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结构和服务投入率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结构和服务投入率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下面我们通过对1997—2012年期间相关年份投入产出表的相关指标计算来定量地看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总体发展水平、结构构成及其对制造业的服务投入率。但即便是与其他的新兴市场国家如印度、巴西、俄罗斯相比,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在GDP中的占比依然偏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和经济服务化水平仍相对较低。据此,根据2012年对生产性服务业中间投入率的计算结果,将生产性服务部门具体分成三类:一是中间投入率均小于0.5的生产性服务部门。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结构和服务投入率

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整体发展水平有了较大提升,制造业发展势头迅猛,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比较滞后。下面我们通过对1997—2012年期间相关年份投入产出表的相关指标计算来定量地看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总体发展水平、结构构成及其对制造业的服务投入率。

(一)生产性服务业总体发展水平

从表6-4可看到:首先,纵向来看,表中列出的各项指标除了国民经济增加值率有所下降外,其他数值都有所提升。这在一定意义上也表明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不断发展的生产性服务业对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比如,生产性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从1997年的5.5%上升至2012年的12.82%,在服务业增加值中的占比也基本稳定在1/3以上。国民经济中生产性服务业投入占总中间投入比重也有一定幅度提升,从2002年的8.7%上升至2012年的11.12%。但是,从国民经济的中间投入类型来看,物质性投入仍占绝对大的比重,1997年物质性投入占总中间投入比重为83.01%,到2012年时这一比重仍保持在79.93%,下降幅度非常小;而服务投入占中间投入的比重较小,基本不超过1/5。国民经济的增加值率也比较低,而且近年来还有所下降,这也充分显现了中国经济仍有以资源和要素投入为主的粗放式增长特点,随着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上资源要素价格的上涨以及资源环境瓶颈约束的趋紧,经济发展中“三高一低”发展模式的转变势在必行

其次,横向来看,2012年发达国家的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都在70%以上,部分发达国家的服务业占比更是接近或超过80%(如2010年美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是80.43%、国民经济增加值率为56.28%[17]),世界平均来看,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也达到了63.6%。OECD内多数国家的生产性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多在20%—40%之间,而且上升趋势依然比较明显。而2012年,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增加值比重为37.57%,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仅为17.58%,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当然这里本身就存在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异,相比于已经进入后工业化社会的欧美等地的发达国家,中国工业化进程还处在中期向后期过渡的阶段,要达到发达国家的现阶段发展水平,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即便是与其他的新兴市场国家如印度、巴西、俄罗斯相比,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在GDP中的占比依然偏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和经济服务化水平仍相对较低。

表6-4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总体发展水平(%)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年份的投入产出表计算。

(二)生产性服务的中间需求率和中间投入率

1.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需求率

根据中间需求率的定义及其经济含义,通常将中间需求率大于0.5的服务部门定义为生产性服务部门,这些服务业部门主要为其他部门提供中间投入,从表6-5可看出,本研究选择的生产性服务业基本具备该条件,尤其交通运输及仓储业、邮政业、金融保险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中间投入特征明显,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作为中间投入增长趋势日益明朗,这也表明生产性服务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黏合、润滑、推进”作用不断凸显。但是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中间需求率却不断下降,其发展越来越依赖最终需求的增长,这似乎与通常的理解不一致,因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生产型企业对信息技术的需求正在强劲增长;但从另一角度来看,随着互联互通技术的普及,最终消费领域对信息技术的需求确实出现了“井喷式”增长,这必然会拉升信息技术等服务用于最终需求的比重。

表6-5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需求率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年份投入产出表计算。

2.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投入率

根据中间投入率的定义及其经济含义,我们可得知中间投入率与增加值率是反向变动的,中间投入率越高,国民经济的增加值率越低,反之亦然。所以我们可以把中间投入率大于0.5的生产性服务部门称为“低附加值、高带动型”部门,把中间投入率小于0.5的生产性服务部门称为“高附加值、低带动型”部门。据此,根据2012年对生产性服务业中间投入率的计算结果,将生产性服务部门具体分成三类:一是中间投入率均小于0.5的生产性服务部门。此类属于“高附加值、低带动型”的部门,如金融保险业;二是中间投入率大于0.5的部门。此类属于“低附加值、高带动型”的行业,如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三是中间投入率无法明确区别的部门,如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另外,从生产性服务细分行业来看,中间投入率都有所上升,不过各细分行业增长速度快慢有所不同,如交通运输及仓储,中间投入率从1997年的0.434 3升至2012年的0.629 9,增长幅度较大,随着经济发展规模和市场范围的快速扩大,交通运输体系的构建及其运行效率的改善和提高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愈加凸显;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中间投入率一直比较高,2012年该行业的中间投入率为0.674 0,这也表明专业性较强、知识化水平较高的商务服务业的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从金融保险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中间投入率来看,一直相对较低,对其他部门的支撑作用不明显。近年来,金融部门居高不下的利润率也印证了这一结论,同时,我们可看到由于受到信息不对称、市场风险以及服务中小企业成本的影响,金融业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供给往往是“短缺”的,许多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这必然会抑制和限制中小企业的发展,所以国家在政策设计上要充分考虑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需要,鼓励金融部门在强化风险管理的基础上,充分满足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资金的需求,缓解资金制约中小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瓶颈效应。

