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互联网时代,很多不同行业之间的交叉日趋明显。其中关键原因在于互联网企业以连接为主,不涉及具体产业内容。而一旦完成连接之后,它就可以在不同的产业形成流量嫁接和用户转化。
互联网时代的跨界竞争其核心特征有两个:转换参考系[1]和降维打击。传统商业里所有发生的跨界竞争属于对称性竞争。经营方式和经营成本相类似,比拼的是销售额和利润,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水平是线性的。互联网的竞争核心在用户流量,所有的互联网公司本质上都是流量公司,当流量一旦达到临界点,就会呈现指数型上升,而庞大流量的形成最终会对各个低门槛的行业形成降维打击。互联网的商业逻辑就是圈C端转B端,是圈人加交易模式,而圈人环节和交易环节的分离就意味只要完成前一环,就具备了介入后一环的可能性,这在传统商业里是不可能规模化存在的。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竞争本质上是非对称性竞争,互联网企业相比传统企业多出了一维。跨界竞争就是用第二空间的工具、方法和逻辑去玩第一空间的事情。这是跨界得以形成竞争优势的基础。
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跨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到来变得更加明显。腾讯的微信把移动运营商的短信彩信业务打败了,打车软件让的哥们关掉了电台广播,余额宝悄悄从银行挪走了上万亿元的存款。教英语的罗永浩开始做手机了;做手机的小米开始做机顶盒了;做音乐的汪峰开始做耳机了;写小说的韩寒、郭敬明跑去当导演了;演戏的黄晓明、李冰冰跑去做风险投资了;做支付的马斯克造汽车又造火箭了;丁磊跑去养猪了;唱吧要改变KTV行业;乐视出完电视后又要造车了;黄太吉、西少爷、雕爷牛腩要颠覆餐饮行业……越是不存在行业门槛的领域,互联网公司的跨界入侵速度就越快。互联网公司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可以不断延伸产业链。(www.xing528.com)
跨界竞争的非对称性还表现在业余化挤压和零成本竞争。互联网时代,会发现其实人的身份标签是很模糊的,传统时代的专业分工在互联网时代已经开始慢慢瓦解,每个人都存在多重身份,很多原本专业化的工作正在被大量的业余爱好者入侵。业余化在不断挤压专业化,大量玩票性质的事情在互联网上出现。
随着互联网业态的不断展开和完善,未来基于互联网的跨界竞争会成为潮流和趋势,传统企业不但要面临行业内部之间的竞争,更要忧虑互联网的外在入侵。互联网就是挟流量以令诸侯,基于自身基础产业的不断横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