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可以看出,制造业企业逐步将一些自身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业务环节“外包”出去,生产性服务由“内部化”逐渐走向“外部化”。生产性服务业外部化的内在动力则是分工深化、生产迂回程度提升以及市场交易效率的提高。在整个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且市场化程度较低的情况下,由于市场主体之间的交易成本比较高,这时制造业生产中投入的生产性服务通常由企业从内部提供,这反映了制造业内不同部门间的专业化分工状况,也体现了企业内部要素配置效率以及产业链构成状况。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市场中不同主体间进行交易的费用会不断下降,经济体系中提供专门性服务如会计、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等的市场主体就会逐渐涌现出来,制造业企业或其他产业的服务需求者就从原先的“自我服务”转向从市场中购买投入所需的各类专业性服务,此时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则体现了企业间的专业化分工状况以及基于市场竞争的要素配置效率和产业分工体系构成。生产性服务的外部化和市场化凸显了社会分工从企业内部转向市场的自然扩展。
(一)社会分工理论的简单回顾
社会分工不断深化会带来技术进步、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和实现规模报酬递增效应。所以,从社会分工不断深化的角度来阐述和剖析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产业互动关系是以往文献中探析该经济问题常见的思路。分工理论的主要思想来源于亚当·斯密,后经马克思、马歇尔、杨格、杨小凯、贝克尔、墨菲等人的发展,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斯密认为,分工起源于人们互通有无的倾向,因而分工受到市场范围的限制;分工是提高劳动生产力、促进经济增长的源泉。[56]在斯密分工思想的基础上,杨格引入奥地利学派“迂回生产”的概念,认为“劳动分工”与“市场规模”是相互促进、循环演进的,并提出产业专业化是报酬递增的基本组成部分。[57]斯密和杨格对分工和专业化导致报酬递增的研究没有考虑交易费用和协调成本,杨小凯、贝克尔、墨菲对此进行了补充,认为只有劳动分工带来的经济收益增加超过了交易费用和协调成本,分工才有进一步深化和细化的动力。
(二)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融合发展的内在动因
国内外许多学者基于分工的基本原理来分析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互动机理。普遍的观点是:制造业的快速成长和规模扩大促进了分工,分工的深化导致生产链的延长以及生产迂回程度增加,对中间的服务需求不断增加,从而促进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而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为制造业输送了大量的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提高了市场交易的便利性和效率,降低了制造业各生产环节的交易成本,促进了制造业的生产效率的改进和提升。下面分别从生产率、中间投入和交易成本的视角来具体分析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业务融合的内生动因。
1.基于生产率提高的视角
在专业化导致报酬递增以及垄断竞争市场的假设前提下,Francois用数学模型推导得出,伴随着市场空间的不断扩展,厂商的数量以及企业的生产规模也会不断扩大,这将促使企业的生产行为被进一步细分为更加清晰的生产步骤,从而提高生产各环节的专业化程度以及总劳动中间接劳动所占的比重。[58]格鲁伯和沃克认为,如果把提供生产性服务的主体看作是专家的集合体,那么生产过程中这个“集合体”提供的知识和技术促使生产的迂回程度提高,使生产变得更加专业化、资本也进一步深化,进而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及其他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59]陈宪和黄建锋认为,服务业增长的背后,真正起决定作用并能做出一般解释的应该是“社会分工”因素。他们认为,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交易成本越来越高,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有利于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使得分工的进一步深化成为可能。[60]江小涓和李辉研究认为:随着经济增长、劳动分工不断细化和市场不断扩展,产品的制造过程被分解成为一个个专业化的节点,分工的扩展将原本内置于企业的服务活动外置,即将一些原来属于企业内部的职能部门和业务转移出去,转向使用外部进行专业化生产企业所提供的服务。[61]因此,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不仅使产业分工向纵深方向发展,而且还提高了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服务企业内部的价值链条和产业链条得到优化,核心竞争力得以提高;另一方面,服务企业乃至整个经济的资源配置效率和要素利用效率大大提升,产业分工和产业结构更加合理,整体经济创新力与竞争力大幅度提升。[62]
