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山东苹果产业发展策略与政策建议

山东苹果产业发展策略与政策建议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我省苹果产业已进入由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发展的新阶段。通过典型示范等手段,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依靠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加快标准化进程,实现我省苹果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加快苹果相关产品标准的制订和修订工作,尽快与国际标准接轨。

山东苹果产业发展策略与政策建议

苹果是我省优势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中十分具有竞争力。但是,苹果产业又存在品种结构不合理、现代生产技术应用不足、产能相对过剩、后加工不足、营销体系不健全和产业化体系薄弱、标准化程度不高、质量安全等问题严重制约了苹果出口。因此,制定苹果产业的发展战略,采取切实措施以促进苹果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山东省苹果产业发展战略:根据山东苹果产业的发展现状,制订符合我省苹果产业发展的战略,其核心是如何利用山东的资源优势,建立一个苹果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提升山东苹果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发展战略的制订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以提高苹果产业的竞争力为核心,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出发点,调整生产布局和品种结构,加强苹果优势区域建设,通过建设苹果非疫区、强化良种苗木繁育体系、质量标准体系、市场信息体系、推进苹果产业化经营等措施,推进山东苹果产业的全面升级和产品出口的快速增长。现阶段,要通过全面实施市场需求导向战略,进一步扩大出口市场;通过标准化战略,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通过产业化发展战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不断提高产业的综合素质;通过实施名牌战略,提升国际地位,促进出口。

①市场需求导向战略。市场需求导向战略就是我们在发展中国苹果产业时,要充分了解、分析、研究国内外市场、国内外消费者的消费变化趋势,把握不同苹果品种和不同质量档次苹果产品的市场供求和行情变化,选择有市场前景的品种作为生产和经营对象,以保证苹果产业健康发展。总体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改善苹果品种结构。针对国际市场对浓缩苹果汁的需求,各苹果主产区应适时引导农民调整苹果品种结构,增加优质中、早熟新品种生产份额。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果品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优质优价正成为新的消费动向。故应加快优质苹果品种的选育和技术创新,淘汰劣质品种和落后生产技术。

对目标市场进行充分调研,定准果品销售地域。果品销售要立足非产区,关注身边市场,着眼国内外市场,寻求市场需求,拓展销售空间,在努力抢占大额市场的同时,也要注意开辟空白市场。具体来说,就是要树立大市场观念,在加强对欧美等苹果出口大额市场研究的同时,也要加强对东南亚市场的调研,了解国际苹果市场的消费结构、消费习惯和市场潜力,制订针对不同销售目的地的市场销售策略和果品销售目标。通过组织企业到国外开展促销,建立海外销售网点等形式,扩大果品销售量。

针对消费市场多元化,制订多品种化策略。国际市场对果品消费需求呈现多样化,这就决定了生产品种的多样化,一个产品不仅要有多种品种,而且要有多个规格。引进、开发和推广一批名、特、优、新、稀品种,以新品种引导新需求,开拓新市场。要根据市场需求和客户要求,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要实行“多品种、多规格、小批量、大规模”策略,满足多层次的消费需求,开发全方位的市场,化解市场风险,提高综合效益。

②优质名牌战略。随着苹果产业的快速发展,果品的买方市场已经形成,消费者挑选的余地加大,市场竞争越来越集中于品牌竞争,名牌成为开启市场的一把金钥匙。实施果品名牌战略,成为摆在众多苹果生产企业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就实施名牌战略,搞好创牌工作,应做好以下工作: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品位,以质创牌;通过提供优质包装,美化外表,以面树牌;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树立形象,以势创牌;积极开展商标、品牌保护,增强意识,以法护牌。通过推行名牌战略,使品牌成为我省果品加工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快品牌整合,努力创建国际知名品牌。目前,各苹果产地注册的苹果品牌较多,有的县就多达八九个,但真正在国内外市场上有较高知名度和一定影响力的品牌很少,没有发挥品牌应有的作用。为提升苹果品牌,有关部门应本着培育和创建国际知名品牌的原则,根据当地苹果生产及市场开发情况,结合原产地认证,对现有的苹果品牌进行整合。以行业协会或龙头企业为创建知名品牌的主体,根据行业协会和龙头企业的实力以及国际市场开发情况,每个重点苹果产区一般确定一个具有地方特色、初具市场知名度的苹果品牌进行重点培育和开发,争取用3~5年的时间成长为国际知名品牌。

