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果品流通:优化贮藏保鲜体系,促进产业化发展

果品流通:优化贮藏保鲜体系,促进产业化发展

更新时间:2025-01-08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果品流通是指果品或加工品作为商品,从生产者所有到消费者所有经过的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过程。果品流通包括流通机构、流通路线、流通技术和流通信息,是商品生产发达与否的重要标志。果品流通体系的健全和完善,是果品产业化发展的关键环节。另外,整个果品流通过程尚缺乏一套成熟完整的贮藏保鲜体系,生产和销售严重脱节,使果品的商品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果品流通是指果品或加工品作为商品,从生产者所有到消费者所有经过的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过程。果品流通包括流通机构、流通路线、流通技术和流通信息,是商品生产发达与否的重要标志。

山东省是果品生产与贸易大省,但由于果品生产仍以千家万户分散经营的生产方式为主,在信息、资金、运输、贮藏、加工等方面,很难适应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大市场的需求,致使果品市场不够兴旺,销售份额不大,无果区买不到水果,产果区的水果却大量积压。随着果品产量的不断增加,产、供、销等诸多环节的矛盾将会更加突出。同时,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外市场对国内市场产生了更大的冲击,这就需要加强果品流通领域的开发,发展果品产业化。果品流通体系的健全和完善,是果品产业化发展的关键环节。

目前,我省果品流通的渠道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果农直接把果品销售给消费者:这部分属于小规模果品生产分散经营,产品成本较高,但直接销售可减少流通环节所需要的中间费用。

(2)果农把果品批发给零售商,零售商再销售给消费者:果农没有时间、精力去销售,零售商从果园直接收购果品卖给消费者。

(3)果品被贩运商收购,经过简单的分级、包装处理后,运往市场直接批发给零售商,再由零售商卖给消费者,目前多数采用这种流通方式。(www.xing528.com)

(4)果品由贩运商收购,再由贩运商卖给批发商,批发商再卖给零售商,最后出售给消费者。这种流通方式比较重要,目前一些大中城市的果品批发市场大都以这种方式进行。

(5)果品首先由果农到贩运商,再到批发商,再到批零商,再到零售商,最后到消费者。这种方式比较少见,但属于比较成熟的流通方式。

从以上五种流通方式来看,我省现阶段果品流通存在不同层次、多种渠道并存的局面。在城市近郊,一些不耐运输的果品如草莓、水蜜桃等多以前两种为主,苹果、梨等大宗水果则多以后三种为主。从全省各地市来看,果品发展较早的胶东半岛和近年发展的沂蒙新区,果品发展规模大,品质好,以鲜销为主,多运用第四种方式,其他地区只有个别园片采用这种方式。产量和规模较小的地区,向外运输困难,果品质量较差,对外销路不畅,多以前三种为主。全省各地果品销售水平参差不齐,虽然近几年果品市场总体看好,但区域性“卖难”和品种结构性过剩现象时有发生。

另外,整个果品流通过程尚缺乏一套成熟完整的贮藏保鲜体系,生产和销售严重脱节,使果品的商品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