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融合的理论基础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融合的理论基础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部分将从产业共生理论、知识链视角以及产业结构升级三个方面来探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和融合的理论根基。而生产性服务业也可以充分地分享制造业进行专业化生产导致中间需求市场规模扩大带来的好处。从以上分析可看到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这种互动是一种互利的行为。生产性服务业被称为制造业或其他产业发展的润滑剂、黏合剂和推进剂,在经济发展中生产性服务投入的增加使得该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摩擦减少、协调性增强。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融合的理论基础

伴随着社会分工的深化、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以及技术支撑体系的完善,制造业服务化和服务业产业化成为并行不悖的产业发展新趋势,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产业界限越来越模糊,制造业企业在整合自身资源的基础上由单纯提供产品向提供“产品—服务包”转变,有的甚至逐渐将企业的获利重点直接转向提供服务环节,通过对价值链两端相关服务环节的控制来强化其价值链治理能力;或者一些实力较强的生产性服务业通过向制造业产品技术研发设计、物流、营销和售后等阶段延伸、渗透,形成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在产业链上一体化的功能体系,达到互动、融合和共生的生存状态。本部分将从产业共生理论、知识链视角以及产业结构升级三个方面来探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和融合的理论根基。

(一)基于产业共生理论的视角

共生理论逐渐被经济学家用来分析经济组织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或用来揭示和解释产业交互融合渗透的经济现象。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以及各种经济制度的调整变革,不仅经济环境的复杂性大大提高,而且产业或企业经营的边界也越来越模糊,产业间的互动融合趋势增强、交互融合程度进一步加深。

产业共生是以独立产业或其业务模块为共生单元的经济现象。广义上看,产业共生指在社会分工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不同产业之间或企业之间出现的业务互补、融合和协同发展的经济联系。狭义上看,就是指因为某种机制构成的变化导致同类或相似产业的业务单元之间出现互动、融合、协调的发展状态。产业共生的三个核心特征是产业间的融合性、互动性和协调性[8]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这两大产业间存在明显的产业共生特点。首先,两者之间产业融合特征突出。制造业是生产性服务业的主要需求方,在工业经济发展的早期和中期,生产性服务往往内置于制造业中,服务或依附于制造业,同时也是提高制造业产品的差异性以及体现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业化后期或后工业化社会,生产性服务虽然逐渐由“内部”走向“外部”,但制造业对服务产品的强劲需求依然是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而生产性服务嵌入到制造环节是提高制造业竞争优势的关键,反过来也推动了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规模化和市场化发展。在市场拓展、技术应用、业务融合和价值创造等方面,二者之间呈现出典型的“鱼”与“水”的共生关系,二者的有机结合共同提高了产业价值或财富创造的能力。其次,二者之间的互动性增强。在实现外部化独立发展的生产性服务业为制造业发展提供必需的高效率专业化的辅助性和支持性服务资源时,制造业企业就可以集中企业的资源和要素专注于企业核心业务。而生产性服务业也可以充分地分享制造业进行专业化生产导致中间需求市场规模扩大带来的好处。从以上分析可看到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这种互动是一种互利的行为。再次,二者之间的协调性明显。生产性服务业被称为制造业或其他产业发展的润滑剂、黏合剂和推进剂,在经济发展中生产性服务投入的增加使得该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摩擦减少、协调性增强。

(二)基于知识链的视角

近年来,不少学者对知识链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基本形成两种观点:企业间知识链和企业内知识链。不管是企业间知识链还是企业内知识链理论都强调通过建立交互式学习平台来促进知识在企业间或企业内的流动和扩散。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和融合的角度看,基于交互式学习平台而进行的产业间互动和融合就是引导产业间或产业内知识在知识链中传播、扩散、溢出、转化、创新、应用和反馈,从而实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组织管理模式创新。(www.xing528.com)

知识具有边际报酬递增、边际成本下降、异质性等鲜明特征,所以知识已经成为企业或产业发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大都以知识密集为主要特征,生产性服务的供给质量和服务效率本身就是以专业化知识为前提,通过提供高密度的知识、信息等服务产品,来提高投入这些中间品的其他企业或部门获取高附加值的能力,并强化这些企业或部门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Grubel和Walker指出生产性服务业成为这种知识和人力资本进入生产过程的重要渠道,同时成为劳动力和物质资本创造更高的生产率并改进商品与其他服务质量的重要动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企业通过构建“知识共同体”,不仅实现了知识互补,更重要的是二者在合作创新中相互作用、协调运作,实现整体功能大于各成员功能之和,即二者之间合作的本质是新知识系统的构建。[9]

