目生产带来的库存积压和资源浪费,提高了产品的周转效率。除此之外,此类模式并没有更多的突破,只是在顺序上完成了C2B的旋转。
模块定制,现在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它像菜单,给出一个可选择的范围,进行从样式到材质的选择。往往厂商会在消费端提供不同部位的模块展示,客户可以任意选择模块进行组合生产,相比于团购定制只聚合消费者需求而不改变生产环节的多样化选择,模块定制则不仅在消费端增加了产品选择的可能性,也在一定程度上运用互联网改变了生产端的作业方式和生产流程。国内最早引入此类模式的家电企业当属海尔,通过海尔商城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去选择冰箱的容积大小、调温方式、门体材质和外观图案。前端汇集的数据将通过互联网传导到生产端,再由后端进行柔性生产,实现了整条生产线的信息交互。类似的模块定制还有奥克斯、适之宝等企业。不过模块定制最多的还是发生在服装鞋帽行业,因为处理起来相对容易且客户个性化需求更高。一般服装企业会按照当前流行样式在每个部分中推出不同样式可供选择和组合,通过互联网实现数据的统计并将每个部分的尺寸、用料信息发给供应商,供应商按照订单要求即可进行生产。总体而言,模块定制离最理想的C2B模式又进了一步,但还受制于技术和成本,如何实现更智能更柔性更快速的生产,将是未来阶段所要探讨的主题。
第三类全面定制是比较成熟的C2B模式,同时实现了个性化定制、产业链协同和规模化生产。如果前两者还只是停留在传统企业对互联网工具化应用层面,那么这一类是真正意义上的把传统工厂变成了互联工厂,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形成基于互联网云计算的有效协同,消费者成为驱动整个生产的核心,通过前端消费者全环节参与所形成的信息数据,去引导后端产业链的生产,真正实现实时的、规模的、社会的网状协作生产。说得再直白点,未来的商品的一种可能将会由消费者来负责设计和选择,生产商和供应商将被连接在一起成为商品打印设备,每件商品的形成都是在互联网云计算平台上通过消费者、生产商、供应商、物流多方共同基于网络化的数据共享而开展社会化协作来完成。这里还有一个变量就是3D打印技术,这又是一项革命性的技术,有可能部分取代传统生产机构,那时又是新的一番场景。
基本上目前的C2B模式还处于第一类至第二类之间,部分领先的企业正在向第三类迈进,主要困难有以下几点:
1)生产线技术改造的难度很大。从B2C到C2B,其中所要涉及生产的多个环节,需要更新的设备和信息系统很多。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这样全景式改造的成本太高且风险巨大,尤其是对于本身已深陷在产能过剩中的企业,原先的经营已十分困难,对于整体改造的可能性很低。(www.xing528.com)
2)大数据云计算的应用有限。真正意义上的大数据时代并还没到来,要在实现充分智能化万物相连的情况下,大数据和云计算的价值才能得到真正体现。
3)个性化定制与规模化生产的冲突。就目前来看,两者的内在冲突并未得到有效的解决。很多企业在帮消费者实现定制化的过程中发现零散的下单往往会导致供应链的排期困难而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并且成本难以控制,品种多而单量少,缺乏规模化效益,反而使成本上升。
4)消费者专业水平受限。并不是所有消费者都喜欢参与定制,相反对于很多消费者而言,本身就不具备专业性,他更希望你能帮助他设计提供优质的商品,而非叫他自己去选择和设计,定制在某种意义上对他造成了选择上的负担。
5)不同企业之间统筹协作的难度。真正要实现C2B的规模化定制,肯定不仅仅涉及一家企业的生产线,将是多个企业通过信息交互和数据分析来完成的,如何能使企业与企业之间形成生产协同就成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并且只要其中一家出现问题,都将会影响到整个生产,这就要求企业相互之间有很高的统筹协作能力。
6)数据化生产型人才的匮乏。整个产业链改造之后,其生产作业流程将大大有别于之前,而传统生产的分门别类使得很难产生精通多种操作机器的工作人员,对工人的自动化操作技能要求更高。
种种诸如此类的困难使得C2B模式还未成为广泛的生产场景,伴随着技术的成型和成本的降低,工业4.0的逐步推进展开,未来五至十年都是时间窗口期,智能生产将变得日益普及和完善。一场巨大的信息工业革命正在来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