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利用Eviews8.0软件对2004—2013年的地区面板数据进行了计量分析,并作了Haus man检验,从检验结果来看,全国及东部地区的模型Ⅰ和Ⅱ都拒绝虚拟假设,并在1%显著性水平下接受固定效应,而对于中西部地区的模型Ⅰ和Ⅱ,在10%显著性水平下都不能拒绝虚拟假设,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且从R2来看,选择的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度。具体结果如表5-3所示。
表5-3 全国和地区层面制造业实证分析
注:括号内数值为P 值。***,**,*分别表示在1%,5%,10%水平下显著。使用Eviews8.0完成。
(一)从目前情况看,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发展、提升制造业效率作用不明显
从模型Ⅰ来看,不管是全国层面还是地区层面,生产性服务业影响制造业发展的实证检验虽然回归系数的符号和预期相一致,但是都没有通过10%的显著性水平的检验。从模型Ⅱ来看,在全国层面,低端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了制造业发展,在1%显著性水平下,低端生产性服务劳动投入每提高1个百分点,制造业效率提高0.808 1个百分点。分地区来看,在东部地区虽然该项回归系数为正,但没有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而在中西部地区,虽然经过了显著性水平检验,但是与预期的方向相反。高端生产性服务虽然都通过了10%以下的显著性水平检验,但是全国层面和东部地区的回归系数与预期方向相反。而在中西部地区,生产性服务在较高的水平上促进了中西部地区制造业效率的提高,这似乎和通常认识正好相反。
除了制造业指标选择可能不恰当外,也说明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目前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制造业效率、促进制造业发展的效果并不明显。虽然从理论分析来看,生产性服务分工越细、种类越多,其作为制造业中间投入就能够通过更多的通道把各种知识、信息和人力资本密集的要素导入到制造业中去,从而增加制造业产品的多样性和个性化,利用生产性服务包含着的有利于增强核心竞争优势的隐性知识,提高制造业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市场定价能力以及市场势力,强化其获利能力,从而促进制造业升级。但事实上,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制造业生产和运营效率的具体效果还受到经济发展所处阶段和发展环境的制约。从当前情况来看,一方面,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和规模化发展水平还不高,其本身在国民经济中的增加值占比和就业比重还较低,对其他产业或行业发展的影响力和感应度都比较小,特别是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更是如此;另一方面,传统制造业发展方式还没有根本转变,限于市场交易环境和交易秩序并不完善,交易成本较高,制造业企业外包生产性服务的意愿并不强烈,“大而全、小而全”的发展模式还比较常见,许多生产性服务仍内置于企业内部,导致生产性服务业的市场规模化效应和专业化效应无法充分发挥出来,从而限制了制造业效率的提升。与此同时,加工贸易为主的制造业发展模式以及生产性服务外包倾向于选择国际上较大的生产性服务供应商等原因也使得国内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互动和循环被割裂,抑制了国内生产性服务业整体素质和水平的提高,这反过来又制约了制造业整体发展能力的改善和提高。但从发展的趋势来看,随着市场商业环境以及体制政策环境的优化,比如信用体系的完善、营改增的全面推行,企业间的专业化分工必将不断细化和深化,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市场规模将不断提高、市场空间也将变得更加广阔,其专业化和规模化效应将不断凸显,而制造业企业为了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明显的竞争优势,也会在市场交易环境更加优化的背景下将自身不擅长的一些生产性服务外包出去,以充分利用外部专业化和规模化程度更高的生产性服务带来的诸多益处。
(二)制造业企业数量的增加有助于提高制造业效率
一般来说,制造业行业内企业数量的多寡,一方面体现了制造业行业规模的大小,另一方面也表明了企业间竞争程度。同一行业内企业数量越多,企业间竞争越激烈,越有利于激励和促使制造业企业不断提升企业的运营和管理效率。因为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必须想方设法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生产和运行效率,这必将倒逼企业将自身不擅长的一些服务外包给外部市场上专业化程度较高的供应商,转而培育自身具有比较优势或竞争优势的环节。通过企业或行业间的专业化分工来实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竞争优势的目的。(www.xing528.com)