在信息经济或知识经济时代,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产业边界越来越模糊,二者之间基于知识、信息和技术的互动和融合趋势日益增强,并逐渐形成了依附在产业链上的比较完整的呈现网状结构、双向促动知识多元的知识链条。制造业投入服务化或制造业服务外包,特别是研发设计等关系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部分都可能通过服务外包而实现知识创造,可见知识链构建在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中具有重要地位,生产性服务业价值的彰显特别是知识密集功能的发挥更希望能嵌入到制造业的关键性部门。[10]二者之间基于信任的长期合作,不仅能够降低彼此的交易成本,而且有助于新知识的生产、流动、扩散、反馈、循环,实现互利性的“双赢”,进一步加快企业或产业间的互动融合。所以,基于知识链的视角,我们可看出在知识链基础上生产性服务与制造业之间相互学习有利于促进可编码的显性知识和不可编码的隐性知识相互转化,最终实现和加快不同企业知识和信息的流动、积累、创新,使得产业间互动和融合趋势不断深化。

(三)基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视角

产业结构优化是指各产业协调发展、产业整体发展不断合理化和高度化,并最终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和宏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的过程。产业结构优化作为一个动态的、相对的概念,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其内涵也在发生着变化。在新的发展环境中,具体来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深化对产业结构优化的理解:首先,产业结构优化的最终目标除了实现效益最大化,还要实现生态效益最大化和维持产业系统的稳定性;其次,产业结构优化的原则是推进产业间关联深化、协调发展能力和产业综合素质的提升;最后,产业结构优化的过程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国际化和生态化。[11]产业结构的优化使得产业结构逐步改善、产业素质逐渐提高,这就是产业升级的过程。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一般会先经历初级阶段,主要依赖资源和要素投入的增加来促进经济增长,而后逐渐依靠知识、信息和创新来驱动经济发展。观察发达国家产业结构演变的历程,可发现先行工业化国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直观地表现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渐上升的过程,而从深层次来看正是由于经济发展中具有知识、信息、人力资本密集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才导致产业结构逐渐呈现知识密集、创新涌现、产业间联动效应凸显的新特征。所以,具有高智力、高产业关联和富有创新性等特点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加快推进制造业升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必不可少的。

在当前,经济发展形势的变化倒逼着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通过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来不断驱使制造业结构调整升级不仅是必要的、有效的而且是可行的。不管是基于价值链还是产业链来看,制造业升级或产业优化升级就是向“微笑曲线”(见图6-1)的两端攀升,增加产品生产全过程中的服务特别是生产性服务投入的过程。只有投入更多的富含技术、知识、信息和人力资本的生产性服务,才能提高企业获取高附加值的能力,增强企业对价值链的治理和控制能力,在此过程中逐渐实现产业结构的软化、优化和升级。从发达国家以及部分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演变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经济增长中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明显上升趋势,那就是国民经济中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显著上升。发达国家的服务业增加值占比基本在70%以上,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的增加值也在70%左右,在OECD国家,FCB(金融、信息和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均超过1/3,在美国生产性服务业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将近50%[12]。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除了由信息技术发展推动以外,主要源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制造业为了降低自身的组织成本、生产成本以及更加专注于核心业务的发展而不断将部分非核心的服务活动外包出去,这为生产性服务业的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市场支撑;二是市场竞争环境和技术背景的变化诱导或倒逼制造业结构转型,制造业为了占据价值链或产业链的高端,在生产过程中对人力资本、知识资本和信息资本密集的生产性服务投入日益增加,而事实上这部分生产性服务的嵌入不仅促使制造业生产迂回程度增加和分工深化、提高了制造业的运行效率和获利能力,也促进了相关产业的人力资本积累和知识的交流传播,促进了二者之间越来越多的融合与互动。所以,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实质上就是不断提高生产性服务业服务投入质量、效率以及促进其与制造业产业关联效应不断增强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生产性服务业获得了充分发展,制造业发展质量、层次和结构也不断提升,产业结构也就自然地实现了优化和升级。

图6-1 微笑曲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