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的趋势化现象及国际经验分析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的趋势化现象及国际经验分析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鉴于生产性服务业主要以满足中间需求为主要特征,作为创造国民物质财富重要部门的制造业始终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否则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就会因为缺乏强劲需求的“源动力”而受到抑制。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的趋势化现象及国际经验分析

通过对1997年以来的中国投入产出表分析,发现中国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和融合程度虽然有所提高,但是借助制造业影响力和感应度系数分解可看到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还没有形成显著的互动关系,并且二者之间的非均衡融合程度依然较高,虽然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制造业的依赖程度比较高,但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的依赖度不高,二者融合发展的趋势不太明显。

总的来看,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演变过程中二者之间的确存在着千丝万缕的产业关联,生产性服务业从内生于制造业部门,到逐渐独立分化出来,再到与制造业互补性、融合发展程度不断增强,这本身就是产业发展环境变化和企业组织管理方式变革的结果。但鉴于生产性服务业主要以满足中间需求为主要特征,作为创造国民物质财富重要部门的制造业始终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否则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就会因为缺乏强劲需求的“源动力”而受到抑制。(www.xing528.com)

同时,结合2008年以来金融危机的教训以及中国大国经济特征来看,中国制造业作为实体经济的中坚力量必须要提高其发展质量和发展效率,提高其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要实现这一发展结果就必须在制造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的发展中融入更多的知识、信息和创新元素,逐步突破自身发展的困境和瓶颈,而这又离不开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特别是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的“鼎力相助”。所以,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要通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不断清除不合时宜的体制机制及政策障碍,增强市场竞争的有序性和规范性,借助合理的激励机制诱导市场主体在追逐利润中推动和实现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和融合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