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日本的经济发展过程具有显著的特殊性。第一,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它是东亚地区唯一一个在西方国家殖民过程中实现了初步工业化,然后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作为侵略者的国家。第二,在两次世界大战以后,它又由于地缘政治的原因,一次又一次获得了经济发展的重要的外部推动力。但是,无论如何,作为一个曾经的发展中小国,如今最为重要的发达经济体之一,它在经济发展中对对外贸易的依赖与对国内市场的保护都是非常典型的。而且,日本的贸易保护政策和产业政策一直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在明治维新前的德川幕府时期,日本的经济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水平,一方面,其农业生产率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如其稻米生产率已经相当于今天东南亚国家的平均水平(柚木学,1991:1—4);另一方面,手工业也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主要是利用剩余农产品发展起来的酿造业、纺织业等农产品加工业。但是,总体而言,日本仍然处于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由于日本政府担心金银铜过度流向海外,逐渐进行贸易限制。18世纪末,外国开始向日本施压,要求日本开国或者通商。1854年,日本与美国签订了《日美和亲条约》(Kanagawa Tready,又称《神奈川条约》)。从此,日本开始进入被迫的经济开放时期。但是,这里必须强调的是,日本并没有像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那样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除了关税权的丧失之外,日本政府对国内经济依然具有很强的指导、控制能力。贸易开始后,日本持续实现了贸易顺差。因此,1866年,英美各国迫使幕府降低关税率到5%,然后,直到松方通货紧缩,日本一直处于贸易逆差状态。尽管由于产业结构的原因,日本并没有因为自由贸易而受到比较大的冲击,但进口棉织品的流入还是给日本政府和业界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刺激和危机感。
1868年明治维新后,日本政府开始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实行殖产兴业政策,即以各种政策为杠杆,用国库资金来加速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并且建立样板工厂,大力扶植日本近代工业企业的成长。1870年10月,明治政府成立了工部省,作为全面推行殖产兴业政策的领导机关。1873年11月,明治政府又成立了内务省,它与工部省配合,共同推行殖产兴业政策。纺织业,严格来说是棉纺织业,是日本最先实现机械化突破的工业部门。在被迫经济开放后,为了遏止英国产棉线、棉布的进口,明治政府于1878年设立了样板纺织工厂,官营爱知纺织所和广岛纺织所。借鉴这些官营工厂的经验,民间资本开办了真正的近代纺织厂。1890年,日本机械制棉线生产额开始超过进口额,然后开始向中国、印度等东亚、东南亚市场出口。在国内海运业市场,为了将外国资本挤出,政府将国有船只出售给1872年由大阪商人创设的邮便汽船三菱会社,对海运业进行保护。1873年,岩崎弥太郎将其九十九商会改名为三菱商会,与邮便汽船会社相抗衡。之后,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势力大增的三菱,战胜了美国的太平洋汽船、英国的P & O汽船,独占了日本沿岸航线。在造船业方面,日本制订了航海奖励法、造船奖励法,在甲午战争后的经营热潮中,有实力的造船企业积极引进技术,投资设备,不久,其中的三菱长崎造船所、川崎造船所脱颖而出。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契机,日本造船工业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日本拥有制造1 000吨以上船舶造船能力的造船所只有9所,而1918年达到了49所。而引领机械工业发展的则是东京、大阪的炮兵工厂,横须贺、吴的海军工厂等军工厂。正是由日本政府主导的殖产兴业政策为日本建立了作为工业化基础条件的大工业制度,并使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初步实现了工业化。但是,随着日本工业化程度的提高,日本国内市场狭小的矛盾开始显现。日本关西学院大学经济学部教授柚木学观察到了这个问题,并对其做了解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经济开始出现了向新局面转换的兆头,即加强了向海外出口工业品的倾向,轻工业品的贸易量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提高。怎样评价当时日本经济中贸易量增大的倾向呢?……简言之,它说明日本的强制性资本积累政策,孕育了高工业生产率和狭小的国内市场的矛盾,表明了日本经济的缺陷。”“怎么解决这个矛盾呢?首先是扩大对海外出口……第二个解决高工业生产率和狭小国内市场矛盾的对策,是依靠军事需要”(柚木学,1990:1—4)。可见,作为一个发展中小国,为了实现工业化,日本在实施贸易保护的同时也无法脱离国际市场。
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的产业政策对重化学工业化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不仅如此,在20世纪30年代后半期,政府开始利用计划经济的手段介入产业发展。例如1936年制定的汽车制造实业法严格限制了进驻日本的外资汽车制造商的生产活动,对于获得政府许可的日本企业则采取补助培育政策,以达到实现汽车国产化的目标。到了1937年以后的统治经济时期,在这种“实业法”基础上制定的政府产业政策被广泛实施。两次世界大战是人类的一场悲剧,但对日本经济而言,巨大的战争需求使其获得了快速发展。日本1890—1940年间产业结构变化过程可参见表6.2。
表6.2 日本NDP的构成(1890—1940)
