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于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在乌兰布统(今赤峰附近)平定噶尔丹叛乱,次年(1691年)在多伦淖尔草原举行会盟后,在内蒙古地区安设驿站。
(1)古北口驿道:
古北口在今北京密云东北部,属长城要口之一,关口两侧山势陡峭,极为险要。古北口驿站自北京至热河(今河北承德)驿站中的古北口为起点,经鞍匠屯站(今属河北省滦平县),经赤峰市,进入锡林郭勒盟地境,属官设驿道。
这条驿道是由清内阁学士安布禄和侍读学士席密图二人负责安设,共有汉站、蒙古站15所:古北口、鞍匠屯、红旗营、什尔巴台、坡赖村(以上为汉站)、梅尔沟、锡尔哈、阿美沟、卓索、陈图博腰、来赛胡图克、锡喇穆楞、格察克、海拉扎克、阿鲁木宁(今西乌珠穆沁旗太本林场)。
这条驿道经过赤峰市、锡林郭勒两盟市的翁牛特右翼、翁牛特左翼、扎鲁特右翼、扎鲁特左翼、巴林右翼、巴林左翼、阿鲁科尔沁、乌珠穆沁右翼、乌珠穆沁左翼等9个旗,是清代东部各盟旗进京的贡道,可联系内蒙古昭乌达、锡林郭勒两盟九旗。北京到古北口240里,古北口至乌珠穆沁左翼旗923里,全长计1163里。
(2)独石口驿道:
独石口在今河北赤城县北,为外长城南北的交通要口,形势险要。明初建城,为宣府镇的屏藩。宣德中移开平卫于此,正统末陷于瓦剌,景泰中恢复,此后屡次增筑,为上北路参将驻地。清康熙时并卫入赤城县。
独石口驿道,自北京经昌平州、居庸关,至独石口站,与赵州驿道分道始,北经察哈尔左翼和赤峰市,抵锡林郭勒盟浩齐特部,是沿元代贴里干南段站道安设的一条官设驿道。
这条驿道是由工部侍郎图尔寰和侍读学士喇锡负责安设的。除独石口为汉站外,另有蒙古站6所:魁腾布拉克(即冷泉,在正蓝旗境内)、额楞、额默根、卓索图、锡林郭勒、朝鲁图。
这条驿道经过赤峰市、锡林郭勒两地的克什克腾、阿巴嘎左翼、阿巴嘎右翼、阿巴哈纳尔右翼、阿巴哈纳尔左翼、浩齐特右翼、浩齐特左翼等7个旗。
独石口驿道,主要是由内蒙古东部各盟旗与古北口驿道相并重的通往北京的贡道,可联系内蒙古赤峰、锡林郭勒两地七旗,北京到独石口500里,独石口到浩齐特685里,全长1185里。(www.xing528.com)
(3)张家口驿道:
张家口,在河北道西北部。明筑张家口堡,清置张家口厅。
出北京至怀来、宣化至张家口站,自西北穿过察哈尔盟中部,抵四子部(今属乌兰察布市),属官设驿道。
这条驿道是清代吏部侍郎布彦图和侍读学士额赫礼负责安设的,初达乌兰察布、锡林郭勒二盟的四子部落、苏尼特右翼、苏尼特左翼、喀尔喀右翼、茂明安等5个旗。
张家口驿站主要是为适应当时军事需要而设。随着噶尔丹战败,清军向西北扩展,清政府在雍正二年(1724年)批准理藩院提出的因阿尔泰军台“自杀虎口至扎克拜达里城,所设军台三十五站,水草不佳,道路遇远”,从杀虎口外先改移至张家口外,重新安设驿站的计划,并于雍正六年(1728年)下令裁除了从张家口至归化城(今呼和浩特旧城)驿站,将原来张家口至四子部驿站与阿尔泰军台合并为一路。
张家口驿站,合并后共有蒙古站、汉站14所。其中除张家口自身一座汉站外,在察哈尔境内设第一至第九站:察罕托罗海、布尔哈苏、哈留图、鄂罗呼图克、魁苏图、扎哈苏、明垓、察察哈图、沁岱。续在内蒙古境内设第十至第十八台站:乌兰哈达、奔巴图、锡喇哈达、布鲁图、乌兰采图克、察汗呼图克、锡喇木伦、敖拉呼图克、吉斯黄郭尔。下接外蒙古土谢图汗部境内驿站。北京至张家口驿站计430里。从张家口至外蒙古土谢图汗部吉拉伊木呼尔站2120里,至乌里雅苏台3460里,至科布多1320里,至索果克卡伦582里。
清政府是为了在政治、军事上对蒙古地区进行有效的控制,对蒙古地区的军事要冲、山川的出入隘口及边境地带,遍设台站、卡伦、哨所。以其驿路为主,大漠南北纵横数千里,都有驿站相贯通。军饷、火药、银钱、粮食草料、兵械的输送,军机的传报,朝廷圣谕的下达,地方官吏公文的上奏,均靠驿站转运传送;使臣、公差的往来,均由驿站供应食宿,备办差马。驿站制度在蒙古地区的建立、加强与完备,是清朝统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承担驿站役务的人,必须按理藩院所发印文对过往人等供应差马羊,不许违避。凡不供应差马者,罚牲畜三九,不供应饱羊者,罚牛一头。
至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清朝政府始将驿站事务由兵部移交邮传部,主办邮政事务。宣统二年(1910年),废除不少驿站,至民国三十年(1941年),驿站裁尽,驿传制度宣告废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