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的思想可以追溯到2 000多年前的古希腊时代,而现代企业社会责任的思想则形成于20世纪初美国企业与经济工业化的紧密结合。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社会责任与利益相关者理论出现全面结合的趋势,后者由于可以回答“企业应该为谁承担责任”的问题(Wood,1991)而被认为是可用于评估公司社会责任的“最密切相关”的理论框架(Wood and Jones,1995)。正是基于这一理论框架,企业的社会责任得以根据该企业满足其利益相关者的要求来进行评估。因此,越来越多的实证研究将利益相关者管理等同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通过研究企业社会绩效(即履行社会责任的状况)对经济绩效的影响揭示利益相关者管理与企业绩效的内在联系。大量实证研究表明,社会责任与企业业绩之间存在相当复杂的关系,但总的来说,支持公司社会责任和经营业绩正相关的文献占多数(Griffin and Mahon,1997)。Roman,Hayibor和Agle(1999)在Griffin和Mahon(1997)的基础上对1972—1997年55份实证研究的分类表明,得出企业社会责任与公司业绩正相关结论的研究有33份,没有发现两者之间存在关系的研究有14份,只有5份研究认为社会责任与公司业绩负相关。国内方面,李正(2006)于2003年对上海证券交易所521家上市公司的研究发现,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会降低企业的价值;沈洪涛(2005)对1999—2003年在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非金融业A股公司的研究则表明,我国公司社会责任与财务业绩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且两者互为因果,相互促进。
企业环境责任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因此,国外许多实证研究集中于考察资本市场对环境信息(尤其是负面环境事件)的反应,以此发掘企业社会责任与经济绩效之间的关联。Shane和Spicer(1983)、Stevens(1984)等认为,市场会因为环保评级对企业未来盈利能力重新评估,治理污染等方面的外部评级如果较差,会对公司股价带来沉重的打击。相反的研究结论主要有Chen和Metcalf(1980),他们认为,很难证明企业的污染控制水平可以为企业的经营和规模带来重大影响。另一类研究主要针对环境污染事故是否能系统性地影响股价。Blacconiere等(1994)发现1984年联合碳化物公司博帕尔污染后,相关行业的公司股价都受到了负面影响。此外,一些针对环境诉讼事件的研究表明,平均每起环境诉讼案会给上市公司带来1%—2%的市值损失(Muoghalu et al.,1990;Lanoie and Laplante,1994)。(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