资料来源:浜野洁等(2010:88)。(www.xing528.com)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的贸易政策经历了从贸易保护向自由贸易的转变。但是,这个转变过程也是由日本在国际市场上竞争优势的确立,以及日本小国的天然局限性所决定的。而且,即使如此,日本向自由贸易的转变也是渐进的,甚至在转向自由贸易之后,与国内产业政策相结合的隐性的贸易保护措施也不鲜见。战后日本的贸易政策转变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战后至1960年的贸易保护主义时期;1961年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形式贸易自由化时期;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的贸易自由化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尽管日本已经成为一个工业国,但是作为一个后发国,而且由于在战争中生产的重点在于满足军需的需要,无力进行技术更新,日本的工业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与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比相差悬殊。据1949年日本工业技术厅公布的《技术白皮书》,与美国相比,日本造船部门的技术水平落后30年,钢铁部门落后20至30年,即使是日本最有优势的纺织工业部门,机械化水平也落后10年。另一方面,战后日本经济受到了极大破坏,几乎到了崩溃边缘。在这种背景下,日本政府对对外贸易和外汇实行了严格的控制。管理方面,日本1945年12月设立了贸易厅,作为集中管理外贸的机构,政府对对外贸易采取统购统销。在外汇管理方面,1949年3月,政府设立了外贸和外汇管理委员会,负责管理外汇和外贸业务,公布了外汇分配制度和外贸交易预算制度。在这一时期,日本事实上实施了严格的进口替代战略。
20世纪50年代末,日本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恢复,一些商品开始能够在国际市场上同外国商品竞争。同时,随着日本对外出口的扩大,欧美国家要求日本也相应地开放国内市场,日本面临实行贸易自由化的越来越大的压力。例如,1959年开始,美国与日本之间的贸易就开始转为逆差。在这种背景下,日本政府于1960年6月制定了《贸易和外汇自由化大纲》,开始实施贸易自由化。但是,在这一阶段,尽管从总体上看日本经历了快速贸易自由化的过程,通过细致的考查却可以发现,日本在这一时期一方面取消了全面贸易保护,但另一方面却与产业政策结合实施了更具有针对性的产业保护,其保护产业的选择是与其重要性及国际竞争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在贸易自由化政策实施过程中,为了尽可能减少贸易自由化对国内市场带来的冲击,日本政府坚持了以下原则:第一,尽快地实行原材料的进口自由化,降低原材料成本;第二,对有竞争力的国内制成品以及使消费者收益较大的商品优先实现进口自由化;第三,尽可能延迟被扶植产业的进口自由化(李东,1996:26—29)。结果,从总体上来看,日本实现了快速的贸易自由化,1964年日本进口自由化率达到93%,1972年达到了97%(马成三,1991:78)。但是,对于重点产业则推迟实行自由化,甚至提高其保护程度,直至可以和欧美国家相关产业竞争了才实行自由化。例如,小汽车的进口自由化是在1965年开始实行的,当时进口满足国内需求的比率只有2%,而出口在总产量中的比重则已经达到16%;电子计算机的进口自由化直到1975年才实行。在具体贸易政策措施上,一方面,日本大幅提高了重点产业,主要是重化工业的关税有效保护率;另一方面将保护手段从关税壁垒转向了非关税壁垒,除了规定配额制、进口许可证制度以外,还规定了许多严格和繁琐的技术安全标准、卫生检疫制度、环境标准等,实施过程中还有隐性的规定。这些非关税壁垒,都在隐性中保护着日本的国内市场,严格控制着外国商品的进入。在对国内相关产业进口进行差别保护之外,日本还通过制定和推行一系列振兴出口政策,充分有效利用贸易自由化,不断扩大出口,国际收支顺差不断增加,而且在此过程中不断提升产业结构,充分实现了其“贸易立国”战略。总之,在这一阶段,通过促进出口、差别保护进口,日本实际上实施了积极的出口导向战略,使本国经济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成为排在美国之后的第二大经济体,在国际贸易中实现了巨额贸易顺差。而且,随着日本相关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增强,日本与美欧,尤其是美国相继在纤维、彩电、钢铁、汽车等产业领域产生了激烈的贸易摩擦。在这种背景下,日本不得不进一步加快贸易自由化的进程,而且日本相关产业国际竞争力增强所导致的大量贸易顺差也使其无畏贸易自由化的国际竞争。
通过对日本经济开放历程的考查,我们可以看到日本贸易政策制定的三个特征:第一,在日本经济发展过程中,日本一直实施高度的贸易保护,直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主要产业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在国际市场上获得大量贸易顺差时才真正转向自由贸易;第二,日本的贸易保护政策比19世纪英美工业化时期更加复杂,由于其专制主义的历史惯性,由于市场结构已经因为规模经济和技术垄断而变得更加复杂,日本实施了与产业政策紧密结合的宽泛的贸易保护主义手段;第三,作为一个小国,日本国内市场无力支撑高工业生产率所需要的庞大市场需求,所以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日本很快便转向了“贸易立国”战略,大力推进出口导向战略,而不是进口替代战略。此外,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即使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日本转向真正的自由贸易之后,像美国一样,它也从来没有达到过历史上英国曾经实现的自由贸易水平,而是依然在不断地实施更加隐蔽的贸易保护政策。例如,即使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出口结构中,制成品比重高达96.1%(欧共体一般为70%—80%),而进口结构则正好相反,仅原料、燃料一项就占61.2%(同期欧共体只有20%—30%),制成品进口24%。从这种反差就可以看出日本当今的贸易自由化其实仍然是有限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