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双微时代:社交媒体与移动互联网的荣耀时刻

双微时代:社交媒体与移动互联网的荣耀时刻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它带来了新的分享的可能,也带来了具有想象力的公共空间,构成了新时代下的“双微生活”。

双微时代:社交媒体与移动互联网的荣耀时刻

当移动互联网正飞速发展,以人为中心、以微众为主角的社交平台也成为品牌企业在移动营销上的战略重地。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商家注重在微博、微信等平台的营销,如图1-1所示。他们在很多平台开设了账号,有些甚至制定了详细的运营策略,加粉、内容媒体化、大号转发、事件炒作、活动转发成为当下许多品牌企业常用的营销手段。

978-7-111-50686-7-Chapter01-1.jpg

图1-1 微博、微信平台LOGO

在我国,微博的发展是以新浪微博在2009年8月试运行上线为标志的。此后,国内各大门户网站都推出了自己的微博,但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新浪和腾讯的微博。微博140字的内容发布形式,虽然短小但却具有相当强的表现力;而微信从2011年上线以来,也以无比迅捷的速度蔓延,形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沟通方式。现在,许多人的生活和工作网络往往是依赖微信建构的。

1.构成人们的“微生活”底色

微博作为个人的信息平台,已经成为人们接受信息的主要渠道。尤其是80、90后的年轻人们,都开始越过传统媒体,依赖微博平台来接收信息,因此也深受微博中的报道和观点的影响。另一方面,微博也是每个人直击信息、进行报道和参与社会生活的主要渠道。它在具有媒体功能的同时,还兼有社交网络的功能,所具有的弥漫式的传播能力和短小精悍的特点都让人着迷。

而相比之下,微信的力量在于人际关系的紧密性比微博更强。作为即时通信工具的微信,将传统的短信、通话的通信方式全部以类似方式收罗其中。更有互联网专家预言:“在不久的将来,很多互联网网站的运营也会受到微信的冲击。”在微博里无论如何,大家都是保持着弱联系,大V用户和普通用户还是若即若离。但微信上都是熟人间的交流,更具亲近感。可以说,微博是社交化的媒体,而微信是媒体化的社交。

微博和微信对于年轻人来说,已经逐步像手机号码一样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它既是虚拟的,也是现实的,既是虚拟世界的新宠,又对现实世界正在发生着多方面的影响。它带来了新的分享的可能,也带来了具有想象力的公共空间,构成了新时代下的“双微生活”。

“双微生活”改变了人们交流的方式和接受信息的方式以及生活习性,使得人们更加依赖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并且其通过“大数据”为未来的社会发展提供了关键的踪迹。在其中留下的人们的兴趣、关切和习性,都会成为社会生活最为关键的信息资源。

2.双微营销大行其道(www.xing528.com)

在微博和微信的社会化成为人们交流沟通时不可或缺的平台时,它们也对传统纸质或电子媒体形成了冲击,更改变了传统的营销形态。

传统的营销模式慢慢被其取缔,单向的沟通已经不再符合时代要求,无法获得消费者的关注。在双微平台上,人与人、人与企业之间的沟通逐渐变得零距离,注重互动的“微营销”也呼之欲出。

双微平台的操作都十分快捷简便,对用户技术要求低。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与互动性。每个双微用户都能拥有好友与粉丝,形成一个传播小团体,通过转发将信息大面积“辐射”出去,使之无限传播并且速度极快。

双微平台的这种如原子裂变般的传播威力,在当前时代的“脉搏”变得越来越快时,企业和商家们有什么理由不去重视它带来的可能性呢?

要想开展“微营销”,商家和企业就得做到以下三点——服务性、深入性、全面性。

➢服务性:用优质的服务来突出品牌,不单单专注于“双微”的社会化属性上。在这一点上,一些公认运营较好的官微可以给我们启示:杜蕾斯可口可乐等品牌因注重服务,从而拥有高参与度、高知名度的微博及微信公众平台。这些热门官微的形成都是需要运营者每时每刻默默守在屏幕前关注相关信息,及时转发、快速反应、快速互动的。

➢深入性:微博作为信息平台,更适合作为线上品牌的发声媒体,而微信则更适合做O2O服务。可以说微博用来吸引消费者,而微信则是圈住消费者。如今在微信上做游戏、做购物网页的品牌比比皆是,如何不断对开发技术进行研发和学习,并将技术与自身品牌相结合,是值得运营者们深入研究的。

➢全面性:尽管“双微”盛行,但像“人人网”“百度贴吧”“天涯论坛”这样的SNS垂直社区上的推广也不应该被轻易放弃。虽然这些社区早已不站在网络的风口浪尖,但若只把它们当做一篇软文、新闻稿就可以解决的地方,就太过草率了。利用好每个SNS社区特有的文化,谈论的话题,关注的时事以及消费者的行为,再结合“双微”的力量,完全可以引发新一波的互联网流行趋势。

消费者如今需要的是有趣又新颖,并且贴近自己的营销手段,所以微商们必须以“为消费者着想”的角度来开展营销思路。具体来说就是“从为产品吸引消费者,转变到为消费者介绍好产品”这么一个过程,这便是以用户为中心的移动互联网思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