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经验:变量研究解析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经验:变量研究解析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综合以上分析,我们通过以下指标来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作实证分析。用国民经济中第三产业占比来反映服务业规模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此,生产性服务业提升自身的服务效率有利于改进自身的发展水平。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也需要大量的物质投入,这是提高自身发展水平、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可用各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就业人数表示劳动力投入状况。因此,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会影响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经验:变量研究解析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通过以下指标来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作实证分析。

(一)工业化发展程度

在工业化时期,工业各部门不断增加生产性服务产品的投入促进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工业是促成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壮大的重要产业根基,工业部门对中间服务需求的快速增长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开拓出巨大的市场空间。转变单纯依靠要素投入驱动工业发展的粗放式发展路径,提高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率,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需要大量生产性服务作为中间投入,这将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供强大的市场需求和广阔的市场空间。所以在中国经济持续发展进程中,工业化程度越高,越有利于带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可用各地区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来表示工业化程度。

(二)服务业的规模

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国民经济中服务业的规模不断扩大。服务业内部的各部门基于市场竞争压力也会选择将一部分业务外包出去,这将为生产性服务业带来更大的市场需求。用国民经济中第三产业占比来反映服务业规模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

(三)生产性服务业的服务效率

从微观视角来看,不同市场主体生产效率的高低决定了该行业或部门发展的快慢。所以生产性服务业各部门的服务供给质量、水平和服务效率决定各部门发展的快慢,也决定了行业的内部结构。因为各种生产性服务作为工业生产的重要中间投入,较高的供给效率不仅可以降低工业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组织成本、强化工业企业的成本优势、提高企业运行效率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还有利于增强自身专业化和规模化发展能力。因此,生产性服务业提升自身的服务效率有利于改进自身的发展水平。可用各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总增加值比重除以各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就业人数占就业总数比重来体现服务效率。

(四)物质投入

任何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投入。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也需要大量的物质投入,这是提高自身发展水平、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可用生产性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来表示生产性服务业物质资本投入状况。

(五)人力投入

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一方面表现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崛起,另一方面体现为生产性服务业吸纳的就业人数持续增加。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投入特别是丰富的人力资本的投入。可用各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就业人数表示劳动力投入状况。另外还可用各地区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口占就业人数比重作为控制变量来体现各地区人力资本发展水平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

(六)专业化程度(www.xing528.com)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可看出社会分工的细化和生产专业化程度的提高既从需求面也从供给面影响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因为分工拓展和专业化程度提高,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扩大市场范围,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促进其他企业或部门把自身不擅长的环节外包出去,从而扩大市场规模。可用各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就业人数占就业总人数比重表示专业化程度。

(七)信息化水平

信息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技术基础,有利于解决传统生产性服务在提供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障碍和难题,提高生产性服务的供给种类、质量及效率。可用各地区互联网上网人数来表示各地区的信息化水平。

(八)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高低不仅反映了产业规模及市场规模的大小,还体现了各地区居民生活水平,蕴含着驱动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动力。因此,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会影响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

(九)政府规模

政府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化发展程度或政府对市场的干预程度,用政府消费占最终消费的比重来体现政府规模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

另外,通过前文的分析我们知道各地区的对外开放水平、城市化率会从整体上影响市场范围、市场规模和劳动分工与专业化程度,进而影响不同产业的发展和壮大。可用各地区进出口总额占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来反映各地区对外开放水平,用各地区城镇人口占地区总人口的比重来体现城市化发展水平。各变量的详细说明见表3-6。

表3-6 变量说明

续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