表6-6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投入率(www.xing528.com)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年份投入产出表计算。

(三)生产性服务业的部门构成、投入结构和服务投入率

1.生产性服务业的部门构成

生产性服务业的部门构成分析生产性服务主要由哪些部门提供。从表6-7可看出:2012年生产性服务部门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或产业的中间投入从高到低依次是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及综合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占生产性服务总投入近1/3,这从侧面表明传统的生产性服务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优势地位仍比较明显;金融业以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也各占1/5,这也充分体现了现代服务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而科学研究以及与信息技术服务相关的生产性服务部门所占比重较小。另外,从纵向来看,生产性服务各部门的发展趋势不同,传统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虽然比重一直比较高,但长期来看下降趋势明显,比如从2002年的45.49%降至2012年的33.91%,在大约十年的时间里下降了近12个百分点;信息技术服务部门也出现下降,但降幅较小;知识、信息和人力资本密集的金融业、商务服务业以及与科研投入相关的服务部门整体上则在不断上升。综合来看,相比于处于更高发展阶段的发达国家,我国生产性服务部门构成层级偏低,并且仍以传统的或低端的劳动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为主,而具有较高技术、知识和人力资本含量的现代或高端生产性服务部门的服务供给规模相对较小,而在发达国家知识密集型的商务服务业恰恰是生产性服务供给的主要部门,如在2000年,13个OECD国家在生产性服务供给部门构成中“房地产、租赁和其他商务活动”所占比重最高,平均达30.82%,而美国的这一比重高达40.3%[18]。具体数据见表6-7。

2.生产性服务业的投入结构

生产性服务业的投入结构分析生产性服务主要投向了哪些部门或产业。从表6-7可看到,生产性服务基本都投向了制造业和服务业自身。2007年之前,制造业是生产性服务投入最多的产业,其中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又是生产性服务投入的主要部门,而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的中间需求较小;但在2010年及2012年,生产性服务对服务业的中间投入超过了对制造业的中间投入,2012年,对服务业的中间投入比对制造业的中间投入多了近16个百分点;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业以及矿产资源行业、水电燃气以及建筑业的中间投入很少,并且还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生产性服务业投入结构的这种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是一致的,因为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工业经济逐渐实现向服务经济的转型,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显著上升,服务部门的规模也显著扩大,所以生产性服务的对象逐渐从以服务工业为主转向以服务业为主。当然,制造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对高质量、高效率的生产性服务需求不仅不会减弱反而会进一步增强。因此,今后发展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不仅要增加数量、种类,更要不断调整结构以便于充分适应和满足市场主体对高端生产性服务中间需求的增加,进一步增强高端生产性服务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表6-7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部门构成、投入结构和投入率(%)

注:生产性服务投入结构=生产性服务投向各部门的中间投入/生产性服务总中间投入;各部门生产性服务投入率=各部门生产性服务中间投入/总投入。1997年生产性服务业包括:货物运输及仓储业,邮电业,金融保险业,科学研究事业,综合技术服务业。其行业划分与2002年以后的有所不同。分类中不包含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年份投入产出表计算所得。

3.生产性服务业及其细分行业的服务投入率

生产性服务业服务投入率主要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对生产性服务的依赖程度,或者说生产性服务业及细分行业对各产业部门发展的重要性。通过分析生产性服务业及细分行业的服务投入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首先,从表6-7可看出,与生产性服务业投入结构类似,制造业部门和服务业部门的服务业投入率比较高,而且从变化趋势上看也基本一致,即2007年之前,制造业的服务投入率高于服务业的服务投入率,但在2010年之后,情况出现了反转,服务业的服务投入率显著上升,而农业以及矿产资源行业、水电燃气以及建筑业的服务投入率依然很低。其次,从生产性服务细分行业来看(见表6-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对制造业的服务投入最高,但下降趋势明显;对服务业的服务投入率有所提高,但是提高幅度不大。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对制造业的服务投入率呈现下降趋势,对服务业的服务投入率提高较快。金融保险业对制造业的服务投入率较低,而且十几年来都没有显著提高,但对服务业的服务投入率在2012年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服务投入率虽然算是较高的,但增长趋势不明显,对服务业的服务投入率有一定程度提高。研发、专业服务、科技推广应用业对制造业的服务投入率呈现上升趋势,对服务业的服务投入在2012年有了较大提高。所以,总的来看,各生产性服务业对服务业的服务投入率增加,对制造业的服务投入率变化趋势不同,传统的生产性服务对制造业的服务投入率呈现逐步减少趋势,而现代生产性服务部门对制造业的服务投入率有所提高,尤其像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商务服务业、研发科技服务等。从各生产性服务业对国民经济整体的服务投入率来看,除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及软件业有小幅度下降外,其他部门的投入率都在上升。

表6-8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细分行业对各部门的服务投入率(%)

续表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年份投入产出表计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