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部分的实证分析部分地显示了作为制造业中间投入的生产性服务的发展有助于降低制造业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提高制造业生产和运营效率。在全球化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中国制造业要想规避“低端锁定”的风险、提高价值链的治理能力,实现向价值链两端的爬升,就要大力支持和鼓励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否则落后的生产性服务将成为制约制造业乃至整个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
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一方面中国生产性服务业规模较小,服务种类、数量以及服务质量远远适应不了市场需求,并且其专业化水平不够、服务效率低和收费不规范等问题也饱受诟病;另一方面制造业企业因为担心外购服务所产生的交易成本较高以及长期合作可能招致“承包方控制”等问题,“自我服务”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即便这些内部提供的服务不具有比较优势,制造业企业也不愿意实现这些业务的有效剥离,这又使得生产性服务面临中间需求不足的制约,较小的市场规模和市场容量又将进一步限制生产性服务企业专业化和规模化成长与发展,致使其在提升制造业效率方面出现“梗阻”现象。而以上问题的出现与当前中国整个市场环境和市场秩序的不完善有脱不开的干系。因此,不管是为了发挥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乃至整个中国经济“心脏和翅膀”的引擎作用,还是为了增加生产性服务的市场需求、拓展生产性服务发展的市场空间,我们都应该加快推进市场化改革特别是服务领域的相关体制和机制改革,以此为突破口来打通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制造业效率的通道,实现二者之间良性互动和循环。具体来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来促进和实现生产性服务业自身充分发展的同时改善和提高制造业效率、加快实现制造业的转型和升级。
(一)推进和深化市场化改革,为各类资源和要素的高效配置营造低交易成本的市场环境
因为服务产品的特殊性,服务品交易对象往往是一些无形的“服务”或“承诺”,面临道德风险或逆向选择的机会主义行为和风险大大增加,仅仅依靠过去行之有效的商人之间双边乃至多边信用关系来保证这种非人格化的交易已经不可能了。因此,生产性服务业乃至服务业的发展对软性制度环境的敏感性和依赖性较强,只有创造和建立一个可靠的司法体制和良好的诚信与执法环境才能有效地降低服务品的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进而为服务业及其他相关产业深化发展提供必要的制度和体制支持。因为在一个缺乏诚信的市场秩序里,人与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信任关系就无法有效建立和维持,欺诈行为盛行、交易费用过高,这会使服务业的发展举步维艰甚至根本无法发展。[27]许多经验研究也表明加快服务业发展必须首先创造必要的制度条件,这在当前是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极为紧迫的任务。
(二)放宽市场准入、强化服务市场竞争是推进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重要途径
目前,中国大部分生产性服务业都存在进入管制及市场垄断,如金融、铁路运输、信息服务等行业。虽然管制或垄断的原因各异,但是客观事实是进入管制或垄断的存在抑制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市场竞争带来的活力和创新机会,另外这些行业有形或无形的进入壁垒的存在还导致生产性服务业就业人员总体规模较小,导致行业内的专业化供给能力较低。所以除少数生产性服务的关键部门和环节外,应强化“非禁即入”的原则,积极打破垄断、降低进入门槛、放宽进入领域,引入竞争,并充分发挥竞争带来的“鲶鱼效应”。通过建立公开、透明、平等、规范的市场准入制度,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市场的繁荣和兴盛,实现生产性服务业“自我增强”效应以及与其他产业的互动和融合。(www.xing528.com)
充分认识到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核心要素就是要依赖高素质的人力资本。在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背景下,人力资本面临着较高的折旧率,这在强调专业性和创新性的知识密集型商务服务业(KIBS)中表现尤为明显,因此使这些部门的从业者不断接受职业培训等继续教育也尤为重要。因此在财税制度方面如果允许甚至是鼓励生产性服务部门的人力资本折旧,并在税前扣除该成本的话就会诱导和激励生产性服务部门增加人力资本投入,这对提高生产性服务部门的人力资本存量,继而提高生产性服务的质量、层次和效率具有较强的推动作用。另外,目前正在全面推进和实施的“营改增”计划将会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一个更好的税收环境。
(四)调整财税政策,强化产业关联,实现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和融合
通过财税政策的调整,鼓励和诱导企业摆脱“自我服务”的低效率方式,集中发展第三方服务[28]。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制造业仍是生产性服务的主要需求方,政府通过财税政策的调整鼓励制造业企业将部分自身提供效率低下的生产性服务外包出去。特别是要弱化大型国有企业一体化的政策激励,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有效降低外购生产性服务的市场风险和不确定性,这不仅有利于制造业企业降低生产和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的生产率和对市场需求的弹性反映,也使企业能将更多的精力倾注于自身的核心业务,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以更好地适应和满足国际市场竞争的需要,同时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创造日益扩大的市场空间。而强劲的市场需求刺激,有利于实现生产性服务业的专业化和规模化发展,也为第三方服务市场的健康发展创造必要条件。另外,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下,还需要通过公共信息平台的搭建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来加快标准化设施的建设和应用,实现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发展联动。通过加快发展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服务,推广制造施工设备、运输工具、生产线等融资租赁,创新金融服务,不断提高生产性服务自身的市场供给能力和服务效率,为制造业发展提供新动力和新势能,强化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内生技术经济联系,在二者之间建立顺畅通达的传导机制,增强二者之间的互动和融合,提升制造业乃至国民经济发展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