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股权激励授予对象研究与分析

股权激励授予对象研究与分析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截至目前,国内对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对象选择与分布尚处于理论演绎和规范分析层面,尚缺乏实证研究的支持。2008年证监会出台备忘录禁止监事成为股权激励对象。I行业授予对象为管理层的占授予数量比重为0.1569,说明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股权激励对象分布相对较广。表2-10不同行业的股权激励授予对象广度资料来源:笔者根据国泰安数据库中的股权激励计划数据自行整理。

股权激励授予对象研究与分析

美国股权激励计划十分普遍,企业员工以员工持股、股票期权激励工具等形式享有参与企业剩余索取权分配的权利,在欧盟地区,对员工进行股权激励的比例也逐年增加(Hashi和Hashani,2013)。部分实证研究表明,扩大员工股权激励的范围使得公司价值增加(Blasi等,2016),然而,反对者认为员工股权激励范围越广,则“免费乘车者”效应和稀释效应越明显。钟朋荣(2001)[6]指出,股权激励的效果随着激励对象增加而递减。显然,学者对授予对象的广度对股权激励计划的激励效果影响结论并不一致。截至目前,国内对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对象选择与分布尚处于理论演绎和规范分析层面,尚缺乏实证研究的支持。

(一)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授予对象广度概览

20世纪90年代,我国上市公司进行了内部职工股实践。2006年1月1日施行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的激励对象包括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业务)人员,以及公司认为应当激励的其他员工,独立董事不应作为激励对象。2008年证监会出台备忘录禁止监事成为股权激励对象。本书选取上市公司管理层激励数量占总激励数量的比例、激励对象不包括管理层的上市公司数量作为衡量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授予对象广度的衡量指标,结果见表2-9。从表中可以看出,激励对象不包括管理层的上市公司的数量呈逐年增多的趋势,由2006年的0家至2015年的58家,说明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向非管理层授予了股权激励工具;从管理层激励占比均值来看,2011年以前,管理层激励数量占总激励数量比重均值更高,2011年之后,管理层激励占比波动幅度相对平稳,维持在0.22附近,说明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授予对象广度并没有明显扩大。

表2-9 2006—2015年股权激励公司管理层激励情况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国泰安数据库中的股权激励计划数据自行整理。

(二)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授予对象广度的行业分析

为进一步分析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授予对象广度是否依行业不同而不同,表2-10列示了不同行业管理层激励占比数据。可以看出股权激励授予对象广度的行业差异明显。I行业授予对象为管理层的占授予数量比重为0.1569,说明信息传输、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股权激励对象分布相对较广。

表2-10 不同行业的股权激励授予对象广度(www.xing528.com)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国泰安数据库中的股权激励计划数据自行整理。

由于制造业的样本数较多,表2-11对制造业进行进一步划分,可以发现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激励数量最多,其管理层激励数量占比为0.1913,远低于制造业管理层激励占比均值0.2377。而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属于典型高科技行业,由此,我们可以推断,与其他行业相比,高科技行业上市公司有更广泛的股权激励对象。

表2-11 激励对象广度排名前十的制造行业子类

续表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国泰安数据库中的股权激励计划数据自行整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