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燕
四年前,2016年1月11日,我从北部乡镇调任胭脂湖街道,上班报到的第一天,正值胭脂湖街道办事处挂牌成立。那天,大红绸布随风飘扬,在这座跨世纪的将军别墅里显得格外的耀眼。一场特殊的仪式敲醒了将军府沉睡了近百年的梦,而我要讲的扶贫故事便从这里开始了。
2016年,我刚接手扶贫工作,部分村在数据采集工作方面存在短板,有的数据来回变动,导致整体工作基础较差。此刻,我认为,既然是脱贫攻坚战,“开局即是决战,起步就得冲刺”。习近平总书记说,“要下足绣花功夫来扶贫”,而那时有人戏称我们的扶贫基础就像一个麻布袋,麻布袋上绣花只会越绣越差。为解决底子差贫困人口情况不明的问题,2017年,我痛下功夫,在领导的支持下,率先在全市进行大排查大整改,率先印制街道特有的扶贫工作手册。然而,事情并非想象中那样顺利,困难一个接一个地涌来。当时,村两委班子不健全,村档、户档一片空白……一切都要从零开始。这种看似简单的工作内容背后却是对扶贫政策、数据的精准掌握,并在这些数据的基础上制定出符合脱贫实际的方案。整改过程中,有大部分的村前后数据都不合逻辑了。于是,我把所有的村级扶贫专干安排到单位的会议室,晚上与他们一起比对数据。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天晚上十一点半,其余的村都比对数据做好资料台账后陆续回家了,三眼塘村因是四个小村合并,村里的专干对另外一片区的贫困户情况不熟悉,清理比对了半天时间,从逻辑上的判断,村里少了4个贫困人口。没办法,他把另外那个片区的妇女主任叫过来,让她帮忙一起清理。我让他们别急,慢慢来,要搞清楚是哪个环节出错了。时间又过去了一个小时,已是晚上十二点半,但他们仍然坚持查找问题,就这样,他们凭着这种执着的精神终于摸清了底子,为以后更好地开展扶贫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邓丽是一个苦命的女人,她嫁到胭脂湖街道莲子塘村已有23年,早些年公公婆婆体弱多病,3个儿女嗷嗷待哺,一大家子全靠几亩薄田和丈夫农闲时做点泥工维持生活。2016年沅江城里工程建设多,丈夫那一年很忙,收入也多了起来,顺利脱贫了。但幸运之神没有多眷顾她片刻,2018年,丈夫被确诊身患肠癌,苦苦支撑不到一年,就永远地离开了她们。而身体本弱的公公不忍悲痛,也随之而去。两位至亲相继离去,家里的顶梁柱倒了,邓丽的天也塌了,整日以泪洗面。我听说这个情况后,打算选个合适的时机去她家看看。村里的专干告诉我,邓丽在附近的电子厂打工,白天不在家,只有晚上下班才回家。所以,我选择了下班吃过晚饭后去她家。去她家时,我看到饭桌上已摆好两个菜,三碗饭,正冒着腾腾热气。邓丽还没回家,7岁的小女孩告诉我们,是她摘的菜,哥哥煮饭、炒菜,她们每天五点多就做好了饭,等妈妈回来吃。不一会儿,邓丽就回来了,吃着儿女做的晚饭,尽管就两个小菜,但一家人吃得津津有味,她脸上绽放的笑容是那么真实。等她吃过饭,我便与她聊工作、聊家庭,当然,聊得最多的是她的一双儿女,她说,儿子很懂事,2019年暑假,刚满11岁的儿子告诉她,他偷偷看过她工作,觉得自己也能做,想去车间帮忙。邓丽明白儿子的心思,但一口拒绝了。不想儿子找到车间负责人说情,竟然还同意了。那一月,母子齐心拿到了3600元的最高工资。握着那叠厚厚的汗水钱,邓丽有些哽咽,觉得委屈了儿子。她对我们说,虽然家里条件苦点,但再苦不能苦孩子,学习才是他们唯一去路,只有读好书了儿女们才能去更大的地方挣更多的钱。
又一个夜深人静的夜晚,我与中心校的领导一起去看望邓丽的一双儿女,顺便给她家送去爱心人士的慰问金,接过我们送去的慰问金,邓丽感动得泪流满面。邓丽向我们介绍,新冠肺炎疫情持稳向好后,自己每天早出晚归,儿子不仅要照顾妹妹生活,还要辅导她学习,儿子话不多,但俨然把自己当作家里唯一的男子汉。话语中透着欣慰又含着心酸。问及今年能否如期脱贫,邓丽说她还是有信心的。政府能给的帮扶都给了,她计划再加把油,争取成为正式工,那样工资还能再涨点。大女儿前几天已在长沙找到工作,生活只会越来越好,自己唯一的心愿就是希望两个小的孩子好好读书,不让贫困代际传递。(www.xing528.com)
2017年,我结对帮扶了海上社区村民周元辉一家。周元辉年过五旬,是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当时纳入贫困户时还有他的母亲莫三元,莫三元年老多病,周元辉患有精神病,2017年年底莫三元去世,剩下周元辉一人全靠政府兜底保障。周元辉家庭生活十分困难,居住在面积80平方米的旧房屋内,靠社会保障及政策性补贴维持生活。第一次去他家走访之前,村里附近的人告诉我,他会打人,要我不要进他的房子里,前几次,我都会约上同事和我一起去走访,到他家走访次数多了,和他的关系越来越亲近了,他很信任我,有什么困难,都会直接跟我说。我也曾几次试探性地问他,认识我不?他居然脱口而出我的单位和姓名。为此,我坚持每月走访一次,帮助他落实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障政策、残疾人两项补贴,低保兜底保障等政策。逢年过节去他家走访,我给他送去了油和米,偶尔也买斤肉给他送过去。周元辉很憨厚老实,平时不爱言语,尽管家里贫困,自己孤身一人,又患有精神病,但他从不怨天尤人。为摆脱贫穷,他会在村里做些小工,增加收入。2018年的中秋节过后,我又去他家走访,和他聊了一会后,我准备回家时,他亲切地对我说,你吃粽子吗?端午节包的粽子,但我一直用水浸泡着呢,舍不得吃,留给你吃的。一句平常的话,香了中秋的粽子,也让我想起了“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中的一段颁奖词:“扶贫必须精准不落一人一户……扎下帐篷、扎下了根,签上名字就立下了军令状。没有硝烟的战场你负了伤,泥泞的大山你走出了路,山上的果实熟了,人们的心热了。”
此事以后,我总感慨帮扶工作不应是冷冰冰的几张扶贫资料的事,扶贫路上的幸福满足,只有深入了解走进贫困群众的生活里才深有体会。
今年5月,我因身体等诸多的原因,离开了扶贫领导岗位,那段时间,我想得最多的是这些年来与贫困户交往的点点滴滴。记得有位贫困户用自己捡垃圾的钱给我买了四个芒果送到办公室,也记得一位年愈七旬的老奶奶亲手给我做了蒿子粑粑,还有年轻的贫困户给我送来了野生泥鳅,回忆这一幕幕,半夜醒来,不禁被他们感动得涕流满面。扶贫不仅仅是在帮助贫困群众脱贫,更是一种情怀的流露。在精准脱贫这场战役中,无数的干部化身为这场战役的英勇战士,履职尽责想方设法替困难群众着想,谋福利。往事浮上心头,这几年来,我为他们做了什么,而他们给我的一点一滴都是沉甸甸的爱啊!
(作者曾任益阳市沅江市胭脂湖街道扶贫工作分管领导,现系胭脂湖街道四级主任科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