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学刚
从怀化出发,驱车近四小时,高速、国道、省道、县道、乡道、村道都要走上一遍,便来到了位于通道侗族自治县大高坪苗族乡的黄柏村。坐落在大高山深处的黄柏村,人口集中,却由于山高路远,制约了这里的发展。2018年4月的一天,一个头发几乎都白了的“老头”来到了这座宁静的村庄,两年下来,村里人只要一提到他,纷纷竖起大拇指,连声称道:“他真是我们黄柏村的福气啊!”说是老头,他才54岁,说不是老头,他干革命工作30多年,离退休也没几年了,他就是中共怀化市委派驻黄柏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民建怀化市委专职副主委、市政协委员蒲学刚。
鼻梁上一副金丝边眼镜,脚下一双解放鞋,习惯于挽起裤腿,这个看上去上半身是高级知识分子、下半身却是老农民的人便是蒲学刚。
在这两年里,黄柏村每一寸土地都留下过他的足迹,大高山上每一棵大树都尽收他的眼底,不只如此,哪一年脱贫多少户多少人,分别是哪几户,这些基础性数据,早已深深刻在了蒲学刚的脑海,他都了然于胸。村里最早有历史记录是明朝洪武年间、村里还保存着清朝乾隆年间的石碑、红军当年在哪里驻扎、村里的水源从哪里来、毛竹产量有多少、风雨桥修缮过几次、搞了多少危房改造,等等,谈及村里的一切,他如数家珍。
“来到村里,就是要为老百姓办实事。”这样的信念,朴实无华,蒲学刚牢记于心,外化于行。面对黄柏村山多田少,可耕地面积不足总面积的5%,人均不足0.5亩,产业发展条件差,集体经济多年空白的现状,蒲学刚迎难而上。
怎么干?蒲学刚和村民定下了“靠山吃山、完善基础”的基本方略。他们因地制宜,发展起1个村集体油茶产业园,建设了“3个基地”,即高山红薯育苗基地、稻田鱼育苗基地和竹木加工基地。
山路难行,是黄柏村人世世代代想要改变的现实。“原来也不是没有想过,实在是要花的费用太高,最终都没能搞成,”村里人说,“从牙屯堡进来,山路要走几个小时。”
现在好了,路终于修成了水泥路,另一条进村道路加宽工程也正在推进中。2019年,村里完成了191万余元的义冲道路硬化工程,完成了农网改造升级,并对全村自来水进行维修升级,修建了黄柏沿溪机耕道1.1公里和林道多条。
路通的那一天,村里三位70多岁的老人拄着拐棍,硬是从村里走到了牙屯堡镇上。“活了70多年了,多少代人的梦想啊,终于实现了,趁着还能走,我们亲自去走一走啊!”老人回忆道。
原来,居住的团寨里排水不便,总有刺鼻的异味,蒲学刚下定决心,通过争取项目、筹措资金,将每家每户房前屋后的水沟都进行了硬化,并从山上引水入寨,建起团寨水循环水沟,水循环起来带走了异味,听着哗哗哗的水声,令人心旷神怡。(www.xing528.com)
村戏台、文化广场、鼓楼、风雨桥、卫生室、文化活动室、老年活动中心、健身广场……用村里人的话来讲,现在的日子,真是原来想都不敢想的。
“路解决了,公共基础设施解决了,改变发展观念和生活观念是大事”,推进乡风文明是蒲学刚一直惦记的大事,驻村开始,他就和村里的老党员、文化人一起座谈、谋划,2019年制定出台了新时代黄柏村的“村规民约”,常态化开展“天天清爽、户户清洁”的清爽行动和卫生清洁户、遵纪守法户、诚实守信户等“六个一”评比活动,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队伍,组织黄柏花苗文艺队、芦笙队和文艺演出等,组织村小老师开展家访、卫生小志愿者和暑假读书活动等等,新的文明风尚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黄柏人的生活,改变着他们旧的观念,影响着他们的未来……
走进蒲学刚在黄柏村居住的地方,房间收拾得干干净净,书桌上,摆着这两年扶贫的资料、一些书籍、一把纸扇、一个水杯,房间角落,是一些生活必需品。
“我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很想能为农村做点事情。”蒲学刚说。
路灯亮了,厕所有了,栅栏齐了,原来是学生上学、村干部办公、卫生室上班都在一栋楼,如今,漂亮的村民服务中心、新的校舍、干净的卫生室“各司其职”。
“用心用情,工作抓得细,”黄柏村支部书记龙光祥说,“蒲队长每件事情都会认真跟进,今天进度怎样,明天还有什么困难,后天哪些材料运来,他都一一落到实处。”
在财政系统工作多年的蒲学刚早已养成了“用数据说话”的习惯:贫困户新建住房16栋占贫困户的24%、新购机动车辆158辆、用电量大幅提升、家用电器全覆盖、农机和家用农产品加工设备80余台、拥有手机的农户187户占总户数的96%、幼儿入园率和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100%……
红薯加工厂还要进一步跟进,要将新建的红军井、红军桥、红军路、红军广场打造成通道红色旅游的新名片……蒲学刚仍然穿着解放鞋,带领黄柏村乡亲正迈向全面小康路。
(作者系怀化市政协常委、民建怀化市委专职副主委、市供销社理事会副主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