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的历程和特征事实可看到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态势越来越凸显,产业边界也日益模糊,良性的互动发展机制对促进经济发展亦越来越重要。因此在国内外新的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的“倒逼”下,我们要积极借鉴国外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融合发展的宝贵经验,同时要汲取失败的教训,努力推动制造业实现转型发展,着力优化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的环境,加强产业间网络化互动,推动相关产业健康发展。
(一)选择重点产业和重点区域,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式发展
从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所取得的珍贵经验来看,优先发展信息技术、科技研发和推广等知识信息密集生产性服务产业可以提升生产性服务业的整体水平和服务能力,并有助于推动制造业结构升级。另外,信息化支撑下的金融服务、物流服务等生产性服务发展水平的提高,将有利于降低企业交易费用,助推制造业发展效率的提高。集中在纽约、芝加哥、波士顿等中枢城市的美国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物流服务、法律服务以及相关专业性商务服务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形成了集群式发展格局,进一步增强和夯实了这些城市作为科技中心、金融中心和产业发展中心在国内外服务市场上的地位、声誉和竞争力。同时,由于信息技术不断取得突破式发展、商务成本上升、竞争对手生产成本降低等原因,美国制造业发展模式发生了很多变化,其中制造业发展网络化、分散化以及郊区化趋势越来越明显。顺应于制造业产业发展趋势的改变,第三方物流、商务服务业的发展格局也随之作出了调整,这在促进原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新兴服务业态的产生,使产业间分工、融合进一步发展。除美国各生产性服务业出现集群式发展外,英国伦敦城的金融业和创意产业、日本东京的金融业以及科技服务产业、印度班加罗尔的软件业等都实现了集群式发展。集群式发展带来规模经济效果明显,导致成本降低和创新能力提高,这对提升国内制造业发展的空间辐射力以及在国际服务市场中的影响力具有重要作用。
从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发展以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来看,我们要重点选择和推动科技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以及第三方物流平台作为近期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努力促进这些新兴生产性服务实现集群式发展,发挥和增强这些新兴产业对制造业升级转型的推动作用。近年来,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我国各省市相继设立了众多规模不一的高新技术园区、物流园区,中心城市加快推进中央商务区(CBD)建设,力图进一步发挥和彰显相关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集群效应。但从实际产出和发展效果来看,大多数地方的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多还仅是地理区域上的聚集,产业间的分工合作层次较低,网络化分工产生的溢出效应不明显,且相关生产性服务业的创新能力不强,很难在国际市场上显示出明显的竞争优势。由于缺乏区域协同发展的观念和主动意识,在相关园区建设过程中,低水平、低层次重复建设现象普遍存在。因此,在今后推进生产性服务重点产业和重点领域的建设规划中,要努力主动清理和消除区域间产业集群式发展的制度壁垒,有效整合区域内及区域间的经济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加快推进优势产业集群尽快融入全球产业价值链体系。构建和加强共享信息的平台建设,提高平台服务能力,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实现上、中、下游各环节或节点的融合发展,以带动制造业转型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推进制造业生产组织模式革新,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业务融合不断深化
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化,制造业的发展成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主要需求拉动力量。从发达国家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的发展历程可看到,制造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是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原因。
比如,20世纪80年代开始,日本进行发展战略调整,充分发挥东京在人才、科研方面的优势,重点发展知识密集型的“高精尖新”工业,促使工业逐步向服务业延伸,实现“产学研”融合,强化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8]在先进制造业发展过程中,生产性服务业中的高科技产业如风险投资、商务咨询、现代物流、信息传输等迅速发展起来。
从目前我国制造业发展事实来看,虽然制造业体量和规模较大,但制造业中许多企业传统的经营观念和经营方式还没有发生根本转变,“大而全、小而全”的封闭式自我服务模式还较为普遍地存在,服务外包动力不足,生产性服务置于企业内部不仅增加了企业自身的运营成本、降低了企业经营效率和产品升级能力,也抑制了生产性服务专业化、产业化发展能力的提升。所以,在新的发展条件下,制造业企业应根据市场竞争的变化主动调整自身的生产方式和组织模式以适应竞争需要,将部分业务和环节外包出去,深化价值链的专业化分工,专注于核心业务能力的提升,以求降低运营成本、提升效率和竞争优势。在企业发展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积极向企业价值链的高端延伸,提升企业的服务功能。另一方面,引导和鼓励制造业企业加大投入中间服务,促进企业工艺流程不断优化、组织管理的信息化以及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以推动制造业企业整体经营效率的改善。(www.xing528.com)
