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不仅受到来自需求端因素的激励或限制,还受到供给端因素的影响。发达国家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经验表明:市场分工深化与拓展、技术革新与通用技术的应用、专业性人才储备以及良好的营商环境等是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原因。而我国在这些方面存在的短板或瓶颈无疑将导致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
(一)中国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抑制了分工和专业化程度的提高。
从需求面来看社会分工的深化和专业化程度的提高有利于扩大生产性服务业的市场范围和市场规模,但从供给面来看,分工的拓展和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导致专业技能和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这则有利于促进生产性服务种类、数量的增加以及服务效率的提升。这在前面理论基础部分已经详细分析了。但在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和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里,企业内或企业间的专业化分工层次较低,“大而全、小而全”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并且制造企业里粗加工的比例较高,精加工的比例特别低,这种发展思维和发展方式在压制对生产性服务需求的同时,也明显抑制了专业技能的积累以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限制了专业化生产性服务的供给能力的提升。
(二)劳动者的投入数量及质量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核心要素。
人力资本投入是影响和制约物流、信息技术等服务部门发展的重要原因。因为这些新兴服务的供给基本上与信息、知识和技术紧密相关,位于“微笑曲线”两端的生产性服务高附加值的属性是通过各种类别的高素质人才投入来实现的。因此高素质的人力资本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发达国家大型生产性服务企业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高素质的人才储备及专业才能的充分发挥是这些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我国虽然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但要把这些人力资源转变成人力资本还需要投入大量教育经费并配以良好的教育体系。近年来,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不断增加,但在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的市场需要方面还存在不匹配的结构性问题,表现为:一方面许多高端人才相当紧缺,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这种状况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新兴生产性服务部门成长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生产性服务业的供给能力和供给效率是影响自身发展的关键原因。
一个企业或一个行业自身的供给效率会影响该企业或行业的发展。较高的供给能力和服务效率不仅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吸引更多的优质客户,还有利于与客户形成基于相互信任的稳定客户—供应商关系,这对于主要提供服务产品的企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制造业以及其他的服务企业来说,对于研发、金融以及物流等生产性服务的中间需求主要基于成本驱动。这些企业在降低自身成本的压力约束下,往往更倾向于选择从外部专业的生产性服务供应商那里去获得更优质、更高效的专业化服务。而专业化生产性服务供应商自身的生产能力、服务效率以及市场口碑是能否在行业竞争中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生产性服务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一方面可以降低自身成本支出,从而为需求者提供更多价低质高的中间投入,强化其他部门对企业服务的中间需求黏性;另一方面,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积累了大量客户资源以后,有利于提高自身专业化效应和规模化效应,扩大本行业的积累和投入能力,吸引更优质的要素流入本部门,这反过来又强化了自身的竞争优势,提高了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缓慢与自身提供服务质量低、服务效率不高或守则意识不强有重要关系。相较于其他有形的物质产品,服务产品比较特殊,再加上我国服务产品市场交易的制度建设不健全,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容易造成在生产性服务交易过程中出现逆向选择或道德风险,当生产性服务企业没有或不能按合同事先约定的内容和形式提供相关服务时,这不仅给客户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还会导致生产性服务市场的萎缩,从而制约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四)信息技术革新及其广泛应用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技术基础。
现代信息通信技术(ICT)作为一种基础性通用技术,为各个部门、各个行业开启了一扇效率改进之门。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将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大云平移”(大数据、云计算、平台化以及移动化)以及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一方面使得金融、咨询、软件等大部分生产性服务业产品的虚拟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成为可能,打破传统生产性服务业与其他产业需要“面对面”交流的障碍,提高了生产性服务的“可交易”程度,也使得生产性服务产品更加多样化和高端化。另一方面,将软件、信息传输服务、计算机服务等专业化生产性服务融入制造业的价值创造流程中,提高了制造业柔性化、敏捷性以及精益化生产能力,同时激励制造业企业扩大服务采购或外包范围。[30]所以,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信息化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打开“绿色通道”,在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率、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中的作用和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
2000年以来,我国各地区信息化水平增长速度较快,整体来看有了较大幅度提高,从表3-3可看出2000—2012年中国信息化总指数和各项分指数都有了较大程度的发展。但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存在较大的发展差距。从表3-4可看出包括北京、上海、天津、浙江、广东、江苏共6个省市在内的第一类地区信息化水平较高,2012年信息化指数(Ⅱ)平均达到0.922,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22倍,在世界主要国家的比较中处于中高水平。而以中西部地区为主的第三、第四、第五类地区信息化发展水平较低,产业技术指数和知识支撑指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我国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同时,与世界一些主要国家相比我国在信息化普及程度方面也存在较大差距,从表3-5可看出,在每千人互联网用户数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比较滞后,还需要加大这方面的资金和人力投入以加快提高信息化的整体水平。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发展的滞后一方面会抑制产业之间的互动和融合,制约生产性服务业自身发展;另一方面也会阻碍产业结构合理化和升级。
表3-3 2000—2012年中国信息化发展指数(Ⅱ)与分类指数(www.xing528.com)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科研所《2013年中国信息化发展指数(Ⅱ)研究报告》。
表3-4 2012年中国全国及五个类型地区信息化发展指数(Ⅱ)的对比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科研所《2013年中国信息化发展指数(Ⅱ)研究报告》。
表3-5 2008—2013年世界主要国家每千人互联网用户数
续表
(五)制度、体制等因素也是影响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重要供给面原因。
相较于工业产品的属性,服务产品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对软性的制度环境敏感性和依赖性更高。随着市场全球化程度的提高,非人格化的市场交易成为普遍的市场行为,服务产品的高效率交易更多地依赖可靠的司法体制、良好的执法环境。没有一个公平竞争、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和市场氛围,则会因为交易成本过高而使对软性制度环境要求较高的服务产业失去深化发展的机会,也许根本就无法扎根发展。[31]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我国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和市场秩序基本建立,但由于受旧体制、以发展制造业为导向的财税政策以及传统发展思维等因素的影响,服务业尤其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关键生产性服务部门的市场准入门槛普遍比较高。过多管制导致市场化进程受阻,从而导致市场主体间的交易费用比较高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突出障碍,不断放宽市场准入、强化服务市场的竞争、允许非国有企业进入垄断服务领域是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的重要内容。因而,提高市场化水平,减少体制、制度以及规则体系的扭曲现象,降低交易成本,形成良好的市场秩序是推进产业分工、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条件。
(六)物质投入是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以知识资本、人力资本和信息资本密集为主要特征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需要有大量的前期物质投入。服务业通常被认为是劳动力密集型的,不需要许多物质资本的投入,其实不管是传统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等物流服务还是现代的金融保险服务、信息传输、通信技术服务等都需要大量的前期物质投入。但与制造业相比,生产性服务业增加物质投入所带来的规模报酬递增效应更加明显,企业技术研发或产品开发成功后进入生产过程几乎可以以零边际成本为企业创造大量利润。所以,增加物质投入不仅能够直接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的研究开发能力、服务效率以及价值创造能力,还有利于实现产业间融合、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提升经济发展整体素质,加快推进经济的转型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