③标准化生产加工战略。目前我省苹果产业已进入由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发展的新阶段。应清醒认识到,质量无保证、效益不稳定、国际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已成为新阶段制约苹果产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推行标准化战略,加快建立标准化体系,实行果品标准化生产经营,制定完善一批产前、产中、产后的标准,以标准化促进实施名牌战略无疑是一条有效途径。

推进标准化,要充分发挥政府的行政职能,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法规,加强政府队伍建设,为苹果产业标准化提供政策支持。同时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及时获得国际市场苹果质量标准的最新资料,为生产企业服务。基层管理部门应该积极进行标准的组织实施,对农户进行培训,扶植地方性龙头企业,实施各项认证制度,加强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

鉴于苹果生产经营普遍存在的生产规模小、种植分散、农民素质较低等客观因素,要通过加强部门之间的合作和力量集成,充分调动各级政府在组织、投入和管理等方面的作用,做到统筹规划、协调管理、共同推进。通过典型示范等手段,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依靠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加快标准化进程,实现我省苹果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加快苹果相关产品标准的制订和修订工作,尽快与国际标准接轨。现行的标准,如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和发达国家标准相比,农药种类明显不全、细化不够。尽快建立统一、完善的认证标准体系,使农产品认证与国际通行的认证标准和认证形式接轨,积极争取其他国家的认可,是促进标准化生产加工战略的必经之路。国外的经验和教训表明,国际标准的竞争是各国产业实力的竞争,能够控制市场才能控制标准,能够控制标准才能扩大市场。控制了国际标准,则能增强产业竞争力,产业竞争力不强则控制不了国际标准。目前,中国的苹果产量和出口量已经在国际市场上占重要地位,在与欧美国家标准接轨的同时,我们也要积极创造条件,尽快使中国的产品标准逐步被欧美等国认可,成为国际标准。

注重市场引导与培育品牌相结合,增强标准化的示范带动性。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市场竞争力,是市场引导的前提,也是苹果产业发展新阶段的战略任务。提高农产品商品化的关键,体现在农产品品牌的形成,培育名牌农产品进市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用标准化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积极培育名牌,按标准化组织生产、加工和销售是一条值得探索的强农富农之路。

④产业化发展战略。国际果品市场的竞争既是质量的竞争,也是价格的竞争,同品质的果品价格低的,竞争力就强。这就需要中国的果品企业努力降低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以低成本支持低价格,才能使价格竞争的战略得以实施,而低成本、低价格则依靠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和现代化管理。通过扩大生产规模,追求规模效益;通过产业化延伸,提高产品附加值,无疑是中国果品竞争力提高的必由之路。

实现苹果产业化发展,创建一批龙头企业。尽快改善目前中国苹果加工企业多、规模小、效益差的现状,加强企业间的整合、兼并、重组,完善企业机制,形成产业化发展规模,培育一批苹果加工行业的龙头企业,提高抗风险的应变能力,树立企业品牌。龙头企业是上接市场、下联基地和农民的纽带,是开发国内外市场的主力军,也是产品市场价格形成的主体。实践证明,哪个地区的农产品产加销龙头企业多,实力强,该地区的农产品就畅销、价高,农民增收效果就明显。因此,国家及地方应从资金、信贷、政策等方面加大对苹果产加销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将辐射带动作用强、信誉好的龙头企业扶强扶大,成为苹果出口创汇的一流企业。

制定优惠政策,完善管理机制,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民联合,创建优质苹果出口基地和优质原料生产基地,并以此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苹果产业化经营的水平,带动苹果及其加工品出口创汇。(www.xing528.com)

发展苹果产业化经营,提高苹果产业的整体效益。产业化经营可以有效地延长苹果产业链条,发展苹果精深加工,既是满足市场的需要,也是提高其附加值的需要。产业化经营还使果农通过组织农业产业化合作“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分享加工、流通环节的利润,以此来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产业化经营也有利于按照国际规则,把苹果质量标准全面引入到生产、加工、流通的全过程,增强果农的质量管理意识。产业化经营以“公司+农户”为代表形式,帮助果农找到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联合与合作的新形式,也有效推动了苹果产业向规模化和市场化方向发展。

发展苹果规模经营,有利于提高果品质量。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有利于果品生产企业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健全法人治理结构,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同时对于推广新品种和新技术、推行以HACCP(危害分析及关键控制点)和GMP(良好生产规范)为代表的质量管理体系提供了良好的载体,为稳步提升产品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2)政策建议:针对山东苹果产业的现状,迎接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发展苹果产业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全面提高苹果产品质量,大力推动苹果产品营销和贸易,积极发展苹果产品加工业,变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提高国际竞争力。

