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市地处湖北省东部,长江中游南岸,市域面积1596平方千米,辖三个县级行政区,一个国家级开发区和两个省级开发区。全市常住人口106万人,其中:乡村37.8万人,城镇化率达64.3%。2015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730亿元,增长8.0%。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84.7亿元,增长5.3%;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422.4亿元,增长7.4%;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22.9亿元,增长10.3%。三次产业结构为11.6∶57.9∶30.5。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85亿元,增长5.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12元,增长8.8%。
1.农业自然资源保持基本稳定。一是土地资源基本稳定。2015年末实有耕地面积57千公顷,常用耕地面积40.5千公顷,其中:旱地14.6千公顷,水田25.9千公顷,比上年减少0.3%;园地面积0.8千公顷,与上年持平;林地面积14.2千公顷,与上年持平,水域面积54.3千公顷,与上年持平。二是林业资源略有增长。2015年末实有森林面积18.1千公顷,比上年增长3.4%,森林覆盖率18.1%,比上年减少2.1%。三是水利资源增长较快。2015年末全市水资源总量13.1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9.8%,人均水资源总量1240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9.7%,全年降水量1539.6毫米,比上年增长18.3%,全年平均气温18.1℃,与上年持平。
2.生态农业提质增效。一是高产创建有新突破。完成部、省粮油高产创建项目9个,其中部级水稻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4个、油菜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1个、芝麻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1个,省级水稻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3个。二是生态农业基地建设提质增效。新增生态农业基地193个、总数达到377个,投资额过500万元且面积过20公顷的基地73个,占基地总数的19.4%。全市322个村,除了97个村不具备建生态农业基地条件外,基本实现了“一村一基地”,种植面积(含复种面积)达到30千公顷。全市畜禽规模养殖场1658个,生猪、家禽规模化养殖率77.9%、64.5%,设施蔬菜种植面积达2.2千公顷以上。梁子湖区被农业部认定为第三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峒山村全国现代生态农业创新示范基地建设成效显著。三是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全面推广《鄂州市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印制2000余册免费发放到各生态农业基地,严格执行主要农产品生态投入品标准、生产过程控制标准、产品检验检疫标准。四是农业品牌创建取得新进展。全市农产品“三品一标”产品达到151个,其中新增无公害农产品17个、总数77个,新增绿色农产品3个、总数13个,新增有机(含有机转换认证)农产品25个、总数60个,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1个。“三品一标”产品从无公害农产品单一认证为主发展到以有机认证为主导的新阶段。全市现有中国驰名商标2个,湖北省著名商标12个,鄂州市知名商标36个,华苑牌大米等17个农产品获湖北名牌农产品。
3.农村改革深入推进。一是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全面完成。我市在全省率先开展整市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鄂城区、华容区、梁子湖区被纳入全省第一批试点县(市、区)。全市235个村土地确权颁证全部完成,12月底通过省考核验收。做到了地块“实”、四至“清”、面积“准”,切实维护了农民的承包经营权益。二是搭建四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信息平台。健全完善鄂州市“市、区、乡镇、村(社区)”四级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实现“信息发布、交易申请、网上审批”全程电子化。并与武汉市农交所实现对接,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公开交易。三是促进土地规模经营。探索推广农民“带地入股、保底分红”等土地流转经营模式,全市通过出租、转包、入股、互换、转让等多种形式新增流转土地面积1.6千公顷,总流转面积达到17.9千公顷,土地流转率达到38.4%,同比增长2.1%,居全省前列。四是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全市新增家庭农场17家、总数达到738家;新增农村专业合作组织35家、总数达到941家;新增种养殖大户300户、总数达到9600户,全市70%以上的农户进入合作服务体系。组织农业企业带头人、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和新型职业农民360余人到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专题培训,新评选认定全省入网农村实用人才2652人。
