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制造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承担了重要角色。在集聚各种生产要素的过程中,制造业创造了巨大的国民财富,为中国、为世界提供了日益丰富的产品,使中国一跃成为活跃在世界舞台上的制造业大国。2010年中国制造业占世界制造业的比重为19.8%,以微弱的优势超过美国(19.4%)成为“世界第一”,确实成为全球制造业大国。在看到中国制造业发展取得喜人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发展中面临的困境:一方面制造业发展依然在很大程度上延续着“三高一低”的粗放发展方式,工业能耗占全国能耗比重超过70%,诸多工业产品的单位能耗远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另一方面正如学者金碚指出的“中国制造”面临资源环境和要素成本上升的巨大压力,产业利润率明显偏低,同时还受到高端制造业向发达国家回流和低端制造业向低成本国家转移的双重挤压,所以中国制造业发展正面临着各种“内忧外患”的发展困境,面临着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下如何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抉择。因此,中国制造业自身存在的附加值偏低、发展方式粗放、产能过剩、制造业整体效率不高以及创新能力亟待提高等问题成为中国制造业乃至整个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主要困境和突出障碍,所以中国制造业发展和前行道路上遇到的困难仍需要通过不懈努力来克服和超越。
(一)制造业“大而不强”现象突出
1.人均制造业增加值偏低
中国作为世界“制造工厂”,为世界各国人民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质优价廉的产品,制造业增加值总量颇高,占有国际市场份额最大,但人均制造业增加值并不高。2000—2014年中国人均制造业增加值以年均9.26%的增长速度快速提高,与新兴市场国家相比,我国人均增加值还不算低。但与发达国家特别是以往的制造业强国相比,我国人均制造业增加值明显偏低,2014年我国人均制造业增加值只相当于美国的22.09%,日本的15.41%、德国的15.75%(见表4-1)。
表4-1 中国与世界其他主要制造业国家的制造业增加值情况(单位:美元)
注:中国数据不包括港澳台数据,a表示估计值。
资料来源:UNIDO Statistics,2000-2013,UNIDO Statistics,2014。转引自:孙理军、严良:《全球价值链上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绩效的国际比较》,《宏观经济研究》2016年第1期。
2.制造业整体附加值偏低,劳动生产率不高。
多年来,中国制造业的“野蛮生长”主要依靠较低的生产要素成本和较宽松的资源环境约束,这也是制造业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获得市场竞争优势的主要法宝,以核心技术、品牌、标准为代表的高端竞争优势尚未形成,这导致了制造业附加值总体偏低。与此同时,大量低廉的劳动力涌入到制造业中带来低成本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又被制造业企业较低的劳动生产率抵消了,导致中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仅相当于美国的13.25%、日本的13.92%和德国的22.64%[7]。
3.中国制造业产业结构不合理
在中国制造业发展中,我们会看到存在不少结构不合理问题,最明显的就表现为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不足、而技术含量低的制造产品严重过剩。一方面,由于核心技术研发能力比较欠缺,装备制造业尤其是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严重滞后,而高技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和层次恰恰体现了一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优势,也是撑起一国经济发展的“钢筋铁骨”,核心技术的短缺也导致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严重依赖进口的情形。另一方面,低端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占比较大,由于行业进入门槛较低,在这些制造业部门存在严重的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现象,这也成为制造业结构失衡的重要方面,不仅导致能源资源的高消耗、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还致使要素配置效率严重受损。
4.制造业企业营利能力有待提高
虽然制造业企业的规模增加了,但整体来看,企业的营利水平还比较低。通过比较2015年财富500强中居前10位的世界制造业企业和进入世界500强的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中前10家的净利率和资产收益率(见表4-2、表4-3),我们可看到中国制造业企业虽然营业收入很高,但是其获利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中国制造企业在全球产业链条中始终处于加工制造的低端领域,在前后两端的挤压下,其获利空间较小和获利能力较低也决定了中国制造业行业整体发展质量不高。现有资料表明,目前中国制造业的增加值率仅为26.23%,与美国、日本及德国相比分别低22.99、22.12及11.69个百分点。
表4-2 2015年财富500强中居前10位的世界制造业企业(www.xing528.com)
资料来源:2015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
表4-3 2015年进入财富500强排名前10位的中国制造业企业
资料来源:2015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
(二)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科技创新还不足以支撑制造业的产业升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研发投入强度不断提高,1978年研发强度为0.65%,到了2015年,研发投入经费总量达1.4万亿元,在经费投入总量上仅次于美国,研发投入强度上升至2.10%。但横向来看,与美国、日本、德国、韩国等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2013年美日德韩四国的研发投入强度分别为2.79%[8]、3.49%、2.94%、9.26%。在研发经费的使用上,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也存在较大差别。一方面,中国制造业的研发经费投向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比较少、投向资金密集型制造业则比较多,而能够彰显一个国家制造业参与国际竞争实力的恰恰是这些驱动技术进步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如2014年中国高技术产业R&D经费占工业增加值的比例仅为0.08%,而2009年美国的这一比重高达19.74%。另一方面,中国制造业的研发经费主要用于降低成本的工艺开发,而用于原创技术研发的则比较少。而产业发展的事实证明,自主创新能力的缺乏已经成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创造高附加值能力提高的短板,也是遏制“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和“中国创造”的关键原因。更为重要的是,这种不合理的经费使用结构和低效的使用效率使得制造业转型升级缺乏必要的原动力。