从模型Ⅰ的实证结果来看,在全国层面,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单位数每提高1个百分点,制造业效率提高0.501 6个百分点,在中西部地区情况类似,且都在1%水平下显著,但是在东部地区,企业单位数的增加对制造业效率提高的作用恰好相反,可能是由于东部地区制造业企业数量过多导致企业间出现过度竞争甚至是恶性竞争,这反而会抑制制造业效率的提升。但整体来看,竞争的增加还是有利于促进制造业效率提升的,因此地方政府应减少对微观市场主体的过多干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优胜劣汰”的筛子作用,在充分的市场竞争中实现“适者生存、劣者淘汰”。
(三)物质资本仍是影响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工业化过程中,物质资本是制造业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投入,而且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以及科学技术在制造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制造业投入的物质资本在总投入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即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从实证分析结果来看,在模型Ⅰ中,从全国层面看,制造业企业资本有机构成每提高1%,制造业效率提高0.271 3,在中西部地区制造业企业资本有机构成每提高1%,制造业效率提高0.989 4,且都在1%水平下显著,但在东部地区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对制造业效率的提升作用相反。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在东部沿海地区由于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以及良好发展基础,制造业中吸纳的资金过多,资本形成过快、投资收益出现持续恶化,这反而抑制了制造业效率的提高。因为从一般的经济学意义上来看,投资的边际效率是递减的,如果出现过度投资和过度竞争,企业的技术选择就会呈现资本替代劳动的倾向,从而使企业的技术选择路径逐渐偏离要素的自然禀赋结构,资本-劳动比率会出现持续上升的势头,在加快资本深化的同时,也将导致投资收益率出现持续而显著的恶化。[24]东部地区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没有促进制造业发展可能就是由于物质资本投入过多,人力资本的投入和技术演进不能与之形成良性匹配,反而抑制了东部地区制造业比较优势的发挥和竞争优势的形成,不利于该地区制造业效率的提高。而从全国来看,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物质资本仍是制造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所以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有助于促进制造业效率的改进。而随着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分工的深入发展,竞争的加剧将使制造业企业对技术和知识的需求更加强劲,增加对外部专业化水平更高的人力资本、知识资本和信息资本的采购,并将其不断嵌入制造业生产过程中,提高制造业企业创新能力,而制造业企业的技术进步又将导致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从而提升制造业效率。由此也可看出,物质资本投资效率的提高离不开高水平、专业化的生产性服务供给的增加。
另外,从业人员的教育程度会影响各产业发展,从全国层面看,从业人员教育程度每提高1个百分点,制造业效率提高0.392 3,且在1%水平下显著。所以说较多的人力资本存量一方面有利于直接地促进制造业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教育程度较高的生产性服务业从业人员具有较丰富的知识资本和人力资本也有助于提供更多专业化、精细化和高端化的生产性服务,生产性服务的供给质量和供给效率不仅会间接地促进制造业的发展,也会形成倒逼机制,促使制造业提升制造环节的技术水平、提高附加值创造能力或迫使制造企业进行功能延伸,以适应服务环节的变化。
研发投入的强度与制造业效率提升正相关,这与理论分析一致,从实证分析的结果可看到在全国和东部地区,滞后一期的研发投入每提高1个百分点,制造业效率分别提高0.378 6和0.540 1个百分点,且在1%水平下显著,但在西部地区效果相反。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方面为制造业生产创造更广阔的市场需求、拉动制造业整体规模的扩大以及促进制造业升级,另一方面较高的城市化水平容易形成人才、资本和技术等各种要素的集聚,便于各种专业化知识技能的传播和积累以及各种专业化企业的成长和壮大,通过竞争效应、专业化效应以及学习效应有利于强化知识、技术的外溢效应,促进制造业效率的提高,刺激和诱导制造业升级。在实证分析中,可看到城市化水平与制造业效率提升基本正相关,除中西部地区外,在5%和1%水平下显著。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还较低,这不仅会抑制对制造业产品的市场需求,也在抑制制造业发展的同时间接地阻碍了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