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冷藏、冷冻药品的质量特性,将药品进行合理储存、运输,要求如下:①确保药品储运过程中温度控制在包装标示的温度范围内,储存药品的相对湿度控制在35%~75%,药品储运环境温湿度超出规定范围时,采取有效调控措施;②药品堆码应符合《规范》及附录要求;③专人负责在库储存冷藏、冷冻药品的重点养护检查;④根据药品数量、运输距离、运输时间、温度要求、外部环境温度等情况,选择适宜的运输工具和温控方式,确保运输过程中温度控制符合要求;⑤运输过程中,实时采集、记录、传送冷藏车、冷藏箱或保温箱内的温度数据,温度超出规定范围时,温湿度自动监测系统应当实时发出报警指令,由相关人员查明原因,及时采取有效调控措施;⑥使用冷藏车、冷藏箱、保温箱运输时,应按验证结果规范操作;⑦制定冷藏、冷冻药品储存运输应急预案,内容包括应急组织机构、人员职责、设施设备、外部协作资源、应急措施等,防止因异常气候、设备故障、交通事故等意外或紧急情况造成温度失控;⑧委托其他单位运输冷藏、冷冻药品,应保证委托运输过程符合《规范》及附录相关规定。
1.风险管理
(1)风险分析:
1)冷库内药品堆码在制冷机组出风口1米范围内,该位置温度可能超出规定范围。
2)冷库内药品堆码高于制冷机组出风口,阻挡冷空气有效循环,造成温度不均衡。
3)冷库内药品垛间距,药品与地面、墙壁、库顶部的间距不符合《规范》及附录要求,冷空气循环不畅。
4)冷藏车厢内未安装导风槽,药品与厢内前板、后板、侧板、底板间距不足,码放高度超过制冷机组出风口下沿,冷空气循环不畅,导致温度不均衡。
5)未指定专人负责冷藏、冷冻药品养护,不能发现储存过程中的质量隐患。
6)未将冷藏、冷冻药品设置为重点养护,不能及时发现质量问题。
7)温湿度监控系统出现预警、报警时,相关人员未查明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导致质量事故发生。
8)未选择适宜的运输工具和温控方式,导致运输途中温度超标,影响药品质量安全。
9)冷藏、冷冻药品装车(箱)前,未将冷藏车、冷藏箱及保温箱预热或预冷至符合温度范围内,不能保证药品运输温度符合规定。
10)冷藏、冷冻药品装车(箱)前,未开启温湿度监测系统,导致运输途中温度不能实时采集,药品质量不可追溯。
11)保温箱内药品与蓄冷剂未有效隔离,药品性状可能发生改变。
12)未按操作规程合理放置蓄冷剂,不能保证药品运输温度符合规定。
13)未制定冷藏、冷冻药品储存运输应急预案,对储运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气候、设备故障、交通事故等意外或紧急情况,不能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
14)未定期开展冷藏、冷冻药品储存运输应急演练,突发情况下不能采取有效应对措施。
15)未与外部协作单位签订应急合作协议,导致应急预案不能实施。
16)承运方未经有效审核便委托运输,不能保证承运方的合法性和运输安全性。
17)承运方的相关证明材料未及时更新,不能保证委托运输合法有效。
18)对承运方未进行委托前和定期审计,不能正确评估承运方质量保障体系。
19)与承运方签订的委托运输协议中,未明确运输操作标准、温度控制和实时监测要求、在途时限以及质量安全责任等。
(2)风险控制:
1)在计算机系统中将冷藏、冷冻药品设为重点养护。
2)指定专人负责冷藏、冷冻药品养护,养护员根据养护计划开展养护。
3)温湿度监控系统出现预警、报警,相关人员及时查明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
4)选择适宜的运输工具和温控方式,防止运输途中温度超标。
5)冷藏、冷冻药品装车(箱)前,将冷藏车、冷藏箱及保温箱预热或预冷至符合温度范围内。
6)冷藏、冷冻药品装车(箱)前,开启温湿度监测系统,保证运输途中温度能实时采集,药品质量可追溯。(www.xing528.com)
7)冷藏、冷冻药品装车时,关闭温度调控设备尽快完成装车;装车过程中出现温度预警,关闭车门,重新开启温度调控设备,使车厢内达到规定温度,循环操作,直至装车完毕。
8)保温箱内可配套使用保温套包,延长保温时限,同时使药品与蓄冷剂有效隔离。
9)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冷藏、冷冻药品储存运输应急预案,内容包括应急组织机构、人员职责、设施设备、外部协作资源、应急措施等内容,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并依据演练结果不断优化、完善,确保预案的可操作性。
