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荆州市种植业结构调整及产量情况

荆州市种植业结构调整及产量情况

更新时间:2025-01-08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近些年,荆州市持续推进百亿斤产粮大市计划,提出增粮稳油减棉目标,进一步加大对种植业结构调整,特别是在水稻培育及种植上不断进行优化和扩展。近年来,荆州市加大对油菜和棉花的调整力度,油菜产量稳定在60万吨左右,棉花产量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直至稳定在66.67千公顷左右,蔬菜类作物面积和产量则呈现逐年上涨趋势。表102012—2015年荆州市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一览表续表注:资料来源于《荆州市统计年鉴2016》。

1.粮食作物

2015年荆州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071.90千公顷,其中,粮食作物面积为618.45千公顷,年产粮食达410.74万吨。粮食作物主要分为夏收粮食作物和秋收粮食作物,秋收粮食作物是荆州市主要粮食作物来源,其全年作物面积达482.16千公顷,年产量为365.7万吨。在秋收粮食作物中,水稻比重最大,达90%,年产量达340.35万吨,其次为玉米和大豆等作物。荆州市2015年夏收粮食作物面积为136.29千公顷,总产量达45.04万吨。其中小麦面积为122.08千公顷,其次为蚕豌豆、马铃薯和杂粮等,小麦成为荆州市最重要的夏收粮食作物来源,占全部夏收粮食作物面积的89.6%。

近些年,荆州市持续推进百亿斤产粮大市计划,提出增粮稳油减棉目标,进一步加大对种植业结构调整,特别是在水稻培育及种植上不断进行优化和扩展。近六年来,全市粮食作物面积和产量都呈现连年上升趋势,尤其是单产量持续稳步增长,各方面生产能力得到很大提升,粮食产量稳居全省前列。

2.经济作物

2015年荆州市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为453.45千公顷,年产量达354.28万吨,经济作物里面主要以油料作物为主,面积达256.05千公顷,占经济作物面积的56.5%,其中油菜籽为油料作物的主要来源,占油料作物的96.5%,其次为棉花、蔬菜等。

荆州市地处江汉平原,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光热、温湿度很适合油菜和棉花等作物生长,是长江中下游流域重要的油菜和棉花生产基地,其产量一直位居全省前列。近年来,荆州市加大对油菜和棉花的调整力度,油菜产量稳定在60万吨左右,棉花产量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直至稳定在66.67千公顷左右,蔬菜类作物面积和产量则呈现逐年上涨趋势。(见表10、表11)(www.xing528.com)

表10 2012—2015年荆州市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一览表

续表

注:资料来源于《荆州市统计年鉴2016》。

表11 2012—2015年荆州市度主要农作物产量一览表

注:资料来源于《荆州市统计年鉴201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