社会化的专业分工不断加剧,使得服务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从而逐渐从制造业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部门。制造业的发展对服务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形成了巨大的市场,而市场容量的扩大使专业化分工进一步加剧,并促使部分产业逐步脱离制造业而形成单独的产业,导致服务部门的快速扩张。而作为中间产品投入的服务业不断发展,社会的专业化分工更细,使规模经济变得可能。因此,专业化分工有助于生产性服务业实现规模经济,并且在产业关联度上形成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互动。[63]基于对生产性服务进行外部化模型研究,刘明宇等发现生产性服务与制造业之间存在协同演进,共同促进产业升级的循环累积因果关系。[64]从以上分析我们可看到在专业化分工不断深化的背景下,生产性服务业获得了较大发展,而专业化、规模化和市场化程度日益提高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又进一步提高了制造业运行效率、增加了产品附加值和提升了企业的竞争优势。(www.xing528.com)
2.基于中间投入的视角
Either将D-S垄断竞争模型解释为一种生产函数,经过对模型进行数理推导后分析得出新产品的引进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也就是制造企业在增加中间投入品种类时能够帮助企业创造出一种比较优势,提升其在产业分工中的地位,促进制造业发展和经济增长能力的改善。[65]Markusen在Either模型研究的基础上,将生产性服务作为重要的中间投入品引入到D-S模型分析中,并运用数理方法证明了在市场不断扩展的过程中,厂商数量和企业生产规模将会持续扩大,促使企业间分工更加细化,也促使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分离,从而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66]分析还发现尤其是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在生产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功能,因为许多具有知识密集特征的生产性服务虽然在学习上往往需要比较高的初始投资,然而随后这些知识可以以较低的成本提供给其他的使用者,即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具有报酬递增的特点,而市场范围的扩展是实现生产性服务报酬递增效应和增强服务差异性的重要前提。
此外,基于交互经济模型,Riddle分析发现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是促进其他部门增长的过程产业,是促进经济交往和产业发展的“黏合剂”,同时也是刺激商品生产的重要推动力。[67]他还利用该模型形象地展示了服务业在制造业和采掘业发展中的地位。程大中指出,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专业化分工逐渐深化,导致了微观层面和中观层面的经济变革,生产者服务在其中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其自身作为利润源泉的价值,更体现为其作为各个专业化生产环节的纽带而具有的“黏合剂”功能。[68]Gross man和Help man认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方式既取决于互动是发生在国内还是国家之间,也取决于国内或国际生产是采取何种组织方式。[69]
3.基于交易成本理论视角
作为商品和其他服务生产中的中间投入的生产性服务,其外部化或市场化程度取决于专业化经济-互补经济与交易成本之间的权衡(trade-off)。[70]一般来说,随着产业间或企业间分工的深化和细化,交易成本也会随之上升,也就越需要市场中介组织来提供生产性服务帮助降低交易成本。因此,制造业企业最终是否将投入环节的生产性服务进行“外包”要受到交易成本约束,当从市场购买的生产性服务产生的交易费用低于由制造业自身提供所产生的生产成本时,生产性服务就有动力实现外部化。选择外包时,内部生产组织成本和外部交易成本的差额是企业利润的重要来源。
生产性服务业自身发展效率的提高降低了制造业的交易成本,从而在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提升等方面支撑了制造业新的扩张。[71]另外,通过促进分工的深化和泛化,降低交易成本、扩大市场规模,借助于生产性服务具有异质性的特点培育企业差异化竞争优势。在国内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交易成本可能并不是限制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冯泰文通过实证分析指出中国制造业效率的提升主要并不是通过降低成本(包括交易成本和制造成本)实现的。[72]
随着分工程度愈益加深和扩大,产业间的横向分工和产业内或产品内的纵向分工交错演进、互相促进,生产知识特别是生产过程中涉及的隐性知识愈加复杂和专业;另外,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市场需求也日益多元化,市场的不确定程度加深,分工的深化还使得交易成本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在这样日趋变化的市场环境里,基于技术属性来看,制造业会将自身不具有成本优势或比较优势的环节不断“分解”或“外包”出去,从而为生产性服务业拓展出更大的发展空间,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具有异质性特征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将对相关产业发展发挥越来越大的“润滑剂”和“推进剂”的作用,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之间的“分化”与“融合”对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