10)选择合适的外部单位签订应急合作协议,确保应急救援有效开展。
11)委托运输前,对承运方进行现场审计,索取承运方的相关资质,包括承运方的证照、法人委托书、运输资质、车辆交强险、车辆行驶证、冷链设备的验证报告、司机驾驶证、健康证、身份证和培训资料等。
12)对承运方资质进行动态管理并及时更新。
13)与承运方签订委托运输协议,明确双方的质量责任、遵守运输操作规程和在途时限等要求,并按协议执行。
14)定期对承运方开展审计,评估承运方质量保障体系是否健全,督促承运方严格履行委托运输协议。
2.检查概要
(1)检查要求:
1)药品堆码应符合《规范》及附录要求:垛间距不小于5厘米,与内墙、顶、温度调控设备及管道等设施间距不小于30厘米,与地面间距不小于10厘米;冷库内制冷机组出风口1米范围内,以及高于冷风机出风口的位置,不得码放药品。冷藏车厢内,药品与厢内前板距离不小于10厘米,与后板、侧板、底板间距不小于5厘米,药品码放高度不得超过制冷机组出风口下沿,确保气流正常循环和温度均匀分布。
2)指定专人对冷藏、冷冻药品进行重点养护,按照养护计划对药品外观、包装等质量状况进行检查,并建立记录。
3)储存运输过程中温湿度超标时,温湿度监测系统应实时发出报警指令,由相关人员查明原因,采取有效调控措施。
4)根据药品数量、运输距离、运输时间、温度要求、外部环境温度等情况,选择适宜的运输工具和温控方式,确保运输过程温度符合要求。
5)冷藏、冷冻药品装车(箱)前,应将冷藏车、冷藏箱及保温箱预热或预冷至符合药品包装标示的温度范围内。
6)装车时应关闭温度调控设备,尽快完成药品装车;装车过程中出现温度预警,应关闭车门,重新开启温度调控设备,使车厢内达到规定温度,循环操作,直至装车完毕。
7)冷藏、冷冻药品装车(箱)前,确认温湿度监测系统已开启。
8)保温箱装箱时,药品与蓄冷剂应有效隔离。
9)制定冷藏、冷冻药品储存运输应急预案,包括应急组织机构、人员职责、设施设备、外部协作资源、应急措施等。
10)企业与外部单位签订应急合作协议,并在有效期内。
11)定期开展冷藏、冷冻药品应急演练并形成记录,根据演练结果不断优化和完善应急预案。
12)企业委托其他单位运输冷藏、冷冻药品的,应对承运方运输药品的质量保障能力进行委托前和定期审计,并建立档案。
13)企业与承运方签订的委托运输协议,应明确双方的质量责任、遵守运输操作规程和在途时限等要求。
(2)检查方法:
1)查资料:①是否制定冷藏、冷冻药品制度、岗位职责及操作规程;②是否制定冷藏、冷冻药品储存运输应急预案,是否进行应急预案演练,记录是否真实完整;③查计算机系统中是否将冷藏、冷冻药品设为重点养护,是否按时养护并建立养护记录;④冷藏、冷冻药品是否建立运输记录,包括运输工具、预冷时间、启运时间、启运温度、车辆号码、到达时间、到达温度、行驶里程、收货单位、收货人、送货人、驾驶员、车辆制冷情况等;⑤抽查库存或历史记录中的冷藏、冷冻药品,查看药品运输过程的温度记录、运输方式、运输时间、全过程温度状况是否符合规定;⑥是否对承运方进行委托前审计和定期审计,是否有审计报告,内容包括运输设施设备、人员资质、质量保障能力、安全运输能力、风险控制能力等;⑦是否对承运方建立了档案,内容包括承运方的证照、运输资质、法人委托书(注明委托车辆、驾驶员及委托期限等)、车辆交强险、车辆行驶证、冷链设备的验证报告、驾驶员驾驶证、健康证、身份证和培训资料等,资料是否合格且在有效期内;⑧是否与承运方签订委托运输协议,是否明确承运方制定并执行符合要求的运输标准操作规程;⑨是否对承运方进行委托前审计和定期审计,是否有审计报告,内容包括运输设施设备、人员资质、质量保障能力、安全运输能力、风险控制能力等;⑩是否与承运方签订委托运输协议,是否明确承运方制定并执行符合要求的运输标准操作规程。
2)现场核实:①查冷库内堆码是否符合要求,分区是否合理,色标是否清晰;②冷库内垛间距,药品与地面、墙壁、库顶部的间距,是否符合《规范》及附录要求;③观察药品包装是否受潮变形;④测试冷库、冷藏车、冷藏箱、保温箱在温度异常、断电情况下,温湿度监测系统报警功能是否正常,指定人员能否实时收到报警信息。
3)现场提问:①冷库内什么位置不得码放药品?②冷库温湿度超出规定范围如何处理?③冷库停电后如何处理?④是否熟悉冷藏、冷冻药品应急预案?⑤温湿度监测系统报警时,如何处理?⑥装车过程中,冷藏车车厢内临近规定温度上限,应该如何处置?⑦保温箱装箱时,应采用什么措施将药品与低温蓄冷剂进行隔离?⑧运输途中发生的设备故障、异常天气影响、交通拥堵等突发事件,应采取什么措施?⑨开展应急救援,公司签订的应急救援单位有哪些;⑩承运方现场审计的内容及需要索取哪些资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