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产业扶贫:自力更生创造收入

产业扶贫:自力更生创造收入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产业扶贫是决战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也是巩固长期脱贫成果的根本举措。我认为攻坚克难必须在产业扶贫上下功夫,要培育壮大特色扶贫产业,发展壮大扶贫龙头企业;要因地制宜创新产业扶贫新模式,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由“输血”转向“造血”,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河头村、新民村村民的生活红红火火,产业扶贫初显成效。

产业扶贫:自力更生创造收入

产业扶贫是决战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也是巩固长期脱贫成果的根本举措。

我认为攻坚克难必须在产业扶贫上下功夫,要培育壮大特色扶贫产业,发展壮大扶贫龙头企业;要因地制宜创新产业扶贫新模式,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由“输血”转向“造血”,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我的庄园创办早期,主要为周边农村解决剩余劳动力。四年来,庄园为当地农民解决就业岗位200余个,发放工资2253.2万元,累计帮扶贫困群众800余人。

后来,庄园建立了产业帮扶基地,通过引进特色水果蔬菜,发动村民以家庭为单位种植台湾水果等经济作物、养殖鸡鸭,逐渐在产业扶贫路上积累了一些经验。

为了提高农户的积极性和技能,2017年5月,在郴州市人社局、苏仙区人社局的指导下,我先后花费6万余元,对新民村、云风村、河头村省级建档立卡的102名贫困户免费进行为期7天的课堂技能培训与4天的现场实操培训。

2016年底,苏仙区启动“万企帮万村”扶贫行动,庄园投资515万元,流转土地336亩,建设50亩标准化蔬菜基地、286亩果树基地,采取“公司+基地+贫困户”的运作模式,结对帮扶栖凤渡镇新民村和飞天山镇两江口瑶族村。基地短期规划以种植周期短、见效快、收益明显的果蔬或小型散养土鸡土鸭等家禽为主。我将蔬菜、水果、土鸡、土鸭的种苗免费发放到村民手中,先行垫付农资和部分生产费用,对农户进行种养技术跟踪指导,最后按市场同期批发价格上浮5%~10%全部回收,真正实现从原材料、生产技术、成品销售一站式解决农民的难题。只要他们肯劳动,按照庄园统一标准和要求进行科学种养,不等不靠,脱贫就有希望。

2016年底,新民村300亩蔬菜基地全面播种,种植的洋葱萝卜马铃薯藠头白菜、台湾珍珠哈密瓜牛奶香瓜等蔬果年产值达450万元。仅半年,该村10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就实现脱贫摘帽。

2018年,我从台湾请来水果种植专家,对苏仙区土质、气候、水源、空气进行考察调研。专家发现飞天山镇两江口瑶族村具有独特的自然气候优势,非常适合种植台湾红心猕猴桃。我当即流转土地100亩,进行试种。2019年,100亩台湾红心猕猴桃挂果,不仅长势好、产量高,品质和口感都得到了台湾专家的认可。我很快就对接了24户贫困户,推广台湾红心猕猴桃的种植技术,扩大种植面积,期望带动周边农户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2020年是红心猕猴桃的第一个收采之年,我预计这24户贫困户人均年收入可增长8000~10000元。(www.xing528.com)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转眼已是四年。河头村、新民村村民的生活红红火火,产业扶贫初显成效。

河头村一位年过八旬的老奶奶还专程对我表示感谢,她说庄园带动了乡村自驾游,她在庄园附近支了个小摊,向过往游客卖油粑子,一年居然也能挣一万多。

因身体残疾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胡明飞被我聘用为莲山庄园的保安,月工资2300元,现在他已成功脱贫。

年近60岁的贫困户雷小芝,过去因年龄大,家里有老人和小孩需要照顾,无暇外出打工。我听说她手工切粉的手艺不错,特意聘请她到我的庄园内从事手工干切粉制作,年收入19800元。打工顾家两不误,她干得非常起劲,对生活也充满了希望。

新民村贫困户陈能文因为文化水平低、脚患残疾,又身无一技之长,加上家里还有年过八旬的老母亲需要照顾,无法外出务工,生活一度很贫困,老母亲常年吃不上肉。陈能文靠上山挖野菜维持生计。我将他采摘的蘑菇、野生土茶籽、蕨菜、竹笋等野菜全部以市场价收购,并与他签订长期供给协议。如今陈能文采挖野菜的日均收入超过200元,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他不仅翻修了房子,还换上电动摩托车来庄园送货。老母亲不仅有肉吃了,还有余钱看病了。

不知不觉,参与扶贫工作已近八年。顶烈日下基地、进果园、跑项目、筹资金、捐资助学……回想这些年干的活、出的力、受的累、担的责,虽然烦琐疲累,有时候甚至费力不讨好,但看到父老乡亲的生活越来越美好,家乡的面貌越来越美丽,便觉得一切甘之如饴。

(作者系郴州市苏仙区莲山庄园董事长、郴州市政协委员、苏仙区政协常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