(三)产能过剩成为阻碍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顽疾
在利好的中央和地方政策、廉价的劳动力、过低的土地价格以及扭曲的资源和环境价格等刺激之下,制造业的投资率一直居高不下,多年来制造业的固定资产投资率年均增长速度在20%左右,且地区之间产业结构同构现象严重。各地区高投资积淀了制造业较高的生产潜力,在国内外市场需求逐渐饱和的情况下,相关行业的产能过剩越演越烈。通常来看,当企业产能利用率不足90%且持续下降时,表明企业设备闲置严重,最终必然形成产能过剩。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制造业的平均产能利用率约为60%,不仅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当前工业利用率78.9%的水平,也低于全球制造业71.6%的平均水平。[9]除了传统的钢铁行业、汽车行业、家电行业等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外,新兴产业中的风电设备、太阳能光伏发电用多晶硅等部分行业也暴露出产能过剩隐患。另外,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让欧美等国重新认识以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的重要性,这必然对以出口导向为主要特征的中国制造业形成强硬的结构性制约。即便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利好形势下,中国制造业试图借助于外部市场来消化过剩产能也将面临诸多变数和风险。
因此,原来地区间的重复投资和恶性竞争不仅导致制造业自身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经济效益低下,由此所导致的产能过剩问题更是成为严重抑制我国工业和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硬伤。2015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2016年的经济工作重点之一就是“去产能”,努力解决“僵尸企业”问题,协调好去产能、促发展和稳就业之间的关系,可见产能过剩问题不仅已经产生严重经济后果,而且在较长时间内会成为制约中国制造业乃至整个经济发展的棘手难题,实现制造业整体发展素质和生产运行效率的提高必须要翻越消解产能过剩这座“高山”。
(四)制造业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趋强
中国传统制造业发展多属于典型的“三高一低”的粗放式发展模式,资源和能源的消耗率高、利用率低,而高负荷的污染物排放给资源环境造成巨大压力,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明显下降,资源和环境面临日益严重的压力对制造业发展的瓶颈效应越来越明显,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受到巨大挑战。具体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中国的单位GDP平均能源消耗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通过比较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能源供应量/GDP(吨标准油/千美元)可看出中国能源消耗较高,2014年,中国这一比值是0.62,世界平均水平是0.24、美国是0.15、日本是0.10、德国是0.1、韩国为0.22。(2)能源投入结构不合理。中国的电力主要通过煤炭转化而来,清洁型发电如水力和风力发电、核电所占比重较小。所以制造业使用的大量电力主要消耗煤炭,而这种能源消耗构成是导致中国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主要源头。(3)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近年来雾霾现象严重,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激增与制造业的高能源消耗以及产生的污染物无序排放有着密切关系。中国水体有机污染物生化需氧量(BOD)排放2006年就达到8 823.75 t/天,是美国的4.77倍;氮氧化物排放量2010年达到5.5亿立方吨二氧化碳当量,排放量世界第一,是美国的1.81倍。[10]以上数据比较体现了中国制造业发展方式的粗放,虽然纵向来看,制造业产值的单位能耗和污染物排放在下降,但横向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制造业的生产效率、整体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伴随着生态环境承载极限的逼近,制造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另外,中国对国际社会承诺的碳减排计划也使得制造业发展面临的环境约束趋紧。比如,中国政府承诺至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2014年11月的《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进一步提出,中国计划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且将努力早日达峰,并计划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提高到20%左右。[11]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绿色经济首先要求生产主体特别是制造业企业身体力行地去研发和应用新的节能环保技术,只有这样国家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和发展转型才能落到实处。
从以上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当前发展面临的困境,我们可看到其根源主要在于产业之间在需求供给双方不能形成有效的联动机制,一方面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缺乏制造业以及其他服务业中间需求支撑,另一方面制造业发展因缺乏专业化低成本的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持而难以突破传统的发展方式,从而致使制造业生产运营效率不高且产品供给结构和供给质量不适应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出现这样的发展状况既有历史层面的原因,又有现实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