4.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提升。一是壮大龙头企业规模。新增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3家、达到12家,新增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7家、达到100家,已申报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全年实现农产品加工值突破300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加工值220亿元。二是拓展发展渠道。全市21家产业龙头企业、80家专业合作社与顺丰速运湖北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利用顺丰物流配送和冷链体系,极大地提高了鄂州螃蟹、莲藕、蔬菜等鲜活农产品市场辐射范围。三是大力培育发展“互联网+”农业新模式。打造鄂州“惠生活”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搭建起集生态农业信息传播、优质农产品展示和网络营销为一体的电商平台,入驻1号店·梁子湖馆、苏宁易购·鄂州馆、京东商城·鄂州馆、淘宝网特色中国·鄂州馆、融e购、善融商务、阿里巴巴诚信通。“惠生活”公司入选全省17家“互联网+”现代农业应用示范基地,全市60%农产品实现网上销售,全年线上线下销售额达到5000万元。四是加强物联网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推进智慧农业发展,完成全省联网的12316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改善了三农信息化服务基础条件。市政府与上海大山合集团合作,引进天津渤海商品交易所在鄂州成立莲子电子交易所,鄂州莲子成功实现上市交易,莲子种植面积达到10千公顷。(www.xing528.com)
5.农产品质量管理进一步加强。一是大力发展农村新能源。出台了《鄂州市小型沼气管理办法》,高标准建设了25处小型沼气工程,以发展农村新能源为纽带,探索推广“猪—沼—果”“猪—沼—菜”“猪—沼—渔”“稻—鱼共生”“稻—虾共生”“渔—莲共生”等生态循环种养模式,发展循环种植面积6.7千公顷。段店百席大型沼气集中供气工程成为农业部“948”攻关项目试点单位。组织参加湖北省首届沼气职业技能竞赛,获沼气物管员工种一等奖,选手汤清付获省“五一”劳动奖章,同时荣获全国农村能源系统“中华神内基金奖”,是全省唯一获奖对象。全年全省生态循环农业及农业清洁生产技术培训班在我市举办。二是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完成投资1900万元的市、区两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站)建设,全市所有乡镇成立了农产品质量检测站,初步形成了产地、市场全覆盖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检测网络,实施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监控。三是加强农资市场监管。持续开展农药、“瘦肉精”、兽用抗菌药、饲料添加剂、蔬菜农药残留、病死畜禽收购屠宰、农资打假等专项整治行动,农业部门出动执法人员4735人次,检查生产经营企业2757家次,发现问题78起,立案查处13起,全年农产品总体合格率达到99.4%,实现了农产品安全“零事故”。
6.农业综合服务水平稳步提高。一是开展早稻集中育秧。建设早稻工厂化集中育秧示范基地164个,其中,中型、小型、微型工厂化集中育秧基地分别为7个、19个、138个,早稻集中育秧面积(折可栽插大田面积)达9.9千公顷。二是全面推广良种良法。全市测土配方施肥面积87.5千公顷,为全市农民增收节支7933.2万元。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提高到98%,主要农作物单产年均递增9%,单位面积节本增效上升10%以上。三是病虫害防治专业化。健全完善了320个专业化统防统治机防队,推广自动喷药“无人机”等高新设备,实现全市村级机防队“全覆盖”。四是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全面实施农业科技示范与推广项目,组织各级农技干部深入农村开展农技咨询11850人次,举办多形式农技报告会555期,印发各类资料4.2万余份,培训和指导农民3.2万人次、基层农技指导员300个、农业科技示范户3000户,辐射带动农业科技应用5万户,全年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1%。五是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聘请以色列大岗公司专家参与生态农业基地建设,聘请武大、华农、中科院等7名院士,建成院士科研基地1千公顷,引进中种集团在鄂州建立育种基地、院士工作站,大力发展水稻、油菜、玉米、生猪良种繁育与加工,拓展鄂州种业产业链,培育鄂州种业品牌,有力推动鄂州农业科技水平提升。7月全国鲜食玉米学术研讨会暨南方鲜食玉米大会在我市成功召开。六是农业机械化水平稳步提升。大力推广机械播种、插秧、收获等农机化技术,实施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1190万元,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65.6万千瓦,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9.5%,全年农机事故率控制在1.5‰指标范围内,死亡率为零。
课题完成单位:鄂州市农业资源区划办
课题完成人:方翠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