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鲜食品的流通加工技巧与方法

生鲜食品的流通加工技巧与方法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生鲜食品的流通加工主要包括四种。此外,半成品加工、快餐食品加工也成为流通加工的组成部分。流通加工方式的确定实际上是要与生产加工合理分工。当然,配套的主体来自各个生产企业,如方便食品中的方便面,就是由其生产企业配套生产的。但是,有的配套不能由某个生产企业全部完成,如方便食品中的盘菜、汤料等。这样,在物流企业进行适当的流通加工,可以有效地促成配套,大大提高流通作为供需桥梁与纽带的能力。

生鲜食品的流通加工技巧与方法

食品的流通加工的类型很多。只要我们留意超市里的货柜就可以看出,那里摆放的各类洗净的蔬菜、水果、肉末鸡翅、香肠、咸菜等都是流通加工的结果。这些商品的分类、清洗、贴商标和条形码、包装、装袋等是在摆进货柜之前就已进行了加工作业,这些流通加工都不是在产地,而是已经脱离了生产领域,进入了流通领域。生鲜食品的流通加工主要包括四种。

1.冷冻加工

为了保鲜而进行的流通加工,即为了解决鲜肉、鲜鱼在流通中保鲜及装卸搬运的问题,采取低温冻结方式的加工。这种方式也用于某些液体商品、药品等。

2.分选加工

为了提高物流效率而进行的对蔬菜和水果的加工,如去除多余的根叶等。农副产品规格、质量离散情况较大,为获得一定规格的产品,采取人工或机械分选方式的加工被称为分选加工。这种方式广泛用于果类、瓜类、谷物、棉毛原料等。

3.精制加工

农、牧、副、渔等产品的精制加工是在产地或销售地设置加工点,去除无用部分,甚至可以进行切分、洗净、分装等加工,以便进行分类销售。这种加工不但大大方便了购买者,而且还可以对加工过程中的淘汰物进行综合利用。比如,鱼类的精制加工所剔除的内脏可以制成某些药物或用作饲料鱼鳞可以制高级黏合剂,头尾可以制鱼粉等;蔬菜加工的剩余物可以制饲料、肥料等。

4.分装加工

许多生鲜食品零售起点较低,而为了保证高效输送出厂,包装一般比较大,也有一些是采用集装运输方式运达销售地区。为了便于销售,可以在销售地区按零售点的要求进行新的包装,即大包装改小包装,散装改小包装,运输包装改销售包装,以满足消费者对不同包装规格的需求,从而达到促销的目的。

此外,半成品加工、快餐食品加工也成为流通加工的组成部分。这种加工形式,节约了运输等物流成本,保护了商品质量,增加了商品的附加价值。如葡萄酒是液体,从产地批量将原液运至消费地配制、装瓶、贴商标,包装后出售,既可以节约运费,又安全保险,可以用较低的成本,卖出较高的价格,使附加值大幅度增加。

知识拓展

流通加工的合理化

流通加工合理化的含义是实现流通加工的最优配置,也就是对是否设置流通加工环节、在什么地方设置、选择什么类型的加工、采用什么样的技术装备等问题做出正确选择。

一、不合理的流通加工形式

(一)流通加工地点设置的不合理

流通加工地点设置即布局状况是决定整个流通加工是否有效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为衔接单品种大批量生产与多样化需求的流通加工,加工地点设置在需求地区,才能实现大批量的干线运输与多品种末端配送的物流优势。如果将流通加工地设置在生产地区,一方面,为了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会出现多品种、小批量的产品由产地向需求地的长距离的运输;另一方面,在生产地增加了一个加工环节,同时也会增加近距离运输、保管、装卸等一系列物流活动。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不如由原生产单位完成这种加工而无须设置专门的流通加工环节。

另外,一般来说,为方便物流的流通,加工环节应该设置在产出地。如果将其设置在消费地,则不但不能解决物流问题,反而又在流通中增加了中转环节,也是不合理的。

即使是产地或需求地设置流通加工的选择是正确的,还有流通加工在小地域范围内的正确选址问题。如果处理不善,仍然会出现不合理。比如说交通不便,流通加工与生产企业或用户之间距离较远,加工点周围的社会环境条件不好等。

(二)流通加工方式选择不当

流通加工方式包括流通加工对象、流通加工工艺、流通加工技术、流通加工程度等。流通加工方式的确定实际上是要与生产加工合理分工。分工不合理,把本来应由生产加工完成的作业错误地交给流通加工来完成,或者把本来应由流通加工完成的作业错误地交给生产过程去完成,都会造成不合理。

流通加工不是生产加工的代替,而是一种补充和完善。所以,一般来说,如果工艺复杂,对技术装备要求较高,或加工可以由生产过程延续或轻易解决的,都不宜再设置流通加工。如果流通加工方式选择不当,就可能会出现生产争利的恶果。

