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投资者和好的创业者,都是深刻的人性洞察者。人性问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整个商业本质上就是对人性需求的阐述,商业发展了上千年,层出不穷的创新,不变的是人性需求,变化的是不同阶段对需求的满足形式。离开了人性问题就不会有创新创业。
众多的互联网创业公司,根本上都是在围绕人性需求展开,人们有对购物的要求,所以就出现电商平台,而不同的电商平台又满足不同的购物需求。追求便宜的就对应产生淘宝、美团、返利网、卷皮购物等平台,追求品质的就出现B2C的天猫和京东。人们对多品类的需求就催生综合性购物平台,针对性人群的需求就会催生垂直型平台。对高品质的需求就产生了像唯品会、寺库、走秀网这类平台,对海外商品的需求就产生了像海淘、全球购、洋码头这些平台,对便捷性的需求就催生了口袋购物、拍图购等平台。总之,每一种创业类型都在对应人们内在的某一项人性需求。电商领域如此,其他领域也概莫如此。在出行领域最火爆的Uber、滴滴出行和神州专车,分别对应人们对便宜便捷的需求,对规范安全的需求和对高品质服务的需求,每一种商业模式的出现,都相应地满足了一类人的需要。
总结这些人性需求,其实我们会发现它们之间会存在冲突,需求与需求之间往往不能同时满足,是顾此失彼的关系。这也就为创业的多样性提供了根据,一定阶段里,创业类型既不会是单一的,也不会是无限的,它的外在呈现和人性的内在需求是对应的。BAT再强大也无法阻挡一些新的互联网公司的起来,因为人们不仅仅只需要购物、搜索和社交,人们还有其他的需求,即便在这三个领域之下,人们也还有更加细分的需要。除了最明显的电商,还包括资讯媒体、社交、招聘、信息服务等等,如果这个领域的类别足够多、市场足够大,就一定会出现细分,细分平台在满足个性化的同时其实也是在暗合人性中的懒惰以及满足人对便捷性的追求。这就出现了达人推荐型平台和像出门问问、V助理这类工具。满足人的便捷追求是很重要的创业创意的来源,互联网创业的结果就是把人变得越来越懒,俗话说,懒人经济是整个互联网创业的一大主题。
多品类、占便宜、高质量、懒选择、新体验、爱炫耀、好服务等这些人性需求构成了互联网创业的想象空间。一个创业的切入口要形成就必然针对某项具体的人性需求。虚拟现实、小咖秀、脸萌、美拍、快手这些创业项目能流行主要就是满足了人们对新体验的需求。移动支付、导航地图以及各类打车软件是为了满足人们对便捷度的需求。像去哪儿、融360这些比价模式是针对人们对低价的需求,这种趋势发展下去还可能形成一个综合品类的比价工具,在里面显示同一件商品各平台的价格。比价的切入点和团购还不一样,团购是贪便宜,比价是不吃亏,这还是两类人性需求。而苹果和小米的成功除了本身产品的质量外,更在于它潜在的炫耀含义,前者把自己当高富帅来炫耀,后者拿自己当草根来炫耀。草根并不是没人炫耀的,在很多人那里,有着我是草根我怕谁的自我解嘲。包括各种品牌型消费,在高质量之外都有对炫耀感、存在感的追求,未来要实现消费升级,恐怕还要紧盯着爱炫耀的人性需求,这里面会有很多创业机会。(www.xing528.com)
需求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创业公司的竞争力。判断创业模式的可行与否本质上是在判断两样东西,一是收入是否最终能覆盖成本,二是切入点是否是强需求。伪需求和弱需求都不构成创业的基础,而对需求强弱的判断和把握,往往又不存在明确的界限,这就很考验创业者对人性深层的认知。当然,这也涉及创业的艺术部分,优秀的创业者不是培养出来的,他们一方面有着洞察人的直觉能力,另一方面又具备满足人性的执行力。
互联网企业的规模最终也是受人性需求决定的,越是基础性、共性的需求越容易诞生巨无霸公司。阿里巴巴、百度、腾讯,分别对应电商、搜索和社交平台,满足的都是每个人无法回避的高频需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