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分析与优化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分析与优化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研究企业核心竞争力,运用用核心竞争力分析模型,来分析其在具体企业中的运用,对于企业凝练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不断优化和强化这样的竞争优势,在市场竞争当中保持自己的优势,有着重要的意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判定标准一个企业可能有很多资源和优势,例如,战略管理、低成本核心竞争力、服务能力、市场能力、物流配送能力、资本运作能力等,但哪些是核心竞争力,需要有一定的特点和标准。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分析与优化

通过研究企业核心竞争力,运用用核心竞争力分析模型,来分析其在具体企业中的运用,对于企业凝练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不断优化和强化这样的竞争优势,在市场竞争当中保持自己的优势,有着重要的意义。

界定

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界定很多,很多人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对其内涵和外延进行界定,主要根据的是美国学者加里·哈默尔和普拉哈拉德的核心竞争力模型,指的是“核心竞争力是能使公司为客户带来特殊利益的一种独有技能或技术”这样的界定。还有“核心竞争力是指能够为企业带来比较竞争优势的资源,以及资源的配置与整合方式。随着企业资源的变化以及配置与整合效率的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凭借着核心竞争力产生的动力,一个企业就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使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在一定时期内得到提升”等界定。这些界定都较为科学地反映了核心竞争力的本质和含义。在诸多界定当中,我还是比较倾向于用概括性较强的定义来理解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含义,即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指的是企业能够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

特点

具体来说,核心竞争力应该包括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核心竞争力首先是一种能力,是能够帮助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第二,核心竞争力也许不是一个能力,而是一系列能力的综合,不能把核心竞争力孤立起来,它应该是结合企业的各种资源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能力。第三,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市场化的概念,它要有具体的表现形式,判定标准,验证方式,即要通过市场竞争来体现和检验。第四,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动态概念,它不应该是固化的。

竞争力和竞争优势

核心竞争力和竞争优势不是同一个概念,尽管有的界定当中把核心竞争力、核心能力、核心竞争优势作为同一个概念,但本书认为,核心竞争力和竞争优势,二者都是市场化概念,也都是市场竞争当中企业所独有的一种资源或资源的外化,虽然内涵具有交叉点,而且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从文字的基本解析和含义的外延上还是有一定差别的。核心竞争力是综合运用一系列能力的体现,而竞争优势是通过竞争力在市场上所取得的一种状态,它是竞争力实施效果,即竞争优势是通过竞争力的实施而取得的。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判定标准

一个企业可能有很多资源和优势,例如,战略管理、低成本核心竞争力、服务能力、市场能力、物流配送能力、资本运作能力等,但哪些是核心竞争力,需要有一定的特点和标准。(www.xing528.com)

一方面,效益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具有一定的效益性,这种效益可以是直接的经济效益,包括获得竞争优势、赢得客户、扩大市场占有率、降低成本、提高产量、提高质量。除了经济利益直接相关的意义和价值,也可以是非直接的效益,比如一套好的管理体系、优良的企业文化等。因为核心竞争力体现的是一个市场化的概念,是在竞争当中能够取得优势的一种能力,因此它必须通过实际的效果来进行检验,同时企业具有很多经营方略和手段,但能否成为其核心竞争力,需要用实际的效益和效果来衡量,所以效益性,笔者认为是它最基本的属性。

另一方面,特色性。企业管理是科学和艺术性的统一,尽管面对的是多变的市场和多样化需求的内外部人群,变化性很大,但是通过前人的探索和研究还是归纳和总结了一系列管理理论,包括竞争能力和企业的能力、优势和资源等。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独特的处理方式,例如,提起质量管理,我们会想到6个西格玛。任何一个成功的企业,质量管理都会永远处于一个核心地位,否则它只能昙花一现,因此质量管理一定会成为企业的核心能力的构建之一。但显然,每个企业对于质量管理有着自己独特的运作模式和方式,不一定均采取6个西格玛的质量管理模式,这体现了核心竞争能力的独创性和特色性。新型管理模式中的阿米巴经营模式,从日本的稻盛和夫提出以来,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有企业,尤其是互联网企业,均借鉴这一模式。通过研究发现,这一模式的使用中,这些企业各有特色,已经成功的企业当中,可以看到每个企业对其独特认识和实践特色,在借鉴其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各自都有创新,换个角度说,这个特色是每个企业自己的独特见解和管理哲学

另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应该属于文化层面的架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能够让企业长久保持竞争优势的能力体系,应该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一项技术、一个新产品、一个新模式、一个新业务,可以让企业保持暂时的竞争优势和市场地位,但真正能够让企业保持持久竞争力的,应该是新技术、新产品、新业务、新模式的研发体系和创造氛围,以及管理体制等安排,这些属于文化层面的架构。企业管理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能把科学的规范性和艺术的多变性融合在一起的最好的载体就是企业文化。企业的内部管理和外部市场上取得的一系列成就,一定离不开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氛围,而这些也属于文化的规范性方面的作用和意义。

批判

目前核心竞争力的识别标准当中,比较流行的有4个判定标准,即价值性、稀缺性、不可替代性和难以模仿性。笔者对于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持保留态度,核心竞争力是否必须有稀缺性?稀缺性如何得以体现?稀缺性的核心体现的是少的概念,也是想要提到不可替代性的原因,笔者觉得这样的界定很难真正判定出核心竞争力,新瓶装旧酒,旧瓶装新酒,竞争力大小强弱,只需要用市场来检验即可,与这种资源本身的是否稀缺,是否可以替代,不一定有直接关系。是否不可替代?似乎也不是核心竞争力界定的标准,不可模仿,更是管理学上的悖论。管理学本身就是在实践中提炼出规律性的认识,经验是积累起来,是在学习模仿和认识当中发展起来的,所以一套理论、一个模式在管理当中很难做到不可模仿性。所以笔者认为特色性和效益性作为核心竞争力的两个判定标准,争议较小。

企业在进行核心竞争力的研究中,要避免唯核心论,或者核心僵化,企业面对的是变化的市场,企业管理运用的是不断更新换代的科技,应对的是不断变化的人们需求,包括企业内部员工和外部消费者市场,在动态的变化中。企业管理应该秉承着动态变化的思路去架构和完善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稀缺性、不可替代、不可复制,在充分体现自己特色的同时,也容易让企业自身陷入思想僵化的一种境地,企业管理者也要不断去反思管理的初心和使命,核心竞争力是为企业获取市场竞争优势的能力和手段,而不能成为让企业沾沾自喜或故步自封的苑囿(图8-1)。

图8-1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