制造业是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需求基础,发达国家以及像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制造业空洞化或不发达都已经不同程度地影响生产性服务业的稳定健康发展。因此,在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发达国家纷纷提出加强制造业发展的战略布局和构想,印度也试图提升“印度制造”的整体发展水平。从这些发展趋势我们可看出,在信息通信技术的支撑下,如果我国能够理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发展的机制,将有望形成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的良好态势。
(三)激发生产性服务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打造经济发展的新势能
企业具备持续的创新能力是其能够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安身立命的根本,因为只有具备这样的创新发展能力,企业才能不断为客户提供更加多样的新产品,进而不断提高自身在行业内的竞争力。当然,创新可能包含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内容,既包括自发创新,也包括针对客户需求变化的创新,还包含服务企业与客户的交互式创新。不管是哪种类型的创新都主要源于企业对获利机会和发展前景的敏感性,但是不同类型的创新又对应于不同的发展环境,自发创新的动力更多是源于市场竞争的加剧,对于这种创新的支持,政府需要营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坚持通过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打破垄断和不当的地方保护行径。而对于适应客户需求的创新和服务企业与客户间的交互创新则要求理顺生产性服务企业与制造企业之间的关系,在政策上鼓励和支持价值链上不同环节的企业加强合作和交流沟通,有效整合价值链上的资源,同时鼓励制造业企业突破传统观念,将部分服务环节分化出去,或根据自身优势剥离制造业务、发挥服务特长,转变为专业的服务公司。从发达国家产业发展的历程可看到,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发展能力的不断提升使得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助推作用和战略支撑作用日益凸显。
目前我国生产性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内部结构不合理、产业布局分散、业态种类不全等问题的存在都导致服务质量和服务能力滞后于制造业升级的实际需求,这也严重制约了生产性服务业的独立化发展。同时,研发、设计、物流、金融以及专业性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的发展滞后,不仅限制了高端制造业的发展,也抑制了制造业服务化发展趋势。今后,我国要实现工业与服务业的深度融合,逐渐完成工业2.0向工业3.0的升级,为工业4.0奠定基础,生产性服务相关部门创新能力亟待提高。在转变发展观念的基础上,通过政策支持、发展环境优化,引导和鼓励更多的知识资本和人力资本进入生产性服务业以促进该部门创新能力逐渐提升。同时,强化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联动,在产业互动发展中为生产性服务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机会,诱发生产性服务新业态、新产品持续涌现,为产业发展打造源源不断的新势能。
(四)营造良好的体制政策环境,推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从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种类、数量快速增加以及产业规模、服务质量和效率快速提高的事实,我们可发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政府管制的放松和业内竞争的加剧。因为过严的管制将导致其他资本进入相关服务业准入门槛过高,这将变相地制约了行业竞争、保护了先行进入的企业和资本,造成垄断现象的产生,导致产业发展效率低下,过度保护也会在无形中扼杀企业的创新热情和创新动力。因此,放松对服务业管制、营造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氛围有利于吸引更多资本和人才进入服务行业,促进行业创新发展能力的提高。反观我国服务业或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我们可看到正是过高的进入门槛限制了社会上富余资本的进入,长期受保护的服务部门不仅服务水平不高,服务的效率还很低,产业创新发展的激励明显不足。在今后改革的过程中,全社会要尽力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创设一个自由竞争的发展环境,不断降低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准入门槛,简化行政审批手续,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制造企业开展融资租赁、消费信贷、工程和设备总承包等相关服务业务。构建公平的竞争性市场秩序,鼓励竞争,努力打破部分服务行业的垄断格局,改变过往重视制造业发展、轻视服务业发展所制定的带有歧视性的产业政策、土地使用政策和财税政策,积极引导和催生生产性服务新产业、新业态的成长和壮大。在政策引导下鼓励企业与研发机构及科研院所形成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加快科研成果社会转化效率,提升企业产品适应需求结构和需求层次变动的能力。在良好的发展环境里,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化合作、实现融合发展。
伴随着中国不断融入全球化进程,世界每个角落都有“中国制造”的身影,中国已经成为全球重要制造基地,中国制造业的庞大体量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在今后改革过程中,我们要在借鉴国外产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尽力为产业间形成紧密的分工和合作关系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市场秩序,在企业逐利动机的诱导下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融合秩序的自发扩展,这是解决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困境、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提升经济发展效率的重要方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