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中国人现在每天要花费5个小时刷手机,并且他们都在看内容,很少看广告。大家对国际动态、体育赛事和文化浪潮都很关心,而对商业广告却经常视若无睹,这是当下一个很大的发展趋势。
《中国好声音》(现改名为《中国新歌声》)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节目,它的冠名赞助商加多宝也被越来越多的人熟识。但并不是所有的品牌都如此幸运,除了加多宝,《中国好声音》还有大量的广告赞助商,多达四十几个,而这些广告却很少有观众能够记住。百雀羚是一个例外,从第二季开始,百雀羚就以7000万元成为当时《中国好声音》广告招标的黑马,随后又在第三季和第四季里毫无悬念地砸下重金。所以对于广告来说,如果钱花得不够,观众是没有感觉的。
视频在过去的几年中,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接受。2016年,中国的视频付费用户是7500万,一年之后,这个数字达到了2亿。付费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用户可以跳过广告直接收看内容,广告无法与用户接触。而想要让这2亿的付费用户与广告相遇,只能在内容中进行植入,而植入则意味着大量的精力与金钱投入。
当然,你也可以自行创造出可以被传播的内容,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天时、地利、人和一样都不可或缺。说到这里,需要跟大家强调一下,特劳特战略定位咨询公司全球总裁邓德隆曾经表达过一个观点,我对此深表认同。他认为按增长方式的不同,传播内容的策划可以分三种,可见下图。
不同增长方式的传播内容策划
1.肌肉式增长
当你传播的内容和你品牌的定位一致时,叫作“肌肉式增长”。这种增长对于品牌而言是有利的,有助于品牌沉淀,并在消费者心中不断积累品牌资产。
2.赘肉式增长(www.xing528.com)
当你传播的内容和品牌定位不太相关时,叫作“赘肉式增长”。通俗而言,就是这种内容是否传播对你的品牌没有帮助,不能强化消费者对于品牌的认知,无法积累你的品牌资产。
3.肿瘤式增长
第三种传播策划有个很惊悚的名字,叫作“肿瘤式增长”。如果你传播的内容和你的定位是相反的,就是肿瘤式增长,即知名度越高,品牌定位越难,死得也就越快。
航班管家曾经策划过一次影响力极强的传播事件,叫作“逃离北上广——航班管家,做自己的主,一言不合‘飞’走不可”。
当年这个事件大家都觉得策划得很成功,可是请问“做自己的主”和航班管家有什么关系?说走就走找携程就好了,为什么要找航班管家呢?这种内容的传播很冲动,对品牌资产基本没有帮助。
虽然从传播学的角度上说,广告不应该只是广告,长远来说更应是内容、娱乐和话题,但从品牌的角度来看,不符合品牌定位的传播不要也罢。衡量传播内容的标准,不是看引起了多大范围的轰动效应,而是看能否在消费者心中对你的品牌资产进行累积,能否让消费者深深地记住你。如果出发点都是错的,做再好的策划也没有用!
所以,品牌一定要砍掉“肿瘤式增长”,防止“赘肉式增长”,加强“肌肉式增长”,聚焦所有资源于定位的不断强化之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