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主动的资讯模式之后,再让我们将目光集中于被动的生活空间。分众属于典型的生活化媒体,特点是没有内容,但是霸占了独特的空间——电梯。电梯狭小封闭,干扰度极低,这使公寓社区里的电梯海报广告具有很高关注度。而设立在写字楼电梯口的电梯电视只有一个频道,无法转台,具有不可选择性。一个城市的主流消费人群每天上下班会多次进出电梯,在电梯相对枯燥的空间里,广告更易于引发关注,所以分众的广告具有更为显著的收视效果。
在我看来,世界上最难看的杂志非航空杂志莫属。除了在航行过程中,很少有人会去主动翻阅航空杂志。人类最怕大脑一片空白,需要有东西来填充。过去在飞机航行时的大多数时间,手机和手提电脑都需要处于关机状态,即使允许开机也没有移动网络和手机信号。在这样一种特定的封闭场景中,杂志上的广告便成为内容本身。虽然消费者不会刻意记住杂志上的广告品牌,但是乘坐飞机的次数多了,翻看杂志的次数自然也就多了,这些广告反反复复地出现在消费者的视野中,最后便会在消费者的大脑中形成有效记忆。
在分众之前,很多已经成功的大型媒体做的都是主动的资讯模式,比如百度、腾讯和阿里巴巴,这三家媒体是主动资讯模式革命的领导者。当它们的资讯模式发生改变时,必然将引领社会媒体的资讯模式大变革。
微信是时下十分流行的即时通信工具,也是普通百姓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沟通桥梁,但在办公领域微信却存在较为明显的缺陷:职场人每天与同事、领导、下属交谈的时间,往往比与亲人和朋友交谈的时间更长,而微信语音的最长时限仅为60秒,这便意味着如果用微信沟通工作的话,一段完整的话将被拆分为无数时长60秒的语音片段,这在无形中增加了沟通的难度和沟通漏斗出现的可能性。
于是阿里巴巴全新推出一个进军办公室微信的产品——钉钉,这也是分众上下都在使用的移动办公平台。虽然现在钉钉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但目前市场格局已初显:2017年10月,钉钉发布4.0版本,服务的企业数量突破500万家,已是全世界最大的企业移动服务平台。微信企业版在用户数据上与钉钉存在不小差距,而企业通信工具的迁移成本较高,用户黏性较大,短期内钉钉很难被超越。
毫无疑问,钉钉是阿里巴巴在社交产品“来往”失败后,反扑微信的一次真正的浪潮,也是微信遇到的一大挑战。
言归正传,让我们将目光回到分众。与BAT三家的主动资讯模式不同,分众主打被动的生活空间。所以我始终认为分众是一个二流公司,无法做出伟大的事业,因为伟大的公司做的都是资讯模式,我们想要挤进去并且获得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既然如此,分众就继续老老实实、兢兢业业地做生活空间,赚自己分内的钱。(www.xing528.com)
不过话又说回来,虽然我们无法成为一家伟大的公司,但主动资讯模式永远处于不断革新与被革新的轮回之中。而生活空间确实不太容易被革新,我们甚至可以想象,在未来的几十年后,当移动互联网彻底改造了社会,也许现在的一切都会发生改变,但人类回归根本——生活、工作、购物、娱乐这4个方面不会改变。
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结果之一,是消费者获取信息的成本不断下降并最终归零,任何信息随便在网上点击几下就可以搜索到。然而,过多的获取信息的方式,便意味着消费者的选择成本越来越高。
我经常会反互联网思维思考问题。正是因为现在的选择题太多,人们都十分疲惫,分众就不要再给消费者更多的选择了。既然我们主打的是被动的生活空间,那就把广告植入消费者必经的生活轨迹上,使其在相同的时间、相同的地点形成唯一的选择。如果你的受众是商务人群、商旅人群,相对应的就是公寓楼、写字楼、机场;如果你的受众是年轻人群,那就是公寓楼、电影院;如果你做的是快消品,那就是公寓楼、卖场。以此类推。
电视机能收看120个频道,但是大家在写字楼电梯口看到分众的电梯电视却只有一个频道,公寓社区里分众的电梯海报也只提供极为有限的选择余地——两个电梯4块海报板,最多也不会超过6块。都市主流消费人群早上出门看见的第一个广告是分众,回家看见的最后一个广告还是分众。对我们而言,占据了这一头一尾就已足够。每天看两次,一个星期便能看见14次。次数一多,广告便会进入消费者的脑海中,最后形成较为牢固的记忆。
总而言之,让用户没有选择才是品牌最好的选择,也会是在未来唯一的选择。能否在漫天飞舞的广告中吸引住用户的目光,并让其形成记忆点,决定着这家公司的兴亡成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