(三)流通加工作用不大,形成多余环节

有的流通加工过于简单,或者对生产和消费的作用都不大,甚至有时由于流通加工的盲目性,同样未能解决品种、规格、包装等问题,相反却增加了作业环节,这也是流通加工不合理的重要表现形式。

(四)流通加工成本过高,效益不好

流通加工的一个重要优势就是它有较大的投入产出比,因而能有效地起到补充、完善的作用。如果流通加工成本过高,则不能实现以较低投入实现更高使用价值的目的,势必会影响它的经济效益。

二、实现流通加工合理化的途径

要实现流通加工的合理化,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一)加工和配送结合

即将流通加工设置在配送点中。一方面按配送的需要进行加工,另一方面加工又是配送作业流程中分货、拣货、配货的重要一环,加工后的产品直接投入到配货作业,这就无须单独设置一个加工的中间环节,而使流通加工与中转流通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同时,由于配送之前有必要的加工,可以使配送服务水平大大提高,这是当前对流通加工做合理选择的重要形式,在煤炭水泥等产品的流通中已经表现出较大的优势。

(二)加工和配套相结合

“配套”是指对使用上有联系的用品集合成套地供应给用户使用。例如,方便食品的配套。当然,配套的主体来自各个生产企业,如方便食品中的方便面,就是由其生产企业配套生产的。但是,有的配套不能由某个生产企业全部完成,如方便食品中的盘菜、汤料等。这样,在物流企业进行适当的流通加工,可以有效地促成配套,大大提高流通作为供需桥梁与纽带的能力。

(三)加工和合理运输结合

我们知道,流通加工能有效衔接干线运输和支线运输,促进两种运输形式的合理化。利用流通加工,在支线运输转干线运输或干线运输转支线运输等这些必须停顿的环节,不进行一般的“支转干”或“干转支”,而是按干线或支线运输合理的要求进行适当加工,从而大大提高运输及运输转载水平。

(四)加工和合理商流结合

流通加工也能起到促进销售的作用,从而使商流合理化,这也是流通加工合理化的方向之一。加工和配送相结合,通过流通加工,提高了配送水平,促进了销售,使加工与商流合理结合。此外,通过简单地改变包装使顾客方便购买,通过组装加工解除用户使用前进行组装、调试的难处,都是有效促进商流的很好例证。

(五)加工和节约相结合

节约能源、节约设备、节约人力、减少耗费是流通加工合理化重要的考虑因素,也是目前我国设置流通加工并考虑其合理化的较普遍形式。

对于流通加工合理化的最终判断,是看其是否能实现社会的和企业本身的两个效益,而且是否取得了最优效益。流通企业更应该树立社会效益第一的观念,以实现产品生产的最终利益为原则,只有在生产流通过程中以不断补充、完善为己任的前提下才有生存的价值。如果只是追求企业的局部效益,进行不适当地加工,甚至与生产企业争利,这就有违于流通加工的初衷,或者其本身已不属于流通加工的范畴。(www.xing528.com)

基本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属于流通加工作业的是( )。

A.包装 B.分割 C.计量 D.分拣

E.拴标签

2.流通加工是对物品进行的( )加工。

A.浅层次 B.深层次 C.初级 D.高级

E.中级

3.下列不属于流通加工操作的有( )。

A.将散装的食用油灌装成小桶装

B.将散装的大米袋装

C.将货物贴上商标

D.将袋装的大米从西安运送到郑州

4.国家标准要求在30℃环境温度下,车厢内温度可调范围分为6个档次,其中最高可调温度为( ),最低可调温度为( )。

A.+12℃ B.-20℃ C.+20℃ D.-12℃

5.在贴标签时,如货物是超过1.6米以上的超高货物,标签应贴在标签人视线( )。

A.略高位置 B.1.0米位置

C.略低位置 D.平行位置

6.不合理的流通加工形式有( )。

A.流通加工地点设置的不合理

B.流通加工方式选择不当

C.流通加工成本过高,效益不好

D.流通加工作用不大,形成多余环节

7.目前贴标签的形式有( )。

A.手工贴标签 B.半自动化贴标签

C.全自动机器贴标签 D.打印标签

二、简答题

1.在需要经过长距离输送供应的情况下,以熟料形态代替传统的粉状水泥有哪些优点?

2.流通加工有哪些作用?

3.如何操作能够使流通加工更合理?

4.与生产加工相比较,流通加工具有什么特点?

三、综合题

假设生产现场A、B、C三个部门分别需要2.9米、2.1米、1.5米的棒材各100根。已知供应商提供的棒材规格为7.4米。请比较分散下料与集中下料所需的原材料数量。集中下料可以节省百分之几的原材料。

职场体验

在实训室对货物进行打包处理,要求分别使用全自动打包、半自动打包以及手动方式进行打包。

专业能力测评

在下列表格○中打√ A理解 B基本理解 C未理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