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探究云南边疆地区贫困的根源

探究云南边疆地区贫困的根源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历史和地理位置因素,云南边疆地区成为境外毒品流向国内的通道和销售地,导致当地受毒品影响程度深,被毒品拆散的家庭多,严重影响当地社会稳定。但是云南边疆地区经济条件差,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不够,严重制约了群众脱贫的步伐。产业发展缺乏规划,近几年来,云南边疆地区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但是销售渠道狭窄导致产品价格下跌,居民收入并没有提高。

探究云南边疆地区贫困的根源

(一)区位因素

1.自然环境

蚌孔村位于镇康县的西南部,自然条件特殊,地理环境复杂。村内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地较少。蚌孔村海拔1382米,地势起伏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交通条件极其滞后。全村只有一条进村的主干道与外界联系,在2014年做过道路硬化处理。受基础设施和区位因素的限制,蚌孔村远离市场,信息闭塞、经济发展滞后。蚌孔村夏季受西南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多,加之地质疏松,容易造成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在全村79户贫困户中有4户是因灾致贫,有2户是因灾返贫。

2.边境稳定因素

云南边疆地区约有4060千米边境线,8个州市与外国接壤,25个县属边境地区。边境少数民族与境外少数民族语言相通,交流无障碍,边疆地区与邻国联系往来较多。云南除了拥有边境口岸和公开的边境通道以及方便两地居民贸易的点外,还有许多隐蔽的方便来往的小路。由于历史和地理位置因素,云南边疆地区成为境外毒品流向国内的通道和销售地,导致当地受毒品影响程度深,被毒品拆散的家庭多,严重影响当地社会稳定。境外政局动荡,特别是缅北地区武装割据、武装冲突不断。大规模的军事冲突、持续不断的战争纷乱造成大量境外居民进入我国境内避难。境外居民没有收入来源,也给我国边疆维稳工作带来困难。

(二)社会因素

1.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贫困地区要脱贫,基础设施是关键。但是云南边疆地区经济条件差,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不够,严重制约了群众脱贫的步伐。云南边疆地区地形条件复杂,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资金缺乏和技术滞后使得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薄弱的基础设施远不能满足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的需求,人们的生活极大地不方便,生产受到制约。

2.产业结构不合理(www.xing528.com)

云南边疆地区产业结构以第一产业为主,二、三产业所占比重非常小,对农业依赖过大,工业基础薄弱,新兴产业发展缓慢。云南边疆地区居民通常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主要种植符合当地气候的作物,主要养殖黄牛、羊、鸡、猪等。这些经济活动主要以户为单位,生产方式落后,具有小农经济的特点。产业发展缺乏规划,近几年来,云南边疆地区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但是销售渠道狭窄导致产品价格下跌,居民收入并没有提高。

3.生产能力不足

1950年之前,云南边疆地区的社会形态与内地有一定差距。边境地区的傣族拉祜族处于封建社会初期,而佤族德昂族等还过着原始社会的生活。这些少数民族地区沿用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使得生产率十分低下,当时当地人的生活水平与内地差距很大。边疆少数民族劳动力使用效率低、资源方式使用不合理导致资源严重浪费,生活缺乏计划,“寅吃卯粮”现象突出,没有资本积累的习惯,没有扩大生产的能力。他们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强,做出改变的意愿不强,改变的能力不强。

(三)人文因素

1.人口素质偏低

蚌孔村教育条件滞后,村民文化水平较低,人口素质偏低,这是贫困的内在原因。村民中文盲或半文盲人数54人,占全村总贫困人口的37.24%,涉及30户贫困户。小学文化人数75人,占全村贫困人口的51.72%,涉及46户贫困户。初中人数14人,占全村贫困人口的9.66%,涉及10户贫困户。高中文化人数2人,占全村贫困人口的1.38%,涉及2户贫困户。大专以上文化人数0人。蚌孔村贫困人口就学的只有58人,占贫困人口的28.48%。小学与学前教育45人,占就学人数的77.59%。初中人数11人,占就学人数的18.97%。普通高中1人。大专及以上1人。蚌孔村农户文化程度低,使他们受自身主观认识能力、信息的不完整的制约,在经济行为决策中的理性有限。农户的经济行为抉择缺乏科学知识支撑,大多靠的是经验和感觉,或者是从众。

2.民族人口多,受落后观念影响

云南有26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众多。边疆地区更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历史上各民族间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存在较大差异,彼此交流不多,生活环境相对封闭。贫困少数民族群众受信仰的约束,不能很好适应市场要求,勤劳致富观念淡薄。例如,在耿马县,傣族人民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和尚在傣族人中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过去男子如果不当和尚就会被视为异类,所以傣族男子都以当和尚为荣。男子一旦成为和尚就不再从事生产性社会劳动。这就造成当地劳动力缺乏,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不利。现在虽然这种情况不是普遍现象了,但这种情况依然存在。除此之外傣族群众敬佛祭祀一年之内达多次,并且仪式烦琐,花费高。特别是修建庙宇、塑造佛像、祭拜佛爷等大事项的支出大,加重了当地傣族群众的负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