①推进农业生产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苹果向优势区域集中。调整产业结构布局,将优势产业做精做强,突出地域优势。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苹果产业已跨过产业恢复与快速发展时期,进入结构调整的新阶段,产业发展由追求面积扩张、产量增加逐步向保障果品质量、提高单位效益转变。要稳定产业规模,控制次优生区种植面积,逐步压缩非优生区的种植面积,做好优生区新建果园和老果园更新改造,调整品种结构,改变红富士比例过大的局面。把支持苹果生产作为重点农业产业项目,促进其向优势区域集中。从财政资助、税收调控、基础建设、社会服务、科技研发等方面全方位支持优势区域苹果产业的发展。

②加快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提高苹果产业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我省苹果产业新技术、新品种和生产贮运、加工技术的推广与应用相对落后。因此,应加快科技研究和推广,提高整个行业的科技水平。

在品种方面,要积极培育适销对路的苹果优良品种。瞄准国际上无毒化、密矮化的发展趋势,集中攻关,加速转化。加强消费市场预测研究,调整品种结构,合理搭配早、中、晚不同熟期的优良品种,发挥区位优势,搞好优良品种布局,建立优良品种种苗繁育基地。在生产技术方面,推行系列化、程序化技术管理,使苹果商品质量的提高建立在扎实的先进技术基础之上。根据市场对苹果商品质量的要求,研究制定和苹果品种配套的果树修剪与管理的技术策略和程序。重视各个技术环节中先进技术的运用,加强对果农的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搞好先进技术示范和推广。应用现代技术,提高产品质量,生产出符合国际安全无公害农产品要求的高质量苹果。全面加强果品采后精细化、商品化处理,包括果品采收标准体系建设、果品精细化分级体系建设、果品功能化包装技术集成、果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果品现代营销渠道建设、果品物流体系建设——全冷链运输、果品贮藏与多元化产品加工能力建设。在目前果品卖方市场饱和的情况下,更应增加和重视采后各环节的增值能力。以自主研发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及设备相结合,来推进苹果采后处理机械化。在加工技术方面,加大技术创新力度,逐步实现以自有技术为主、引进技术为辅。优化集成苹果深加工新工艺、生产适销对路的加工制品,增加苹果的附加值。

③加快苹果流通设施建设,提高贮运能力。对苹果流通设施建设,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优先规划和征地,实行优惠政策。采取多种形式,鼓励个人、集体、政府等多渠道资金投资苹果流通设施建设。鼓励发展跨地区的物流、配送和连锁经营。要改革现行苹果批发市场的经营管理体制,建立“谁投资、谁收益、谁经营”的机制,使苹果批发市场成为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企业法人。符合重点龙头企业条件的国家和省级规划的苹果批发市场,经国家有关部门认定后,享受国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相关优惠政策。

加大政府直接投入和扶持的力度。政府主要对具有全国性和重点区域性影响的大型苹果批发市场、物流、配送项目进行扶持。各级政府每年应安排一部分预算内投资用于补助市场信息系统、农药残留检验检测和电子统一结算以及场地、道路、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有关政策要求,继续增加资金投入,扶持地方建设产地批发市场。对于国家支持的项目,地方政府要积极安排配套资金。

有步骤地扩大苹果流通设施建设领域的对外开放,鼓励外商投资苹果流通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国外的资金和管理技术,促进苹果流通设施的管理体制、企业机制创新和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

④提高果农的组织化程度,建立行业协调机制。在欧美等苹果产业发达国家,行业专业协会被政府赋予很大的经济和管理权限,对行业内所有企业的产品贸易、生产直至原料收购起到指导和监督作用,对整个行业规划发展起着领导作用,甚至在解决国际贸易纠纷中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我国苹果生产分户经营和统一的商品市场之间缺少必要的联结纽带,物流链不健全,苹果生产存在较大的盲目性,从生产资料采购、病虫害防治到果园技术管理及产品销售等,缺乏科学指导和监督,导致苹果生产成本加大、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在进入国际市场参与竞争时,由于缺乏协调和组织,经常发生低价竞销的现象,不但不能获得应有的利润,还因为价格低,常常受到其他国家的反倾销指控。针对苹果以农户小面积生产为主的现状和出口贸易缺乏统一的组织与协调问题,应加快组建苹果行业协会,可先在苹果生产优势区域试点,制定行业标准和行业规章制度,加强行业自律,规范行业经营秩序,加强与国外同行交流和沟通。

