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摩乡幕菲勒村的精准扶贫工作中,当地政府部门有一些具体做法是必须反思的。比如,常站在理想主义的制高点,做着与实际脱节的公式化设计。大量的表册(每个户涉及表册约21种)雪片般飘向基层,试图把涉及扶贫的所有信息都打捞上来,遗憾的是设计主次不分,重要信息反而因精力投入不足被忽视,导致一些地方形式主义泛滥。基层提供的数据不是客观现实本来面目的真实反映。精准扶贫的纸质资料和系统数据,大多数和户内的实际情况不符。
(二)重扶贫与轻扶智,致使扶贫本末倒置
自2014年精准扶贫工作全面铺开以来,幕菲勒村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瞄准目标,开展社会救助,政策扶贫、产业扶贫、文化扶贫、人居环境改善扶贫、危房改造扶贫、教育扶贫,利用各类政策协助贫困人群提高经济收入,走出贫困困境。但在具体的工作中,往往重视贫困的现实,忽视贫困的根源,灌输式扶贫、外生式扶贫依然是当前扶贫的重要策略,尤其是往往忽视彝族群众基本素质的教育与提升,贫困群众内生发展动力不足。导致有农户将政府政策实践作为满足个人私心的工具,如一些农民打着发展产业的旗号贷款,或买小汽车、或为子女还房贷、或归还陈年旧债,改变贷款用途的现象时有发生。正如该村扶贫工作人员杨某所言:“精准贷款,本来是政府借鸡生蛋的远景规划,到头来被一些农民变通为杀鸡取卵的应急措施。啼笑皆非的投机取巧之术,使政府的良苦用心陷入‘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的徒劳境地!”(www.xing528.com)
(三)贫困成为一种资源,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不足,导致部分受益者滋生依赖心理,未受益的贫困边缘人群心理失衡
精准扶贫推进的过程中,被评为贫困户、建档立卡户,意味着享受国家各类扶贫政策带来的福利,使得贫困本身成为一种资源,“争当贫困户”现象时有发生。在一些自身发展动力不足的农户眼里,政府就是救苦救难的菩萨。依赖心理使他们躺在救助的温床上裹足不前,特惠政策“断奶”之日,也许就是他们返贫之时。因为贫困户的特殊身份所获得的优惠,使一些位处贫困边缘的农户心理失衡,为了讨个说法到处上访,导致新的社会矛盾产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