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汽车社会的动力源:追求科技进步与环保创新

汽车社会的动力源:追求科技进步与环保创新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消费需求是社会再生产的终点和新的起点,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汽车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来源于消费需求。综上所述,汽车社会是消费结构升级的必然结果,是人们需求层次逐步提高的必然,消费结构升级带动产业结构升级,从而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内在推动力,使得汽车社会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

汽车社会的动力源:追求科技进步与环保创新

消费需求是社会再生产的终点和新的起点,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汽车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来源于消费需求。

人的消费需求是有层次性的,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从生理需求到自我实现需求,像阶梯一样逐步递进。从人的个体属性和社会属性划分,人的消费需求可以分为生存需求和社会需求两大类。生存需求是人类最为原始的需求,满足人们对吃、穿、住的需要。社会需求是人们进行社会活动所形成的需要,包括交通需求、娱乐需求等,是更高层次的消费需求。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研究了收入增加对消费需求支出构成的影响,提出著名的恩格尔定律,其基本内涵是随着收入的增长,人们的消费需求重点将逐步从食品转向服装、交通、娱乐服务以及教育领域,人类的这种需求升级导致了消费结构的升级变化。

国际经验表明,人类这种消费结构的升级是随着居民收入的不断增长而逐渐形成的。19世纪90年代初期,美国家庭消费支出(表2-1)的主体是食品和衣服等基本生活需求,1901年美国家庭在食品方面的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42.5%,衣服方面的支出占比为14%。20世纪20年代,美国家庭在交通上的支出比例逐步提升,1918年交通需求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3.1%,到1935年这一比例提升到8.3%,到1972年该比例升至19.3%,而用于食品支出已下降到19.3%。

表2-1 美国家庭消费支出结构变化 (单位:%)

日本消费结构也表现出相同的发展特征,1963年日本家庭在食品饮料方面的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41.6%,1975年下降到35.7%,1990年下降为28.6%。而用于交通的消费支出逐步上升,1963年日本家庭用于交通和通信的消费支出占3.3%,1975年上升到6.1%,到1990年这一比例上升到9.5%。(www.xing528.com)

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消费结构的升级必然导致生产结构的升级,消费结构的变化也决定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人均GDP在1000~3000美元期间消费结构的明显升级必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升级,在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之前,工业以轻工业为主,其后就转入重化工业化发展阶段,汽车作为重要的重化工业直接消费产品在其中起着相当重要的带头和支撑作用。

考察世界工业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从轻工业向重化工业、再到技术密集型工业的演进是大国工业化的一般规律。在工业化初期,轻工业发展直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且具有投资少、建设周期短、见效快的特点,是发展的重点。但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人们的购买力不断提升,消费重点开始转向高档耐用消费品,这样就导致轻工业需求弹性下降。激烈的竞争使得轻工业企业逐步开始用更先进高效的设备替代传统设备,从而带动装备产业的快速发展,使之成为国家重工业化的最重要的市场拉动力。重化工业强大的关联效应带动经济总量在短期内迅速扩张,与重化工业关系密切的金融、保险、物流等服务业得到较快发展,在此过程中也积累了大量的资金、技术以及人力资源,推动产业结构继续升级。所以说以汽车产业为典型代表的重化工业化阶段是许多大国工业化进程的必经之路。从国际上大国的实际发展经验来看,几乎所有完成工业化的大国都是经历过重化工业阶段的积累而获得工业高度化的前进动力。

综上所述,汽车社会是消费结构升级的必然结果,是人们需求层次逐步提高的必然,消费结构升级带动产业结构升级,从而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内在推动力,使得汽车社会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