⑤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不断提高辐射带动作用。苹果行业的竞争已超越了生产本身,已扩展为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等全行业的竞争。我国农用工业落后,产后加工、商品化处理、营销和信息等服务体系建设不能满足苹果商品化发展的要求。因而在苹果优势产区,应优先发展为苹果服务的以苹果专用物资、精深加工、包装、贮藏、运销为主的企业,向果农提供生产资料、技术指导、加工销售等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

加大果业龙头企业的技术开发和技术改造扶持力度,鼓励强强联合,创办大型果业集团。通过大型龙头企业带动生产基地,带动市场,即由龙头企业把产、供、销一管到底,通过龙头企业合理分配各个环节的利益,这是发展苹果产业化经营的关键所在。产业化的根本是产、供、销一体化,也是利益与风险一体化,龙头企业正是通过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机制,与果农建立密切的关系。从政府角度看,政府可通过部分无偿资助、无息或低息专项贷款贴息贷款和税费减免等方式,对苹果的产后处理、贮藏、运销、加工等关键设备、关键生产技术以及购买国外先进设备予以支持,促进果业龙头企业技术创新。同时科学指导农民按市场需求,适时调整品种结构和种植规模,进行标准化生产管理,不断提高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

⑥加强市场营销服务,提高综合服务水平。尽快建立健全市场营销服务体系,这种营销服务体系包括信息汇集交流、优良品种推广、新技术引进与消化、物资供应等服务,还包括对生产、加工、贮藏的指导和服务,以及充分发挥产业化龙头企业和苹果协会的作用,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同时,还应该提供更重要的一项服务内容,即通过增设国际市场信息、营销服务专项资金,加强全球苹果生产、价格、库存以及相关的政策法规市场准入、投资环境等信息的收集和跟踪研究,加强对苹果出口对象国相关农产品市场和政策的研究,开辟国际多元化市场。注意跟踪各国市场对苹果反补贴措施和反倾销措施的动向,稳固发展国内市场。在出口营销方面,通过苹果文化节、小型产品介绍会等多种形式,协助企业不断扩大国际市场贸易份额。

⑦出台信贷扶持政策,解决贮藏加工企业流动资金困难。苹果是季产年销的果品,贮藏、流通占用大量资金,融资难是目前苹果营销商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大力发展果业金融,增强企业资本运作能力是促进苹果营销的关键。引导金融部门在果区构建主体多元、布局合理、结构优化、服务优良的金融服务体系;争取金融部门扩大对果业的授信额度,引导各地积极发展果区村镇银行、小贷公司、担保机构。加强沟通,帮助企业在资金注入、贷款贴息、税收、补贴等方面得到优惠,加快出口退税的进程。同时,加大政府对网络支付中资金周转的监管,充分利用网络营销发展苹果电商

⑧采取合理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促进苹果出口贸易。采取合理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特别是采用国际标准和取得国际认证,可以防范和禁止有损国家安全、不利于人类和动植物健康和安全、污染环境等的产品和服务进口。同时,可以调整和优化企业出口产品结构,提高自身技术水平、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以及规范管理,这是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也是提升出口竞争力的重要工具。应该尽快制定和完善产品的国家和农业行业质量标准,加快出口农产品产地环境、生产技术规范和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制定步伐,特别是农药残留、生长激素等有毒、有害物质限量标准的制定、修订。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巩固和开拓国际市场,促进苹果出口贸易持续健康开展。

坚持“走出去”战略,总结市场开发经验,投入人力、物力重点开发新市场。研究东南亚、西亚和俄罗斯等国主要出口市场消费者对苹果品质的需求特点,有针对性地生产适宜出口市场的苹果品种和质量规格。在国内逐步加大对县级市场的细分和影响,逐步开拓“北、上、广”以外的中低端国内苹果市场。大力扶持网上直销、品牌专卖、超市及商场专柜等新型分销渠道;加强对苹果品牌使用的监管力度,打击“以次充好”的营销行为,保护苹果的品牌形象和品牌价值;企业、政府和果农要加大媒体营销力度,主动与媒体沟通,定期发布苹果销售信息及苹果的主要营养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功效,促进苹果的健康稳定消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